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我的爺爺


(一)

我的父親說我的爺爺曾當過平江西片的督學。原來的平江教育局是沒有幾個人的 ,全縣所有的學校,分成四個片,每個片派一個督學,我的爺爺就是管西片的。

這個事情,我後來也聽一些年紀大些的老人說到過。但這個事情,是在解放前還是在解放後,我自己也搞不清,也沒有必要去弄明白。

爺爺是平江啟明師範畢業的。在他們那屆畢業生中,曾出過一個大烈士。聽父親說,爺爺早先是加入了共產黨,在國共合作時期,因為可以退黨,所以他就退出了共產黨,加入了國民黨。當然,到後來,他就什麼也不是了。至於他後來到底有沒有退出國民黨,辦過手續沒有,誰知道啊。

聽父親說,爺爺長期擔任完小校長。在平江中山寺教書的時候,平江的某個將軍,就曾是他的學生。在文革時期,上面來了解這個將軍的情況,就曾派人來找過我的爺爺。

爺爺應該是在文革前退休的。到他過世,那已經是94年了。他是和我的奶奶同一年過世的,但後我的奶奶半年。他們都是88歲的高壽。曾聽奶奶說,她比我的爺爺要大半歲。我的奶奶是一個典型的農家婦女,基本上沒有多少文化,但這不影響我爺爺和她的感情。他們兩個人的感情是相當好的。不過,他們之間的好,我看,主要還是在於我的奶奶無怨無悔地服侍了我的爺爺一輩子 。

爺爺與文革無關,我看,關鍵在於他在文革前就退休了。還有,就是他對別人是相當謙和的。他總是看到別人的長處,誇讚別人的優點。我沒有看到他說過別人的不是。從這一點看,他就與我的父親性格完全不同。也就是從這一點看,我認為他就很適合於當一個領導。

爺爺與文革無關,我看,也與爺爺在當地的良好的影響有關。首先,他是我們地方上的大禮生,別人有喪事,是不能缺他的,要請他喊禮。另外,我們當地的應酬,全是他搞的。別人請他寫對聯,不管他有多忙,他總是不打一個推辭。而且我們生產隊的過年的春聯,每年都是他自己買紅紙買墨水,寫了,叫我們晚輩貼到隊上的各個洞門口、大門口去的。

另外,文革時期,爺爺雖然退休了,隊上的事他也不參與了,但當地的很多宣傳畫,還是要請他寫。沒有他執筆,隊上就找不出一個人來寫來畫了。

另外,我不知道,我的爺爺與文革無關,是不是與他的兩個女婿有關。我有五個姑姑,都是教師。其中,有兩個姑父,在文革時期,就已經是區委書記了。不看仙面看佛面,爺爺在文革時期及文革前,都能悠哉樂哉, 估計與這也應該是有點關係的。要知道,如果有人去查他以前的底子,他可是有過退出共產黨加入國民黨的歷史啊。

(二)

我知道的爺爺,是退休後的爺爺。

爺爺對外人好,應該算事實,但說到家裡人,就難說了。

我的父親,對我的爺爺就有一定的看法。父親說,在家裡,爺爺是比較自私的。凡是有好了,我的奶奶都要首先安排他吃。爺爺對這個吃獨食的事,從來就沒有說過一個不字,而且總是在自己的11個兒女面前,心安理得。

這是事實。我們小孩子看到的,也和父親說的差不多。等我們這些做孫輩的大些的時候,我們總是勸我們的奶奶,不要什麼都捨不得吃,不要什麼都讓爺爺一個人吃。奶奶對這些事無所謂,總是笑笑:是啊,家裡的好處都讓你們爺爺一個人得了。我的飯菜還沒有上完桌,等我去吃飯,好吃的就讓他們爺孫倆吃光了。(爺爺奶奶帶著我的一個叔叔遺留下來女兒一起生活。我們的大家庭是早分開了的,各人過各人的小家庭生活。)

說是這麼說,其實,就是我的奶奶寵著爺爺,什麼都為了他。包括給他準備每天的酒,給他準備好爺爺要吃的藥。別人送來的禮物、補品,也全是要留給爺爺吃,自己一丁點都捨不得吃。早晨起來,一切都給爺爺準備好,衣服、牙刷、洗臉水,樣樣準備齊全,包括給爺爺擰洗臉手巾,給爺爺倒掉洗臉水。如果是冬天,還要先把火給爺爺準備好,等爺爺起來。爺爺晚上上廁所,也要奶奶先起來,給他準備好一切,再攙扶他起來。

爺爺在家裡,就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依我母親的話說,我的爺爺是比什麼帝王還要帝王,比什麼地主還要地主。但事實上,我的爺爺的成分,只是一個下中農。就算他過帝王的生活,他對我的奶奶是絕對尊重的,是絕對一聲吼也沒有的。雖然平時,動不動他就掄起他的手杖,打我們這些不聽話的晚輩。

爺爺對家裡的事,真的是絕對的不管。他的工資,就像我的父親一樣,都是不知道多少的。家裡的事都由奶奶張羅,錢全由奶奶支配,他連看都不看,問都不問。

談到爺爺奶奶兩個人的感情、生活,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一個老人,就曾這麼說過:你的奶奶是個了不起的人啊。她把你的爺爺看這麼重,不錯啊。要知道,你們是一個大家庭,你的爺爺,有11個崽女,你的爺爺,是一棵大樹,是頂樑柱,那麼一大群的人,都是要填肚子的,你的爺爺能倒嗎?如果你的爺爺倒了,你們這個大家庭,還靠誰來撐?

像這個老人說的,應該是有一定道理的。奶奶的心裡,如果早有了這樣的想法,長此以往,習慣成自然,她這樣無怨無悔地服侍爺爺一輩子,也就應該算是不足為奇了。

奶奶的心裡是不是真的是這樣想的呢?也許具體的答案,還是隻有我的已經過世的奶奶自己知道。

(三)

今年十二月初開全鎮教代會,見到了一個老教師代表,是聯校請來的,過三年他就八十歲了。和他談起一些瑣事。他說,我認得你了,你的爺爺是**先生,我知道了。你的爺爺原來當過督學,我還是你爺爺的學生呢。

他說,你的爺爺好啊,你的爺爺對學生好啊。你的爺爺人看起來相當嚴肅,其實對學生真的是好得不能再好了。他對學生好耐心的,沒有一個學生他不關愛的。學生的方方面面他都相當關心。當時我們讀小學,還換了很多地方,你的爺爺對他的學生沒有一個不好的。你的爺爺德高望重啊,在教師中處處都堪稱典範。

應該是這樣的。這應該就是我的爺爺。我平時也碰到過一些老師,當有人說到是我爺爺的學生時,他們都會說到我的爺爺把學生好,在生活上很照顧學生。

我小的時候,我也看到過很多學生來拜望我的爺爺,並和我的爺爺談到他們小時候的一些事情。

而爺爺的同事或是教育系統的領導,憑我小時候的記憶,我倒是很少碰到過有人來看望我的爺爺。

爺爺去世已經十幾年了。他對學生好,現在還有人記得並談起,這應該算是我爺爺的一個口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