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冰封"的香港零售業:周大福、莎莎關店、裁員、降薪,怎麼看?

琅琊榜首張大仙


合法關店、裁員、降薪是企業的自主經營權,違法裁員、降薪,勞動者可以依法維權。疫情發生後,零售業是被衝擊最明顯、最直接的行業之一,這個時候企業適當做一些調整,也是必然的,能夠理解。


重慶邱律師


在香港街頭上有很多像周大福、莎莎的零售商店鋪。一月初,周大福、莎莎宣佈擬關閉數十間在港門店。除了周大福、沙沙,香港街頭的零售商店鋪也在大面積關停的現象。

2019年,香港局勢嚴重。2020年初,世界各地迎來了疫情。在失去大陸人購買力的情況下,零售商店鋪遭到了異常嚴重的損失。除了香港局勢之外,金價的波動和中美貿易局勢也對周大福未來的業績造成壓力。業績慘淡下,周大福和莎莎國際的股價也應聲一路下跌。

在銷售額暴跌的情況下,周大福、莎莎抗不住了。不僅關閉門店,周大福、莎莎也實行裁員和減薪。企業為在求生存的前提下實行裁員和減薪,雖然並不人道,但是也是可以理解的。在面對外部環境變壞的情況下,周大福、莎莎如何自救是急需解決的問題。關閉門店、裁員、減薪可以減少每月的固定支出,改善企業現金流,但是,這些措施都只能解決短期的問題,無法讓企業形成增長式的發展。

在悲涼的行情下,周大福和莎需要另尋新的增長空間。周大福未來將全面以加盟形式鋪開下沉渠道,重點佈局三四線城市,預計會給公司帶來新的增長空間。莎莎遲遲未打開內地市場的,現只能依靠港澳市場,因此,活下去是莎莎未來翻身的資本,內地市場還是莎莎翻身的關鍵。


財經支點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經歷了跌宕起伏的2019,我們已經把目光逐漸從聚焦香港轉移到了更多值得我們關注的事情上。尤其是疫情牽動上至國家利益,下至民生問題。不過根據香港近期的現狀,尤其是疫情之下,香港的零售業重創帶來的經濟增長壓力前所未有。接下來,香港的發展趨勢會如何?還會不會那麼“香”。我們不妨從香港的產業結構分析入手,以窺一斑。

我們知道,香港有四大產業,分別是金融,物流貿易,服務零售,旅遊業。這四個產業對香港經濟起支撐作用,而且產業之間彼此交融,互為引導。

這次的疫情對於經歷了2019年波折的香港,可謂牽一髮動全身。

首先,對於最重要的香港金融業而言,2019雖然歷經風雨,一方面依然是國際資產和財富管理的中心,另一方面,加緊與內地的互聯互通仍然是未來的趨勢。

19年下半年事件加上如今的疫情,金融市場受到的主要都是負面影響。以銀行業務、保險業務、證券業務為代表的金融業務受到嚴重打擊。

第二是物流貿易,香港是最大的貿易中轉港,疫情的蔓延導致航運,空運都大範圍受影響。機場和碼頭的吞吐量大幅下跌。

第三,服務零售業,香港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一直都是重服務輕製造,服務的本體是全球範圍的人群。疫情導致香港整個城市缺乏人員流動,服務零售業跌至冰點。

第四是旅遊業,旅遊以人為本。從疫情一開始,香港阻斷了內地居民的流動,到後來,全球與疫區的交通受限。據從業人員稱,香港的旅遊業跌至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的谷底。

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門店關閉,大量的員工失業,企業裁員降薪,收入驟降。據企業職員稱收入僅有18年的三到四成。整個香港經濟進入了寒冬。民生受影響巨大。

香港的經濟現狀是由其產業結構決定的。從目前來看,這樣的結構對於未來的發展劣勢已經十分顯著:社會兩極分化,割裂的代溝,基尼係數高達0.53以上,要改變或者扭轉這種撕裂的局面,只有擺脫地產財閥,迴歸實業,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入,振興科技,讓產業回覆多元,讓底層的群眾有富起來的希望,香港才能重新成為我們的香港。

香港零售業的寒冬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可能只是一個開始,疫情結束之後,動盪徹底平息之後,短則三五年,長則七八年,喧囂熱鬧的香港還是會回來的。

希望香港早日太平,希望疫情早日過去,祝福中國,祝福香港!


朵朵話財經


全球金融危機到了一毛傑東



發財神毛傑東


香港從去年下半年零售行業就一直在下降,疫情封關打擊更大。可是比我們大陸疫情期間的零售行業要好的多,最起碼還都在開業,香港當地人還在逛街消費。周大福、莎莎之類以大陸顧客為主的零售行業,在縮減店鋪和人工、調整思路是正常經營行為。香港以後不能依賴大陸來作經濟了。


徐慶忠18


據我所瞭解,香港大部分人還是認為警察有錯,使用暴力,我們大陸人看著警察是很剋制,很保守,這些暴徒受外國的蠱惑,打丶砸丶搶丶燒,把香港的經濟給毀了,由他們自己承擔,大陸政府不應該幫他們。在我眼裡,香港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好吃懶做。


手機用戶51070244574


自從香港去年鬧事以來,陸客大幅減少,旅遊業受損嚴重。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各行各業都在苦苦掙扎。

個人認為,就應該給香港不知好歹的某些人一個教訓,離開了中國,你們就是一個三線城市!


王子很忙


1.企業日子不好過

2.經濟經不起這樣折騰

3.企業需要居安思危,多元化經營,畢竟有很多企業在疫情期間崛起

4.個人需要多學技能,企業難活的時候靠個人

5.個人需要居安思危,平時做點理財之類的,不至於這種情況下被裁員沒收入

6.相信我們能戰勝疫情,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揭秘信用卡的課堂


而香港之所以能躋身全球前五大奢侈品購物天堂,也主要得益於消費者的購買力。旅客減少對於香港零售業的衝擊早已在去年下半年開始顯現。

此前,貝恩公司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為全球奢侈品市場貢獻了將近35%的銷售額,2019年奢侈品市場增量的90%也得益於中國消費者。

貝恩公司認為,中國內地遊客一向熱衷於光顧香港奢侈品市場,他們能在這裡以更優惠的價格買到奢侈品,但2019年下半年的局勢令香港市場遭受重創。

眾所周知的原因迫使奢侈品店鋪關門,遊客數量也大幅下降,很多遊客取消了到香港旅行的計劃。香港個人奢侈品行業受到嚴重衝擊,已經開始萎縮。

回顧香港過去遭遇的困境,不論是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的非典疫情,還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經濟在挺過低潮後,往往有較顯著的反彈。


龍哥風景


所有疫情嚴重的地區都面臨這樣的問題,降薪也好裁員也好 商家也要生存,降薪就和商家同舟共濟,裁員要在合理補償的情況下,趕緊想辦法在尋找出路,如果家道殷實,可用這個機會加強學習 增加自己的社會競爭力,就當是人生中的一個小風浪 正好修煉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