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易得,得壹難求


順天易得,得壹難求


順天易得,得壹難求


順天易得,得壹難求


順天易得,得壹難求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反唐。這就是唐朝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在范陽稱“大燕皇帝”,上元元年(760年)六月,史思明銷燬洛陽銅佛鑄造'得壹元寶'。

“安史之亂”後,史思明一心想當“始皇帝”。細思考,史思明當年以“得一”名錢絕非輕率,並希望自己成為“開國之君”。《老子》有云:“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史思明鑄得壹元寶,原本取的是這個意思。然而,“得一”也可被解讀為“只得一年”,史思明攻佔洛陽後,因軍事上不順利,到處被唐軍圍追堵截,便迷信於“得壹”錢是不祥之兆這就讓期盼帝祚長久的大燕皇帝心裡彆扭了。後以為“得壹”不吉,改鑄“順天元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