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英雄回憶:當年吃樹皮咽草糠,東西從胃裡走一遭,拉都拉不出去

在蘇州城有這麼一位老人,90歲的高齡,但是看起來卻精神矍鑠,聲如洪鐘。這位老人就是抗戰老英雄於芝林。我們的祖國在幾十年前曾經遭受過日軍的侵害,正是像於芝林老人這樣的抗戰英雄,將敵人趕出我們的祖國,我們現在才能安心地享受著和平年代給我們帶來的一切幸福。


老英雄回憶:當年吃樹皮咽草糠,東西從胃裡走一遭,拉都拉不出去

於芝林老人的出生地並不是在蘇州,他和絕大部分的抗戰英雄一樣,他跟著革命的隊伍在全國活動,抗日戰爭結束之後,響應國家的號召,跟隨分配來到了蘇州。於芝林的家庭對於革命有著最積極的響應,在他年紀很小的時候,他的家就是一個隱蔽的“紅色交通站”,家中的其他親人也在為革命做著自己的貢獻。

他參加八路軍的時候,正是十五歲的年紀,很多人在這個年紀還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但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有許多的抗日小英雄,就是在這個時候投身到革命的熱潮當中的。在於芝林的回憶當中,他剛穿上軍裝的那一天,個頭還沒有一杆槍那麼高,但是他心中對於革命的決心卻也不輸於任何人,“我當時就想啊,日本鬼子把我們害得這麼慘,我一定要把他們趕出中國。”

老英雄回憶:當年吃樹皮咽草糠,東西從胃裡走一遭,拉都拉不出去

戰士們缺衣少食

革命初期,八路軍的裝備還是十分的落後,於芝林回憶起那段艱苦的歲月,似乎還歷歷在目。夏天的時候,白天要和敵人戰鬥,晚上還要揹著一把大刀站崗,冬天的時候更是難熬,缺衣少食簡直就是家常便飯,於芝林老人回憶起那時的日子:“當時沒有吃的,就只能吃樹皮、咽草糠,這些沒有營養的東西在腸胃裡走一遭,過一天拉都拉不出來。冬天也沒有長褲能穿,一件破棉襖穿一個冬天,就著一條短褲,晚上凍得都睡不著。”

於芝林除了是一名通訊兵以外,他最主要的職責還是在戰場上作為一名軍醫,作為一名軍醫,他從來不知道“退縮”二字如何寫,在槍林彈雨當中搶救受傷的隊員就是家常便飯的事,在“第三次魯東作戰”當中,敵人出動了數以萬計的兵力,前線上每天都有無數人受傷犧牲,於芝林作為部隊裡面技術精湛的軍醫,在前線不停的和死神搶人,一場戰役結束之後,他倒地睡了兩天兩夜才起來。

老英雄回憶:當年吃樹皮咽草糠,東西從胃裡走一遭,拉都拉不出去

日本投降街上歡呼的人群

終於在1945年8月16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當時於芝林還在戰場上收聽著廣播,聽到日本真的宣佈投降之後,所有人都在奔走相告,舉國歡慶八年的戰爭終於結束了。於芝林老人如今仍清楚地記得,那天部隊給每位戰士發的慰問品,“一人一斤麵粉一塊肉,外加一把豇豆,我感覺那天吃的那頓飯是人生當中最香的一頓。”

戰爭結束後,於老仍然活躍在報效祖國的舞臺之上,他在用自己的經歷教育著後一輩的人,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他在高校給學生做演講,在部隊當中給士兵講述國防知識,在醫院當中將自己的醫術無私的傳輸給後人……這樣一位戎馬一生的老英雄,用自己的一生來告訴我們:為祖國做貢獻,有一份光便發一分熱。


老英雄回憶:當年吃樹皮咽草糠,東西從胃裡走一遭,拉都拉不出去

像這樣的革命老英雄,我們衷心的祝願他們能夠在晚年更加的幸福,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在瞭解了於芝林老人的抗戰經歷之後,大家又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