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隨情動:中國最貴藝術家趙無極與他的女神們

在2017年中國藝術市場最低谷時,趙無極二米藍色的《29.09.64》

(下圖。1964年作品,趙無極1959年後的作品大多以創作日期命名。)還是創下了2000萬美金(1.5億元港幣)的佳績。

畫隨情動:中國最貴藝術家趙無極與他的女神們

說明:無論市場雲起雲落,尖兒貨總是有人買。趙無極,真 ● 牛人

怎麼理解趙無極的藝術語言?在此,狐Sir以趙無極感情生活為線索,剖析一下趙氏最重要的三個藝術時期。

趙無極是抽象大師,而抽象的重要精髓之一就是“情感” 二字 – “不為宗教、不為紀錄,只為了藝術以及表達藝術家當下的感受”成為當代抽象藝術的一個重要概念。

在這前提下,我們就能明確趙無極的情感/感受變化對其藝術的深遠影響。而趙無極最經典、最為人道的三個藝術時期,正好對應了趙氏三段迥異,卻都對其藝術產生推動作用的感情經歷。

50年代 | 探索期:謝景蘭

畫隨情動:中國最貴藝術家趙無極與他的女神們

謝景蘭在趙無極畫前,後面依稀可辨是趙氏甲骨文時期的作品。

趙無極對謝景蘭的感情有多深?在謝氏離開他幾十年後,家裡都不能過多地提“蘭蘭” (謝景蘭乳名)。然而每當謝景蘭有困難或者需求,趙無極總會給予最大程度的支持。謝景蘭是趙無極的初戀,也是他心口的硃砂痣

謝景蘭是極富才情的女子,她出生在貴陽書香世家,精通音律,書法。趙無極與她相識於杭州,彼時二者都是十幾歲的花樣年華,芳心暗許,三年內就結了婚。

1948年,拿著趙父資助的足以在京城買下一條商業街的錢,神仙眷侶同赴巴黎學習。有錢有顏有才華的年輕夫婦很快融入了巴黎藝術圈,他們結識了畢加索、米羅等藝術界前輩,也與詩人亨利 米修(Henri Michaux) ,法國國立現代美術館館長伯納德多利瓦(Bernard Dorival) 結為好友。

畫隨情動:中國最貴藝術家趙無極與他的女神們

青年趙無極與謝景蘭在巴黎公寓中。

在這一派抽象前衛的氛圍下,趙無極特別受到抽象藝術家 保羅克利 (Paul Klee)繪畫中那簡化象形的符號啟發,將中國符號性的古文字與西方抽象概念相結合,從1954年開始創作“甲骨文系列”。與此同時,謝景蘭將學習的重心轉向舞蹈,以中國書法為靈感,編寫出摩登又具東方韻律的舞步。此時的二人琴瑟和諧,充滿浪漫情懷,如同趙無極此時期的作品 -- 筆觸劇烈富節奏感,充滿力度與動感,色彩之上又飄渺地點綴甲骨文符號,營造出了在當時深受法國文化圈歡迎的東方神秘學氛圍。

趙無極與謝景蘭是互相成就的 – 沒有謝景蘭音樂、舞蹈上的啟發,趙無極大概不會那麼快就抓住抽象藝術的精髓;而謝景蘭也明確說,她以書法為舞蹈靈感,包括後來她將古漢語放入繪畫中,都是受到趙無極甲骨文系列的啟發。

然而好景不長,在天才音樂家馬賽以死相逼的痴情追求下,謝景蘭於1957年初“拋夫棄子”,再也不是趙無極的“蘭蘭”。

趙無極在此後的整年時間都痛苦到無法創作(所以57-58作品量相對少),只能輟筆去各處旅遊自我放逐。而這感情上至深的痛苦,也成為了趙無極繪畫風格蛻變的契機。

60 、 70年代 | 成熟期:陳美琴

畫隨情動:中國最貴藝術家趙無極與他的女神們

陳美琴扮演《清宮怨》中珍妃劇照。

痛苦的經驗可以使得藝術家的作品更成熟,而痛苦之後再獲歡樂,更使得藝術家具有旺盛的創造力。趙無極最具個人風格的作品,是與他第二次愛情一起成熟的。

1958年尾,在美國日本轉了一圈的趙無極來到香港,邂逅了演員陳美琴(藝名 朱纓)。陳美琴是什麼樣的人呢?。五十年代出名歌星,同是大美人的顧媚,心悅誠服贊她是“世界第一美人”

陳美琴出身廣州大戶人家,年紀輕輕給一大戶做外室,誕下兩個孩子。後被棄,帶著一雙兒女來港。身無長物,好在可以恃靚行走江湖,在邵氏電影露臉。然而陳美琴有家族精神病史,病情時好時壞影響工作,也因此,身邊雖不缺顯貴追求,但總是交往後被拋棄,直到遇見了長情的趙公子--

趙無極說“我對她一見鍾情,她那完美的臉龐上透著一種柔軟而憂鬱的氣質。她不太起勁地做著電影演員,十分費力地撫養著兩個孩子,我沒費多少力氣就說服她放棄工作和身邊的一切,隨我去巴黎。”

畫隨情動:中國最貴藝術家趙無極與他的女神們

趙無極與陳美琴在巴黎。

如果說趙無極與謝景蘭的感情是較理性的,具有惺惺相惜情懷,有點共同探索藝術世界同志情誼的意思。那陳美琴與趙無極之間則是純粹的熾熱的愛情。兩人成為了巴黎社交圈的金童玉女,趙無極創造力勃發,畫室成為了他的聖地。

然而自1968年起,陳美琴的精神疾病癒發嚴重,懷疑有人加害於她,經常無故在街頭奔跑或者出走。趙無極為了保護陳美琴,決口不提這些苦難,只在實在撐不住的時候 與最親密的朋友吐露“我的愛情無濟於事,我眼看她一天天沉入病痛,一次次發作,使她心力交瘁,但求一死……這幾年,對於我,尤其是美琴,真是一場惡夢。”此時趙無極開始酗酒,並常年住在畫室—此時的畫室已成為了他的避風港。

1972年,陳美琴食安眠藥自殺。

在熱烈愛情與極致痛苦這種兩極情感的激盪下,60-70年代是趙無極作品最豐盛、最多、最具有個人風格的年代。這是狐Sir個人最欣賞的年代,也是本篇開頭最貴趙無極作品的創作年代。

此時他已經擺脫了從 Paul Klee繼承下來的符號抽象,轉而要在繪畫中再現神秘空間,令觀者愈加感到一種東方哲學精神的凝聚。此時期他的作品關鍵字是“聚” -- 用細碎尖利的筆觸將想象中的物質加以凝聚並使之碰撞,聚焦一個處於對抗、衝突中的視覺中心。

畫隨情動:中國最貴藝術家趙無極與他的女神們

趙無極,《10.1.68》,1968年作品,886萬美金,2011年蘇富比香港拍賣。

趙氏此階段藝術語言是東西皆通的:一方面,畫面中心的衝撞與不和諧,體現了西哲所謂“互相排斥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音調造成最美的和諧”這一概念。同時,雖然作品媒介是油畫,又完全沒有明顯的中國符號,但觀者卻仍感到東方意境深遠悠長 -- 這大概源於畫面的構圖:山脊般的線條貫穿整幅,四周留白無垠,虛實對比,恍若倪瓚的煙雨之境;而這粗狂、銳利、強勁的筆觸,又令人想到懷素狂草的灑脫不羈。這一明一暗、一虛一實,既是畫面的韻律,又有陰陽相調的和諧。

然而,撇去這些美學理論。作為一介世俗之人,每當我站在趙無極60-70年代作品前,我看到的是愛情,是可以創造乾坤的生命力,同時也是失去愛人的痛苦,是要發洩卻無出口的那團積鬱之氣。

1973年,陳美琴去世後一年,趙無極作畫《還是我們倆》,兩株根莖相連的大樹倒臥在冰河裡,深情又悽楚。

80年代後 | 參透期 ; 弗朗索瓦茲·馬爾凱 (Francoise Marquet)

畫隨情動:中國最貴藝術家趙無極與他的女神們

趙無極與弗朗索瓦茲。

陳美琴服毒自殺,結束了這充斥著愛情與痛苦(也是一種不和諧美感吧)的關係。趙無極思念亡妻,但也感到解脫。“我不再開奔馳車了,不再需要趕時間……我重新找到了平靜。”

經歷了兩小無猜謝景蘭的離去,深愛的陳美琴的過世,趙無極在感情上也隨遇而安了。

1973年,50多歲的趙無極遇到了時年26歲的美術館實習生弗朗索瓦茲·馬爾凱 (Francoise Marquet), 四年後成婚。不同於謝景蘭的才情或陳美琴的藝術氣質,馬爾凱比較像趙無極的經紀人,雖然在學術以及藝術上並無建樹,但在推廣營銷趙無極作品,拓展趙無極在美國、臺北的市場盡心盡力。

後來的故事挺俗套 -- 趙無極晚年患阿茲海默症,馬爾凱將其轉移至瑞士,遠離子女,一同轉移的,還有趙無極上億萬的畫作。 趙無極甫一去世,馬爾凱果然與趙無極的兒子開始打官司,以和解告終:馬爾凱無權擁有趙無極的任何作品,但是其成立的趙無極基金會可以對畫作真偽進行鑑定 – 反正還是靠著老爺子的餘名吃飯吧!

這段感情總覺像趙公子參透愛情後給自己找的生意夥伴兒,平平淡淡的倒是維持了快40年,老爺子估計也是看透了吧。

80年代後,這個曾經公開對中國水墨畫不滿,並竭力在杭州美專就開始逃離筆墨傳統的趙無極,倒是開始在畫中融入更多的水墨趣味 – 他將顏料稀釋,鋪於畫上,製造輕薄水墨式的筆觸。構圖由6、7十年代充滿力量的“聚”,變為悠遠充滿禪意的“散”。這段時期的作品色彩明亮清淡(相對50-70年代趙無極常用的黑、褐、褚等濃郁色彩)大片清亮的顏色佔據畫面中心,彷彿一股疏散之氣將細小的筆觸輕輕推向邊緣。如果說60、70年代的作品是一股充滿力量的洪荒之氣,那80年代後的作品就是看透世事的淡然解脫。

畫隨情動:中國最貴藝術家趙無極與他的女神們

趙無極,《27.08.91》1991年作品,736萬美金,2013年蘇富比北京拍賣。

從謝景蘭到陳美琴到馬爾凱,每一段感情似乎都印證在了趙無極的畫裡:充滿冒險精神的探索、嘗試,到熾熱愛情的力量與不得已失去愛人的痛苦,到不再奢望感情只求陪伴的平淡是真…如果沒有這三段經歷,趙無極的畫作又會是什麼走向呢?不得而知。

瞭解了這算段感情,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哪個時期的趙無極最值得拍場拼一把收藏呢?聰明的小夥伴兒們一定已經看出來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