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安家》潘貴雨不顧女兒的顏面尊嚴要債,徒弟卻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你有何感觸?

蟲工大小姐


不同的生活態度,其實都是由不同的生活環境造就的。

從婁關山每次和父親的電話中可以看出,雖然現在他們家道中落,母親好堵,但是起碼還有一個疼愛他的父親,所以他對父母還是值得尊重的。所以他對生活也是持樂觀態度的。

再看房似錦,從小爹不疼、娘不愛,除了弟弟,其他的姐姐也是一貫的欺負她,估計她唯一的善良還是因為爺爺對她的保護而殘存下來的。如果不是她夠強勢、不夠堅持,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她。

在中國人的社會觀念中,總是覺得,即使父母在混蛋,但是他們畢竟生了你,血濃於水,等到你長大,還是各種的要接受他們,從《都挺好》裡可以看出這點。

這與歐美國家的生活觀念有很大區別,待孩子成年之後,他們互相都是獨立的個體,做事都要尊重對方的意見,很少受道德的綁架,當然,這都是由於社會因素形成的。

而且我身邊也有房這樣的例子,從小不被父母疼愛,長大之後面對年弱的父母、冰釋前嫌的。他們之所以選擇這麼做,還是因為缺愛。

希望大家都能有人疼有人愛,做個幸福的孩紙😄





Mango新


婁山關的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我想他說出這句話應該是有兩個原因:

1、從婁山關給他父母打電話的情節可知,婁山關家還是很有愛的家庭。他開了首單,這麼高興的事他首先告訴了他父母,他會主動打錢回家。叮囑爸爸看住媽媽讓她少去打麻將。

這是一個廣大普通家庭的縮影,想必在婁山關小的時候父母也要打罵過他。就像你我的父母一樣,原因只不過是因為我們做錯了事。

婁山關在父母那裡得到愛,他的父母也從未對他做過出格的事。所以在他看來父母還能對兒女怎樣?偶爾恨鐵不成鋼的打罵不值得計較,更不能成為我們怨恨父母的理由。

2、第二個原因那就是婁山關知道天底下有很多父母 ,他們不配為人母,為人父。他們只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可以任意打罵!可以偏心對待!可以當成是賺錢的工具!而子女卻必須對我唯命是從,就因為生命是父母給的!

婁山關他知道就有這樣的父母,可他依然覺得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不管父母對我們做過什麼,我們都不能放在心上。我們必須要原諒父母的所作所為。

如果婁山關是因為第一種情況,那情有可原。如果是第二種原因,那婁山關就是封建思想的毒瘤。

中國傳統愚孝文化的傳承,他們看對錯只在於身份,不在於事實。他們是非不分,封建愚昧。


流氓女孩


近幾天生病在家,做了個婦科小手術,無聊時候就在追劇,安家這個電視劇,挺有意思。

潘貴雨這個形象,簡直了,作為女主的媽媽,張口閉口就是要她轉錢,甚至不惜自己和女兒的臉面撒潑耍賴,到公司到住所去大吵大鬧,農村婦女的潑辣愚昧表現的淋漓盡致,電視劇有誇大的成分,可是這不就是農村人重男輕女思想的放大嗎?兒子是用來傳宗接代的,女兒最終嫁做他人婦,尤其,女兒要比兒子優秀的時候,家裡男人也沒多大出息,作為母親會自然而然的宏觀調控,讓女兒扶持兒子,這對女兒顯然是不公平的,不只是金錢方面,生活處處都是不公平,兒子吃方便麵就心疼不得了,女兒兩天沒吃飯確不管不顧。近幾年有幾部電視劇《歡樂頌》裡的樊勝美,《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傷害是終身的,而且,根源就是母親對孩子的精神虐待,這種傷害只有母親真正放棄重男輕女的思想給女兒更多的關懷才會彌補,但是,幾千年的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又怎樣破除?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話對嗎,也對,也不對。面對跟其他人,父母肯定是偏向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在同樣的孩子面前呢?父母的偏愛,就不見得雨露均霑了,甚至父母對於兒女的宏觀調控,或者搜刮女兒的錢財貼補兒子來說,是自己不負責任,沒能力,女兒恰好又是所謂的賠錢貨,他們這樣做無疑是“最明智”的。世界上的事就是這樣,一方得利必定另一方虧損,而房似錦必定要打碎牙往肚裡咽。劇中她是個殺伐決斷的狠角色,而唯一面對無法割斷的血緣關係,陰魂不散的母親無計可施,只能不斷滿足她的要求,潘貴雨去安家天下門店鬧事,大言不慚的說,我是她孃老子,你管得著的嗎?一句話,竟然讓母親這個詞變得這麼刻薄沒分量,清官難斷家務事,讓眾人無能為力,也讓房似錦,一個女兒,一個孩子,在憧憬家的溫暖時被當頭棒喝,家,只有痛苦的回憶,生她養她的家,難以割捨又充滿痛苦,小時候弟弟的情分,她又不忍心不顧,劇中她心甘情願為弟弟付房貸,那時候大概就是答應給家裡錢心裡唯一的平衡點。父母,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封建重男輕女與現代男女平等的思想激烈的碰撞,註定有一批生活在這夾縫中的孩子,他們有苦說不出又無法擺脫,渴望被理解又無法釋懷的矛盾,必定是身體裡的良性腫瘤,不致命卻心有餘悸!

因為我自身的體驗,試想了一個不太好的結局,房似錦因為工作勞累患了癌症,潘貴雨怎麼做,是心疼女兒,還是可惜丟了搖錢樹,是痛恨自己的所作所為,還是賣掉房子為女兒治病,主角光環不能撕破臉不顧母女情分,那麼真正的母親會賣了兒子的房子,確切說女兒賣命掙得房子來挽救女兒的生命嗎?如果不呢,我們該原諒潘貴雨嗎?其實,原諒不原諒,女兒的心總是碎的,有哪個孩子會唱的第一首不是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哪個孩子不想得到母親的愛?






葡萄樹上的畢老師


很榮幸能回答您的提問 下面我簡單聊一聊

  • 安家,中有這樣一個可惡的女人,她叫潘貴雨,她是一個極度重男輕女,厚此薄彼的人,性格十分鮮明,在禍害女兒房似錦的同時,我想,她也不會好過,她的內心需要救贖。
  • 不要覺得那些耀武揚威的惡人有多威風,其實他們都是些紙老虎,潘貴雨則是一隻用衛生紙糊的紙老虎,一捅就破。對兒子,她是一個沒有底線的寵子狂魔,對鬧事的人,她唯唯諾諾,敢怒不敢言,只有對房似錦,她下得去狠心,典型的捏軟柿子的小人,給我拉出去斬了。
  • 我推測在劇集的後期,她會變好或後悔,沒準來個大病啥的,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說出房似錦不是她親生的,或是房似錦不是她爸的,都沒準,真是造化弄人呀。

淺藍君影視剪輯


安家是最近比較火的一部電視劇,裡面的人物塑造也很鮮明,讓人看完很入戲,當然也有一點比較狗血的氣的人牙癢癢的人物,潘貴雨同志。

這是一個吸血鬼式的母親,可謂是用心良苦的壓榨房似錦的每一分錢,在她看來,房似錦是她女兒,雖然是爺爺養大,但也是她的女兒,賺的錢,理應都是她的,給她兒子買房,打房貸,也是理所應當的,這種古怪的邏輯且自私的邏輯,真的是狗血至極,但不可否認現實中真的有這樣的父母。

婁山關,王自健給他起了洋名婁彼得,一個小縣城的富二代,因為母親的濫賭,家境敗落,沒辦法他只好節衣縮食,每天只吃白米飯,拼命開單賺錢,賺的每一分錢,都無償給爸媽還債,為什麼婁山關願意這樣。通過幾次跟爸爸通話,我們不難看出婁家雖然被她媽媽賭博敗光了,但是家庭和諧互愛的氛圍還是很好的,最起碼婁山關的父母沒有壓榨自己兒子,雖然被債主追債,還是關係兒子吃住怎麼樣,工作順心嗎?安慰兒子家裡一切都好讓兒子別擔心。這妥妥的是溺愛,一種父母對孩子的愛。

立場不同,看待問題的方式就不同,婁山關不懂房似錦之前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受過怎麼樣的苦。他是為了母愛父愛拼命工作,想把家裡債務減輕,讓家庭迴歸以前的平靜,然後房似錦的母親可不是這樣想的,她認為女兒死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把錢拿回去給她,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分都給她,她的父親,兄弟姐妹,也貌似被感染了這種病毒,只想房似錦一輩子別結婚,只給他們賺錢。想想多可怕的一家人。

婁山關是幸福的,因為家庭的原因,他的父母愛他,雖然沒那給他金錢,但是心裡還是很希望兒子幸福,所以婁山關認為沒有父母的不是,就算是母親賭博輸了那麼多,做兒子的也應該幫母親補齊窟窿,畢竟是自己母親,賭博的窟窿畢竟有數,然而房似錦的母親,是個無底洞。這樣的家庭,只會一輩子無休止的勒索房似錦。可憐孫儷一分鐘

有時間在介紹一下居中各色人物,塑造的真的很優秀。

加油


公子都


很顯然,房似錦的父母和樓山關的父母不是一類人。

原生家庭影響價值觀,天底下沒有好父母的標準

父母不是生產線上標準化的量產,這個世界上也沒有晉升為父母的門檻設置,每一對父母都不同,不同的父母創造出的家庭環境和影響到的二代價值觀是不一樣的。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際遇

房似錦從小是在沒有父母關愛的環境里長大的,她從小唯一感受到的長輩親情是爺爺帶給她的,她的父母小時候無視她,長大了壓榨她,她自然意難平。

而樓山關據他自己所說,小時候家裡開大奔的很富有,是家道中落才導致現在的困窘,他的童年是經歷過蜜罐泡養的,他的父母給他帶來過優越的生活,所以他感恩父母曾經的養育,也體恤父母現在的遭遇。

天底下的父母,每一對都不同,有些父慈母愛,有些枉為父母。作為子女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力,所以有的孩子從小樂觀健康,有些孩子從小閉塞內向,有些孩子先天不足,有些孩子後天卓越……

有些父母,不是因為戴上了父母的頭銜就可以稱為人。

房似錦的父母,就是她一輩子都揭不掉的原生瘡疤。


哇喔趣看


電視劇《安家》

經常叫她拿錢,簡直就是把自己的女兒當成了提款機,而房似錦對她的這個母親沒有太多的感情,給錢不過是想讓自己有個安靜的生活,只是她的母親不會讓她如願,經常搞破壞,若不是因為有他人的幫助,可能房似錦都不知道怎麼辦了,這個表面強勢的女人,還是蠻可憐的,不過她的結局終究是會幸福的,而對於壞女人來說,終究會受到懲罰。

潘貴雨就是房似錦的母親,她是真的很壞,生了五個孩子,只有最小的是男孩,而房似錦排第四,除了最小的男孩之外,其他女孩都不受潘貴雨的喜歡,甚至非常討厭,尤其是老四,經常打罵,而且其他姐姐也是跟著一起打,可以說除了最小的弟弟和她的爺爺之外,都沒有人對她好了,長大之後,潘貴雨還聯合他人來陷害房似錦,差點讓她離職,這樣的母親真的很壞,她的結局沒有人養,這樣的下場也是自作自受。

張乘乘是徐文昌的老婆,兩人剛開始還是很相愛的,只是張乘乘這個人比較喜歡新鮮感,還在一起的時候,就給徐文昌帶了綠帽,而且後來還假離婚為了買多套房子,可是她又去找小男友了,這時被徐文昌抓到了,彼此鬧得很不愉快,最後真的是離婚了,即使有了孩子,徐文昌依舊不回頭,張乘乘後來還流產了,這都是她的報應,壞女人不會有好的下場。

最後一位就是太表姑奶奶,這個角色一上線就讓人十分厭惡,因為她的倚老賣老的態度,而且本來不是她的房子,別人要賣卻非得插一腳,還想要訛一比,這個老太太真是不要臉,她之所以敢這麼做,不過是因為房主對她比較關愛,但是她卻沒有這個覺悟,做的事情讓人討厭,她的結局也沒有好下場,不僅自己的兒子被廢了,她也癱瘓在床,這樣的結果簡直是大快人心,人在做天在看,為人還是要善良點。

電視劇《安家》正在熱播中,這部劇講述的是房產中介的故事,作為一部都市情感劇,本來以為孫儷不太符合劇中的女主人設,但是娘娘就是娘娘,無論什麼樣的角色,都能夠詮釋得很好,房似錦從小出身不好,而且遭到自己母親家人的毒打嫌棄,好不容易擺脫了家庭,來到大城市打拼,經過多年的努力,也是成為了霸氣的女強人,只是她的母親依舊在牽制著她





每日觀影精彩片段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話是正確嗎?不知是誰發明了這句話,倒給那些對子女不負責任、不稱職的父母找到了底氣十足、讓子女無條件“孝敬”的理由和藉口。

1、凡事不能一概而論,並不是天下所有的父母“都配為人父母”,如果你擁有一對好父母,恭喜你:你投胎投對了!但那只是你的福分和造化,千萬別“站著說話不腰疼”,認為天下所有的父母都一樣偉大無私。

有相當一部分父母重男輕女思想嚴重,父母事事以兒子為先、為重,對女兒卻忽視冷漠,甚至歧視、親情涼薄。這是那些“有幸做兒子的”男孩們無法想象和體會的,但他們對此早已司空見慣習以為常。

2、婁山關作為一個男孩子根本體會不到,所以甘願做父母奴,無怨無悔。

婁山關之所以會有那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是因為他自身沒遇到那麼冷漠自私的父母。他是男孩,自幼會被父母偏愛一點是肯定的了。所以他才以偏概全、“信口雌黃”。對於婁山關的“愚孝”論調,真不值得弘揚提倡,對他自己也不公平。

3、更有許多父母,家底積蓄全給兒子攢著,養老卻想依靠閨女,即便做女兒的感覺不公平又能怎樣,誰讓人家給了你生命?你的命都是人家給的,還有啥資格要求“公平?”更主要的是:不等你開口說完,道德輿論的重錘就已經把你砸個半死了。

就比如潘貴雨盤剝房似錦這件事,房似錦吐槽父母不講道理,樓山關跟著就說了一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就是很明顯的道德綁架,樓山關和房似錦都是被原生家庭拖累的典型,編劇安排這兩個人做師徒也是有深意的,房似錦雖然處處不待見潘貴雨,但卻回回都滿足了潘貴雨的要求,樓山關就更慣著父母了,自己每天只吃大米飯,也要省下錢來供他媽媽還賭債,可怕的是現實中像樓山關這樣的人有很多,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不得不說編劇真的很厲害,把這些殘忍的真相搬上熒屏,雖然有販賣焦慮的嫌疑,但也確實發人深思。

我的回答完了不知道您還滿意嗎?








一匹特立獨行的馬li


宅家無聊,閒來追劇。《安家》據說是一部真正的職場劇,而不是打著職場幌子談戀愛、家長裡短的劇。目前看來,追還是可以追,但在人物刻畫上,有些硬傷,不吐不快。

有人說《安家》裡頭房子賣得太輕易了,現實裡中國人買房哪有那麼容易?這我倒能理解,畢竟是電視劇嘛,如果三集都賣不掉一套房,節奏就太拖沓了。

真正令整部劇感覺違和的情節,一個是房似錦的原生家庭,一個是徐文昌對待前妻的態度上。

六六給房似錦安排了一個和樊勝美、蘇明玉相類似的重男輕女的家庭。作為一個半桶水寫作者,我大概能理解六六的想法。

第一、重男輕女本身是一個自帶流量話題,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樊勝美火了,蘇明玉火了,沒道理房似錦不火

第二、作為一個未婚未育,沒有男友、沒有負擔的女強人,房似錦需要一個理由,一個戲劇衝突去驅動她拼命賺錢,否則她搶手下職員的單就會變成種蠻橫無理,毫無理由的抽風。

第三、房似錦這個人物需要更豐富的細節把她撐起來。貧困且重男輕女家庭出身的女孩,努力奮鬥勉強算是個勵志故事

如意算盤打得不錯,可惜房似錦這個人物刻畫在原生家庭這一點上非常失敗。

房似錦很明顯恨她媽潘貴雨。哪個孩子出生差點被扔井裡,從小經常無故捱打,又不讓上學,心裡也不會沒有恨。潘貴雨可以說比蘇明玉的爹媽都狠,更沒有人性。房似錦直接稱呼她為生我的那個女人,而拒絕喊媽媽。

但是這樣的母女關係,潘貴雨一次次問房似錦要錢,房似錦居然還一次次給了,這正常嗎?通過翟總跟房似錦的對話,可知房此前曾一次又一次問翟總借錢,都拿去給潘貴雨了

房身為房產中介的金牌銷售,年收入少說也有50-100萬,不然潘也不會獅子大開口,張口就要100萬。而從房的節儉程度,以及最後答應給潘的錢上看,這些年她是沒有存款的。房似錦今年28歲,就按照3年高薪來算,每年50萬,至少也給了潘

150萬了。

那麼房似錦是這樣老老實實給錢的人嗎?她就那麼怕家醜外揚,怕老孃鬧上門店嗎?顯然不是,從闞太太上門給她一巴掌,而從她若無其事地樣子來看,她壓根就不是個怕事的。甚至連張乘乘鬧上門來,房店長都一副事不關己高掛起的態度。這樣一個人,會怕親孃鬧上門?如果真的下定決心斷絕關係,房恐怕連潘的電話都不會接。沒道理蘇明玉都能跟家裡斷絕經濟往來,房似錦卻不行。

從目前看,房似錦這個人物塑造是有bug的。潘貴

雨那麼硬邦邦地讓她拿100萬給弟弟買房,不夠的部分還要打借條,以房似錦的脾氣絕不可能答應。她不像樊勝美那樣講義氣,不在乎有沒有這個母親,連丟臉她都不怕,憑什麼還會被要挾呢?

六六可能會不服,這世上那麼多像樊勝美、蘇明玉這樣的姑娘,爹孃給她們的愛吝嗇的要死,完全忽視了她們,她們卻甘願奉獻一切給原生家庭,不僅把自己掙的錢拿出來,還不停地從小家庭中弄錢貼補孃家。如果這些都是真實的,房似錦為何就不能是真實的?

這是因為再嚴苛的父母,也有那麼一剎那的溫情,足以讓孩子說服自己:父母也是愛我的,只要我能幫到他們,給他們錢,證明我自己的價值,我就能獲得愛。

這種想法是典型的“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症”。所謂“後代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就是父母其實對孩子很壞,可是由於孩子的生存需要依賴父母,加上父母偶爾流露的那一點溫情,讓孩子更加赴湯蹈火,付出更多,希冀父母能回頭看他一眼,愛他多些。








雲哥觀影


關於樓山關的說法,我並不能認同。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雖然是“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沒錯,但是你並沒處在房似錦的位置上,不能理解她從小到大的處境。

電視劇中樓山關也經常一發工資就給家裡寄錢,為什麼同樣面對“吸血鬼”父母,一個是指責,一個是大度,樓山關和房似錦的處理方式完全不同呢?

房似錦和樓山關成長經歷不同

從房店長的講述中,我們得知房家有四個女兒一個兒子,自己是老房家第四個女兒,出生後差點被母親扔到井裡,所以自己叫四井。

她幼年常常捱打,為逃避捱打她才練就了逃跑的能力。而上學時因為學費的問題差點輟學,不是疼愛她的爺爺一直幫她,她根本不可能繼續學業。

母親潘貴雨認為她賺的每一分錢都應該屬於自己,所以在房似錦參加工作後,經常找她要錢,要一百萬用來給弟弟買房,還要逼她給弟弟還房貸。

為了逼她拿錢,不顧女兒尊嚴來到門店大吵大鬧,還在張乘乘的唆使下,在小區門口大鬧拍了視頻傳到網上,房似錦的尊嚴和麵子被擊得粉碎。

樓山關雖然家境也不富裕,但是從他自己說,他小時候家裡是開大奔的,應該是家道中落,從他和家裡打電話的語氣來看,雖然不富裕,但是親子關係應該還是和睦的。所以對於房店長的處境,他並不能設身處地體會。

一個是原生家庭永無止境的朝你伸手要錢,像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一樣,絲毫不關心你,不顧忌你的尊嚴和死活;另一個是家道中落導致背上外債,但家庭關係尚且和睦,這兩個明顯是不一樣的情況,所以樓山關和房似錦面對家庭採取的處理方式不同。

現實生活中,不幸福的家庭處處都是

在現實生活中,我也不會勸人大度。

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家裡從小重男輕女,她有一個哥哥,三個妹妹。父母從小對她非打即罵,她很艱難地熬到大學畢業,來到北京參加了工作,終於有機會脫離了原生家庭。

長大後和父母的關係稍微緩和了一些,但是心裡的嫌隙始終填不滿。她每月的工資要往家裡寄,除此之外幾乎和家裡沒有什麼聯繫。

過年的時候她在家待了一天就回去工作了,別人都勸她過年怎麼也不在家多待幾天陪陪父母,只有我知道,只有脫離那個家庭,她才是快樂的。

魯迅先生說過,“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要輕易勸人大度,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她曾經經歷過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