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爸爸會願意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後回到家,放下手機,專心的陪孩子呢?有什麼體驗?

崽崽角度


在陪娃上,的確有很多爸爸大男子主義,一回家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刷抖音,連5分鐘的時間都不肯挪給孩子,大多以累為藉口,認為帶孩子是母親的事,這樣的爸爸跟孩子的親子關係一般不會好到哪裡去。


但是隨著國民素質的發展,家庭教育被提上高度,教育不再是學校的事,很多家長不自覺的被教育專家們教育。湧現了很多對陪伴非常重視的父親,成為榜樣。

因為我從孩子出生時比較關注親子教育和親子閱讀,所以我熟知的就有好幾個特別會陪孩子講故事的爸爸,比如光頭凱叔,臺灣故事王張大光,大V店哈爸。。。。。甚至還帶孩子親自聽過他們的現場故事會,感覺他們跟孩子打成一片,特別有親和力,比媽媽們帶娃都厲害。

明星中也有好些個黃磊、張智霖、鄧超、賈乃亮,霍建華,身為明星,經常全國各地拍戲,行程自然是忙碌的,但是這些爸爸同樣會抽出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





鄧超曾經被孫儷髮長文誇讚,他對孩子的陪伴很到位。。以前的鄧超很喜歡約朋友吃飯聊天,但是有了孩子的他,卻總是陪伴在孩子的身邊。而鄧超和孫儷認為,要想讓孩子成長為一個有愛的人,就應該讓他們在愛裡成長。



陪孩子玩耍的“爸爸”最有魅力,父愛是孩子個性品質形成的重要源泉。男人的獨立、自信、寬容、堅強、果敢等等個性特徵,在和孩子接觸的過程中,有聲無聲地影響著孩子,從而使孩子也具備這些品質。有專家稱和爸爸相處時間多的孩子社會交往能力比較強。


開心媽媽親子


我最近都在我小舅媽家輔導我表弟上網課,每天都是寸步不離地站在他旁監督,現在也是被逼無奈啊,孩子上不了學,每天就3節課,每節課就20分鐘而已,中途來了幾分鐘斷網,幾分鐘上廁所,幾分鐘說要喝水,筆斷了,筆掉了……太難了!!!!我舅舅(我表弟的爸爸)由於是開快餐店的,店裡生意不是很好,但是每天都要謀生活開工,早出晚歸的,一回來就已經10點多了,完全沒有精力去輔導孩子了,有時我舅媽還責怪他不管兒子,他兒子也是不怎麼聽他爸的,我夾在中間也是為難。我想每個家庭情況不同來分析吧,如果家庭條件好點的,父母都是朝九晚五的工作,還是多多陪伴,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吧,對他的一生都受用





江西妹子廣東記


作為一個6歲女兒的爸爸,深有感觸。

現在每個家庭都在為了更好的生活一直在奔波,往往忽視了孩子多麼希望爸爸媽媽能陪自己做遊戲講故事。作為一名爸爸我們真該反思一下,我們辛辛苦苦不停奔波是為了什麼,說白一點也就為了孩子以後有更好的生活環境,為父母養老送終!所以我每天回到家中都要陪孩子,也希望每一名爸爸都能抽出時間陪陪孩子。



壘vlog


我覺得陪伴小孩成長每一天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由於工作原因,我老婆在孩子四個月的時候就去上班了,因工作地遠,只能週末可能回家。因此之後兩年零八個月,每天白天是我丈母孃帶的小孩,晚上就歸我帶。

好在我女兒嬰兒時期就很乖,基本上不鬧夜。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醒的時候你逗她玩,她就很開心,以至於有段時間,怕她開心過頭會吐奶而不敢逗她。有的時候她醒了,沒人陪她玩,就在那邊一個人“咿咿呀呀”的,自己跟自己玩。

8個多月女兒不再是“無齒的小孩”,長了兩顆小門牙,十一個月多,會自已站起來了,慢慢會扶著床自已走,但沒東西可以扶就不敢走,呆萌呆萌的站在那,然後腿乏力了,一屁股坐地上!後來,有一次,她自已在墊子上玩,看到我回家了就開心的笑,我拍拍手,張開雙臂讓她走過來,小傢伙猶豫了一下,我笑著看著她:“寶寶過來!爸爸抱抱!”小傢伙終於鼓起勇氣,邁出人生第一步,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最喜歡讓我牽著她手到處走!

都說小孩小氣,有一次我就小人之心了一把,對正在“吧嗒吧嗒”吃奶吃的起勁的小傢伙說:“給爸爸吃吃!”我原以為她有可能會把身子轉過去,結果她毫不猶豫的把奶嘴從嘴巴里拔出來,一下就把奶瓶遞給我。搞得我好感動,只能假裝“吧嗒吧嗒”吃了兩口,然後還給她!然後開心的一下把她抱在懷裡!

一晃這麼幾年過去了,開始總是擔心這擔心那,但最終發現自己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孩子過段時間就會給你驚喜!有的時候也不要強求,不要看著別人的小孩會怎麼了,你就擔心自己的小孩怎麼現在還不會。

人都有個生長髮育的過程。某些方面有可能比別的小孩要早一點,有些相對別的小孩稍微晚一點,這都是正常的,只要她健康快樂的成長就好。千萬不要強求,去拔苗助長。更不要因為她開始沒做好,就罵她笨啊什麼的!小孩子自信很重要的。

應該多給予鼓勵,多讓他自己動手。漸漸的自然而然就會了。


相妻教女煮夫男


現實生活中,爸爸能放下手機陪孩子的真不多,有的家庭情況不允許,白天一早上班,晚上很晚回家,累了一天了,想休息休息,顧不上,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下班或坐或躺玩手機,就連基本家務也不幫忙做,更有一些爸爸,除了吃飯就看不到人,我記得南方有一個小男孩因為和媽媽爭吵,因為媽媽不讓其玩手機,就把媽媽給殺了,那麼這個家庭的男主角去哪裡呢,出了這個事情電視臺記者走訪的時候發現,爸爸要麼在外面打工,不打工就在村裡打麻將,家裡的事從來沒管過,更別說是陪孩子了。


晴峰墨客


從27歲認識他到現在,感覺手機在他心裡比啥都重要。每次休假回家或者下班後都是葛優躺式的刷抖音,還別說這手機待電量蠻好的,唯獨在吃飯與上廁所時才能看見他動一下。別說陪孩子了當他拿起手機的那一刻,周圍的人和事都是透明的。感覺他沒救了,心智和他的年齡一點都不匹配。他在家與不在家都一樣,我們忙我們的他玩他的。


在老地方等你


題目這樣問是一個問卷調查嗎?其實回答這個問題,答案有無數多,我就說說自己的感受。我女兒1歲多,差不多2歲了。我平時都要上班,每天大約7,8點回到家,週六日不上班。回家後,我有一個給自己的規則,就是儘量不看手機,不想工作的事情。全心陪我的女兒。說是我陪女兒,其實更正確地講是這位小情人陪我,只要跟她在一起,我就可以找到幸福和快樂。說的深一點:因為我女兒讓我知道辛苦工作和拼搏是為了什麼,再辛苦也值得的。所以,我一直都這樣做。回家了,手機就休息吧,自己也休息一下吧。


黃展飛68033196


說到這個問題, 是很多家長不願回答的, 現在的成人都有各種各樣的事情忙著, 隨著社會發展對於上班族來說壓力也是很大, 為了生活, 哪個不是起早貪黑忙到很晚回家, 回家晚了, 有時看看手機, 翻下有沒有漏掉的事情沒處理, 或者是漏接的電話信息, 這一翻又浪費很多時間, 等忙完, 發現很晚了, 孩子也沒顧上多看幾眼

做為爸爸沒盡到父親的責任, 做為男人有很多的工作, 這些家裡的照顧大都推給了妻子, 想想, 孩子轉眼長大, 孩子的童年是快樂的, 可是做爸爸的沒能多給孩子陪伴的時間, 很多孩子很喜歡爸爸想和爸爸做做遊戲, 讓爸爸多抱抱, 都沒能實現

奉勸各位爸爸儘量多抽空來陪陪自己的孩子, 給孩子們快樂的童年, 謝謝閱讀







一個男人的好慶偉


我說爸爸會願意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後回到家放下手機,專心的陪孩子呢,有什麼體驗?可以說傳統文化有一種舊思想就是男的去外面賺錢養家,女的在家照顧孩子做家務,所以很少會有爸爸願意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後,回到家去陪伴孩子的,而且爸爸們的應酬很多,回到家的時候孩子都已經睡了,他們連見孩子的面都難,更別提去陪伴他們了。

而事實上這種危害是很大的,因為孩子的成長,父愛母愛缺一不可,父母共同陪伴孩子對他的性格發展,脾氣秉性等各方面的健康成長,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只要父母都盡好自己的責任,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

網上流傳一句話,孩子被爸爸看的時候,爸爸有三個法寶,除了親親抱抱舉高高就是看手機、喊媳婦兒。事實上孩子多跟爸爸接觸學到的東西會更多,因為男人和女人看待事物的方向是不一樣的,他們處理問題的方法也是不同的。爸爸的出現,能夠讓孩子的性格中多一份堅韌,而媽媽細微的照顧,會讓孩子的性格多一份細膩。因此他們是從兩個不同的方面來培養孩子的,缺一不可,只有兩者都保證了孩子的性格才不會出現偏差,才能真正的健康成長。

爸爸帶孩子玩的遊戲,一般都是挑戰性比較大的,有冒險精神的,能夠更好的培養孩子,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這個過程中,更易讓他們產生滿足感和成就感,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而媽媽多半考慮的是人身安全,自身健康,在這方面跟爸爸的差距是很大的。

其實三口之家不要說,要麼光爸爸帶孩子,要麼光媽媽帶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兩個人一起帶孩子,讓孩子體會到的親子時光不僅僅是一方的,而是一家三口的,這才是最完整的愛。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爸爸愛媽媽,而讓孩子體會到最好的親情,就是爸爸媽媽一起愛她,陪伴他。希望每個爸爸都能有這樣的意識,每個媽媽也能對爸爸少一些埋怨,多給他們一些機會,相信他們能帶好孩子,也許他們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依依媽媽湘湘


大家好 我是搞笑奇葩短片得創作者

很高興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爸爸們常常缺席孩子的養育過程,

他們總是很忙很忙,

忙事業、忙應酬…

但是,孩子的成長是不停留的,

不要讓忙碌剝奪了父親和孩子之間的美好回憶

希望忙碌的爸爸們,

儘可能多給孩子一些陪伴,

那將是作為父親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Part

1

華人首富李嘉誠曾說:“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所以李嘉誠定下規矩:

無論工作多忙,每週至少一天和家人一起吃飯。

用餐時三分之一的時間談論生意,三分之二的時間教他們做人的道理。

大到商界上的金科玉律,小到用餐的禮儀和對每一位傭人說謝謝,李嘉誠用言傳身教教會孩子們做人的道理。

每逢週末,李嘉誠就會帶著兄弟倆一起出海游泳,游完泳後,李嘉誠必定要給他們上一堂嚴肅的國學大課。

李嘉誠會隨身攜帶《老子》《莊子》等書,一句一句讀,一個字一個字解釋給兒子們聽。

時間一長,李澤鉅和李澤鍇記住了那些傳統的做人準則,比如誠實,比如信義。

正是這一點一滴的陪伴和言傳身教,使得李嘉誠的兩個兒子都成長為優秀的年輕企業家。

教育始於陪伴。

沒有家人的陪伴,再好的學校、再好的老師、再貴的教育投資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Part

2

2015年12月2日,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翁——扎克伯格迎來了第一孩子。

為了慶祝女兒的降生,扎克伯格深情地寫下了近5000字的長信,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滿滿的愛與期待。

女兒的出生,讓這個全球頂尖科技公司的霸道總裁變身超級奶爸,扎克伯格“失蹤”兩個月,全天24小時專心照顧妻子和女兒。

第一次給女兒換尿布,第一次陪女兒游泳、第一次帶女兒打預防針、第一次給女兒餵奶......

每天晚上睡覺前,他都會用傳統的猶太祈禱方式來禱告,祝福自己的女兒健康成長。

相比於積累財富,扎克伯格更喜歡陪伴家人,他說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陪著自己的女兒玩耍。

他幾乎每天都穿同樣衣服的原因,他從不挑剔吃什麼飯,因為“不願意浪費時間在一些小的選擇上”。

而他卻把大量的時間給了家人和孩子,因為他懂得生命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猶太人流傳這樣一句話:“父親不是因為生下孩子,而是因為教育孩子,才被稱為父親。”

中國人也有句話是“養不教,父之過”。

所以,不論怎麼忙碌,每個為人父者都不應該忽視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和地位。

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爸爸口袋裡鈔票換來的禮物,還有你對孩子的精神影響。

Part

3

鄰居家的男主人阿碩先生在一家金融機構上班,工作繁忙,加班家常便飯。

常常是孩子出門時他還沒醒,晚上回家時孩子已睡。

用他自己的話說,女兒快6歲了,馬上要升幼兒園大班了,可他親自接送孩子的次數,五個手指都數得過來。

雖然每次看到女兒渴望陪伴的眼神時,阿碩先生的心裡會感到愧疚。

可轉念一想自己也是為這個家奮鬥,愧疚之情便減輕了。

可是去年發生的一件事,卻讓他記憶深刻:

去年六一,女兒的幼兒園讓每個孩子畫一幅名為“快樂時光”的畫。

他發現這張畫上,女兒畫了自己、媽媽、爺爺、奶奶,大家在一起喜氣洋洋的,唯獨沒有爸爸。

阿碩先生問女兒緣由,女兒童言無忌地說:

“玩的時候我最快樂,平時都是媽媽陪我玩,陪我去遊樂場。

每次週末出去玩,爸爸都說忙,要加班,我的快樂時光裡面沒有爸爸。”

聽完這番話,阿碩先生心裡酸酸的。

從女兒稚嫩的話語中,他明白了,在孩子心中,爸爸就是個名稱。

從女兒出生到現在,自己陪她的時間太有限了。

阿碩先生突然想起,6歲的女兒經常習慣性晚睡,其實,她是為了等自己回來後向他展示新玩具、新衣服,等著爸爸親親她。

經常等不到爸爸抱著新玩具新衣服哭著睡去。

阿碩先生不禁開始反思:

自己真的忙到沒有一點時間去陪女兒嗎?

從那以後,阿碩先生暗下決心,不管加班多晚,都努力早起送女兒上學,晚上儘量9點半以前回家。

推掉一切不必要的應酬,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和女兒。

前幾天,看到神采奕奕的阿碩先生在小區廣場領著女兒輪滑,阿碩先生說:

“現在每天最快樂的時光,就是送女兒上學。

送她上學的路上,很短,大概只有十幾分鍾,但是就是這十幾分鍾,和她聊聊天,一天的心情都會莫名的high起來。

送完她自己去到辦公室,空無一人,可以靜下心來處理工作,早完成工作,也可以早點回家陪她。”

這一年他不但沒有因為陪伴女兒而影響工作,還因為工作效率高,每天出勤早被評為“優秀員工”,拿到了高額的獎金。

“相比這些意外的收穫,女兒越來越開朗的笑臉,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的成長轉瞬即逝,無論爸爸們有多麼忙,都不能成為忽略孩子的藉口。

就像歌裡唱到的:“如果真的愛我就親親我,如果真的愛我就誇誇我,如果真的愛我就陪陪我”。

陪伴,不論是對孩子還是對爸爸,都是“最快樂的時光”!

真正的愛,從不是指天誓地,金山不換。

愛,很簡單,它的另一個名字,叫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