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心量學》服務抗疫鬥爭邊創立邊服務

《心理心量學》

抗疫過程是人與病毒作鬥爭的過程。抗疫結束後,人們的身心靈要進行調整。這是必須的。有的叫心理干預。

我要提的問題是:這個心理干預是乎還缺點什麼。少了兩個字:“心量”。心理+心量=心理心量。再加干預等於“心理心量干預”。心的二重性“理”與“量”。一個人的心,既有“理”的規定性。叉有“量”的規定性。“理”狀態過程運動規律與“量”狀態過程運動規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對立統一。是同一心事實運動過程的兩個方面而不是兩次活動。如,同一病毒的存在,不同人都會產生應急反應(這是理所當然的心常態心之道)。但是,有的人做了幾樣合符病毒侵擾的防控而有的人做了多樣超越病毒侵擾的防控。這就在“理”的基礎上是“量”的方面問題了。如何有針對性地解決這個“心量”問題?才是心理心量學足以立論的干預科學化具體化個性化特殊化問題。因此,《心理心量學》學科體系要在抗疫實踐中調查研究服務一條龍展開。服務武漢的同時服務全省全國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