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民俗村:從紅極一時到一地雞毛


標誌性景觀在哪?特色化產品在哪?核心吸引力在哪?產業鏈與帶動力在哪?對於民俗村和旅遊小鎮或街區,最關鍵的是原住居民的生活融入,有了生活就有了獨特的文化和產品,以及產業鏈,那麼,我們的很多旅遊項目還有原住居民嗎?

白鹿原民俗村:從紅極一時到一地雞毛

圖 / 陝西西安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

有報道說:在去年9月開始“提升改造、暫停營業”後,西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這個曾投資3.5億、佔地1200畝的項目,最終還是結束了它僅4年的生命。景區3月7日發佈公告:3月12日至31日,將對該項目拆除。

西安周邊有好多黃土塬,其中以城南白鹿原、少陵原、神禾原最為知名。三原中又因陳忠實的長篇小說及其同名電視劇《白鹿原》而使白鹿原名聲大振。

《白鹿原》是一個好作品、好品牌,一場電視劇不僅火了關中白鹿原這個地兒,更是火了關中民俗和風情。但是品牌再好也經不起亂消費、過度消費。

關中民俗天生稟賦,地域化濃厚淳樸,當地人喜愛,外地人喜歡,應該說是一種極好的旅遊資源,可以拿來做文章、搞旅遊。但是,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同質化。

據說,自從袁家村火起來後,加之《白鹿原》的熱播,陝西全境一下子就冒出來40多個民俗村,僅在200多平方公里的白鹿原上分佈了5家以關中民俗為主題的特色鄉村旅遊項目,而且又都是清一色的以陝西風味小吃和傳統技藝為主的業態,這與早已名聲在外的袁家村是雷同的。這些民俗村全是複製黏貼,在袁家村盛名之下,哪裡還有生存空間?

西安人口也就1000萬左右,陝西省人口不到4000萬,當地人不可能反反覆覆去看一些雷同化的東西,而且,關中民俗對於關中當地人來說,本就是司空見慣的。外省和外國的旅遊者也會去,但那是在逛過兵馬俑等著名景區之後的“添頭”;去西安出差者,工作之餘也會去,但那是閒暇時間的休閒與生活體驗。作為一個旅遊景點,真得有拿得出手的、不同於袁家村之外的、獨特的核心吸引物才行。旅遊者不可能一個一個看下去吧?除非腦子有病。


白鹿原民俗村:從紅極一時到一地雞毛


從目前的光景來看,這些民俗村一律是門可羅雀、生意清淡,究其原因,當然是同質化和不問青紅皂白的大量複製,歸根結底是旅遊開發理念問題.。

不得不說,風俗、風情、風物和風味產品是最容易增加旅遊者體驗、互動和參與的,產品可延伸、可演繹、可創意的空間大的不得了,可為什麼偏偏死趴趴地生硬地去展示,而不肯獨闢蹊徑地去活化呢?

白鹿原民俗村終於拆掉了,因為它已經敗得一塌糊塗、一地雞毛、一片狼藉,因為它不分青紅皂白地一味克隆,沒有了特色,沒有了吸引力,沒有了市場。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有這麼一段話:“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這是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女為他演唱的《紅樓夢》十二支曲最後一首《收尾 飛鳥各投林》的最後兩句,此曲暗喻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等的不幸結局和賈府最終“樹倒猢猻散”的衰敗景象。此情此景,何其相似矣!

一個項目,從開發之時市場定位就不準確,因此決定了最終失敗的命運。這些項目,不立足市場,不著眼長遠,只看眼前,一個個都搞成了廟會,十里八鄉的人過來湊下熱鬧,領導剪裁,搞個慶典完事,風光一時,糊塗一世。想一下,以後怎麼辦?

標誌性景觀在哪?特色化產品在哪?核心吸引力在哪?產業鏈與帶動力在哪?對於民俗村和旅遊小鎮或街區,最關鍵的是原住居民的生活融入,有了生活就有了獨特的文化和產品,以及產業鏈,那麼,我們的很多旅遊項目還有原住居民嗎?附近就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山西平遙古城一直過得很不錯,外國人經常扎推,就是因為古城裡永遠不滅的人間煙火和市井繁華。

再看一下各位朋友的身邊——你我所在的地區,有多少所謂小鎮、民俗村在掙扎中度日,空留一片建築和街區,門可羅雀,了無生機。這麼多年過來,我們的旅遊開發者一味高大上、一味趕潮流,前車之鑑後事之師。為什麼就不知道反思與借鑑?來源:旅思馬記 企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