重慶初步形成內容豐富、體驗良好的線上業態體系 主要呈現四個特點

重慶初步形成內容豐富、體驗良好的線上業態體系 主要呈現四個特點

重慶市商務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王珏通報有關情況。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12日14時48分訊(記者 伊永軍 劉豔)在今(12)日召開的重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市商務委副主任王珏通報了我市線上業態發展的有關情況。

近年來,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與商貿流通、生活服務、文化旅遊等傳統行業創新融合,催生了一系列線上新業態,激活了多元化的線上新消費,併成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抓手。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非常時期,線上業態具備不接觸交易、單獨配送或不需要配送等特點,在市場供應保障、群眾生活需求滿足、企業轉型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顯現出極大的發展潛力。

在各市級有關部門和區縣共同謀劃推進下,全市線上業態創新發展,初步形成了內容豐富、體驗良好的線上業態體系,2019年,我市實物型、服務型線上零售額分別排名全國十七位、十四位,均位列西部第二,主要有四個特點。

發展速度較快。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全市網絡零售額1201.6億元,同比增長25.2%,比全國高8.2個百分點。市場主體不斷壯大,各類線上主體近72.7萬家,增長16.1%。其中,國家電子商務示範企業9家,數量排名全國第七。

業態不斷豐富。全市在線購物、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招聘服務、在線娛遊、共享出行等業態加快發展。湧現出全國最大的服務眾包企業豬八戒網,以及飛象工業互聯網、“醫事通”“村村旺”“啄木鳥”等一批本土服務平臺。“山城通”“惠遊重慶”等旅遊電商APP不斷完善,三峽數字博物館成功建設。

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解放碑、觀音橋等智慧商圈逐步建成,商社集團等零售企業加快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餐飲住宿等生活服務業加速提升網上運營能力。疫情初期,我們推動80餘家火鍋企業開展“零接觸”火鍋外賣服務、美菜網生鮮直配以及萬州三峽柑橘網上交易會等一批線上新業態,很受歡迎。線上商務服務水平明顯提升、農業和製造業加速觸網營銷,線上業態基本實現三次產業全覆蓋。

結構不斷優化。2019年,全市線上消費額佔消費總額比重約為25.1%,與全國基本持平。全市服務商品線上銷售額超450億元,約佔銷售總額的38%,比全國高4.4個百分點。全市農村網絡零售額218.3億元,同比增長32.8%,比全市網絡零售增長高7.6個百分點。呈現線上消費快速增長,服務消費加速提升,城鄉差距逐步縮小的態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