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莊建糧食收儲可以嗎?

烽火連城4359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很多鄉鎮、村屯都有一些私人開設的糧食收購站,規模有大有小。有的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私人的糧庫了,有的只是有了幾個庫房和最簡單的烘乾設備。那麼,這些私人糧食收購站收儲的糧食都賣到哪裡去了呢?

1、代儲。對於一些小型的私人糧食收購站收購的糧食是替當地或者外縣糧庫收儲糧食以賺取代儲費用,這個費用很可觀。一般來說,能進行代儲業務的,除了要有一定的規模,還有一點是人際關係要硬實,否則你根本拿不下這個合同。及時拿下合同了,你代儲的糧食在進入糧庫之後也會被層層盤剝,很可能會賠錢。因為我們農場的糧食收儲中心曾經做過中央直屬庫的代儲業務,我是聽他們說的。

2、企業收購。這個收儲、銷售的方式是最普遍的。各個收儲站收購農民的糧食,在進行轉手賣給其他的糧食加工企業。大多是賺取因為運輸距離遠近而出現的不同地域間的糧食差價。比如吉林的大米在2017年一般在1.5-1.6元之間,而黑龍江額的普遍在1.42-1.45之間,黑龍江的糧販子收購後銷往關裡,賺取的就是吉林和黑龍江兩地的糧食價格的差價。

3、進入糧庫系統。這個收儲、銷售的方式應該是外人理解是最吃力不討好、也是收益較有風險的。糧庫收糧的標準極為嚴格,而下邊的收儲站如果想進入糧庫賺取收益只能是比糧庫的驗收標準還要嚴格。但是糧食的家家戶戶的情況各不相同,這就存在高標和低標的比例問題。但是現實情況是一般的收儲站的規模都要比農民的規模大的多,也是大客戶的範疇,期間很多的內幕是我們不知道的。所以說,我認為這個收益也是比較可觀呢的。

4、自銷。很多的鄉鎮收儲點也是個糧食加工點,除了倉儲、烘乾,還有加工、包裝的設備。說白了,就是一個自收自銷一條龍的收儲、加工、銷售的小型企業。這種企業在我們黑龍江農墾遍地都是。






河北果子哥


隨著現在種地模式和種地觀念的轉變,農村不再家家戶戶存儲糧食,基本收穫之後經過簡單的晾曬直接買到收糧食的地方,一般在鎮子上,或者大一些交通便利的村子。

第一,收儲糧食主要靠差價掙錢,比如我們這裡一家收糧食的,收購價在0.93元/斤左右,銷售給飼料廠價格在0.97元/斤左右。每斤毛利在0.04元/斤。這裡需要說一下的是農民交的糧食一般都是機器脫粒,人工晾曬,所以不可避免的雜質很多,糧站收完糧食後需要篩選去除雜誌才能給飼料廠。

第二,收儲糧食,農民一般喜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特別是一些剛剛開業的糧站。這樣心裡踏實。如果經營時間夠長的話錢也可以託些日子再給。最主要的是信譽。

第三,收儲糧食需要面積廣大的地皮。一般收糧食的話最起碼需要幾畝地,多的話可能幾十畝地,需要全面硬化。這樣才能把糧食分門別類,根據不同的水分分開堆放。

第四,收儲糧食需要有穩定的銷售市場,國有糧站或者飼料廠,酒精廠或者麵粉廠之類的地方,這樣才能及時銷售,並且這些地方不要太遠,否則運費費用太高。

第五,收儲糧食不需要太高的資質,一般只要有人有地方都可以搞起來。相對別的行業來說不需要搞太多的投入。

綜上所述,在農村搞糧食收儲比較方便,也簡單。但是現金流非常重要,信譽也很重要。


農村農業農民1


關於在村莊建糧食收儲的問題,我想說的是,同行不同利,你若有人脈、資金等資源優勢,是可以的,若是什麼關係經驗都沒有,摸石頭過河,我勸你還是罷了吧。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銷售的巨大風險。

糧食收儲,重在銷售。想在生意上盈利,必須賣個好價錢。別看糧食單價不高,但做收儲,總量是很大的,糧食收起來容易,能賣、會賣卻不容易。你想,你買時收的是千家萬戶,你賣時你就成了千家萬戶的一個了,必須找到更大的收儲企業,它的信譽、資金你能不能瞭解,可不可靠?這對你可是大問題。一旦糧食送走收不回資金,那就玩完了。

這可不是聳人聽聞,是有血淋淋的例子的。我一個熟人是做這個生意的,為了把價格賣的更高,他把糧食賣給了一家澱粉廠,還跟經理拉上了所謂關係。因為有“後臺”,就一直往廠裡送糧食,廠裡欠賬也不怕。積少成多,等欠他一百多萬的時候,廠子突然倒閉了。你想,一個小收儲點,能有多少個一百萬哪。他一下子就倒了。

二是收購的事無鉅細。

收購糧食是件很麻煩的事,一來千家萬戶質量不一致,還得防止參雜參假;二來有早有晚時間不統一,成夜不睡經常發生;三來農民有儲藏習慣,得上門收取;四來季節性強,一年中時松時緊。還有討價還價。要想想自己有沒有耐心。

三是運輸的違章罰款。

運糧車都比較大,不超載不掙錢,超載意味著罰款,得做好去交通管理部門溝通協調說好話的準備。

四是場地的拆遷拆除。

場地問題也不容忽視,地方小了不夠用,地方大了就得佔用耕地,即使是與當地有關部門說好,若被國家“衛片”發現,拆除就是必須的,所謂後果自負。

鑑於以上這些情況,你綜合考慮,究竟能不能做。


鄉吧一佬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你的想法是可取的,可以通過收賣糧食,從中間賺其中產生的差價。

其次,需要了解國家的相關政策是不是允許

然後,建議控制好溫度,溼度,更需要保證入倉糧食質量的好壞,它是能不能長期安全存儲的重要因素,糧食一定要幹、淨。

最後,一定要取保糧食站的位置,遠離加油站等危險區域,遠離火源,人口不要密集。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農村小當家


在村莊收儲糧食可以!房子必須建在地勢較高的地方!屋子裡地面水泥硬化!蓋房時地基上面,必須用磚壘牆1米5以上,用水泥抹牆,再上面就可以用彩鋼瓦做了。收好還要保管好!因為我們這裡有一家,收的糧房子進水,有損失!最後,關鍵!你收的糧食必須有銷路!\b因為積壓糧食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因為你是第一次收糧,可能農民不大相信你,可是賣完糧就要錢的!這個錢數目不小!你先想一下,到附近收過糧的人,先有固定客戶(就是要糧的人或單位),總之,糧食好收,就看出手了,你有客戶,隨時送去,週轉金就好週轉了!


河南焦作李香雲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您提到的在村莊建糧食收儲,我認為還是可以的,我本人就生活在農村,附近糧食收購點有四、五個,每到秋收麥忙時節,都比較繁忙,當然效益應該還是比較不錯的(據知情人士說),現在農村青壯年好多在外務工,為了方便,很多都是收割後直接就拉到售後點賣了,有的收購點也僱人到地裡收糧食,其實這是供求兩需,當然做事也要市場調查,再加上當地及自身條件(資金也很重要哦),再決定是否可行,希望能對您有所提示。


河北道義昆明犬業


  眾所周知,糧食的政策性收購價格制度一直在農民賣糧的過程中佔據著主導作用,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糧食的政策性收購(無論市場行情怎麼樣變化,國家政策都能給一個兜底價用以保障農民的收益)都是農民的一顆定心丸。

  然而,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以及這項制度的的調整,近兩年來政策性收儲退出市場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前段時間,國家發改委公佈了《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這讓不少的農民感覺心裡不踏實。

  那麼,如此一來,由市場決定價格,農民的收益該如何來保證呢?

  1、國家政策性保障,不會且不能忽視農民的利益

  據瞭解,國家已經開始著手製定全新的政策,《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也已經對外公佈。在這項條例當中,有這樣一項規定:當糧食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時,為保障市場供應、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必要時可由國務院決定在糧食主產區對稻穀、小麥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

  由此可以看出,國家不能任由市場主導糧食價格,國家的政策對農民的保障還是比較全面的,不會且不能忽視農民的利益。

  2、打破市場壟斷,提倡糧食收購企業公平競爭

  另外,在《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中已經明確指出,國家將培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糧食市場體系,鼓勵多種所有制市場主體從事糧食經營活動,促進公平競爭。嚴禁以非法手段阻礙糧食自由流通。

儲備庫需要該級別的認證,國家、省、市、縣級儲備都有認證,特別是國家和省。有一定的面積、容量,具有相應的設備、檢測儀器、人員(化驗員、保管員),水、電、交通條件,糧源

  眾所周知,目前農民賣糧的選擇性較少,且區域性質較強。因此,在一般情況下,農民並沒有太多選擇,同一個區域內糧食價格也都相差不大。所以說,這項規定跟目前農村糧食收購的市場環境有很大的關係,而且與農民的利益息息相關。

  糧食市場開放,競爭有序,意味著糧食在全國範圍內能夠更加自由靈活地流通,這為打破各區域市場之間的界限提供了政策性的指導;而鼓勵多種所有制市場主體從事糧食經營活動,意味著以後可以收購農民糧食的企業會越來也多,性質會更豐富,甚至會有個人加入到糧食收購的行業當中來。無疑,這為農民賣糧提供了多種選擇性,農民在賣糧的時候自然會選擇收購價格高的經營主體。

3、糧食生產轉型升級,增加優質糧食供給

  目前,中國絕大多數的農村地區都是以小農經濟為主,在糧食生產上不夠規模化、機械化,而且綠色糧食所佔的比重較少。因此,政策強調增加綠色優質糧食供給,在種植結構上傾向於往規模化方向發展。同時,強化市場引導,讓市場主體更加多元,這將會給優質產品帶來更大的銷售空間和利潤空間。

  總之,簡政放權是目前農業發展的趨勢,尤其是在糧食銷售領域,要形成以市場為主導的糧食價格體系。當然了,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農民的收益可能會受到影響,不過,也請農民朋友們不要擔心,國家不會不關心糧食價格。相反,國家還會一如既往的保障種地農民的基本收入。


戶外陸飛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儘管現在家庭農場的盈利點已經越來越多樣化,但糧食生產還是大多數家庭農場的核心事物,家庭農場的本質依然是已農業生產為主,哪怕這已經不是收入的主要來源。特別是對於剛運營不久的家庭農場來說,糧食生產補貼至關重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家庭農場可以拿到的糧食生產類補貼有哪些?

(1)糧食最低價格收購。國家為保護農民利益、保障糧食市場供應,在糧食主產區執行規定具體的糧食品種和最低收購價格的政策, 由國家發改委公佈收購的糧食品種和最低價格,有關糧食產區的省級人民政府執行,不是全國統一執行的政策。最低收購價格一年一定, 2013年浙江省糧食最低收購價為:中、晚秈稻每50千克135元,粳稻每50千克150元(國標三等),等級差價按國家有關規定確定。

(2)糧食直補。是國家從2004年起在全國範圍內將補貼在糧食流通環節的資金拿出一部分直接補貼給種糧農民的惠農政策。直接補貼的標準,按照能夠補償糧食生產成本並使種糧農民獲得適當收益,有利於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產的原則確定。直接補貼辦法可以按糧食種植面積補貼,可以與種糧農民出售的商品糧數量掛鉤。 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把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的計算依據、 補貼標準、補貼金額逐級落實到每個農戶,並張榜公佈,接受農民監督。

  糧食直接補貼具體實施方案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浙江省2013年糧食直補政策規定:對全年稻麥種植面積20畝以上的種糧大戶(含經縣級農業部門審查認定,報省、市農業部門備案的規範化糧食專業合作社以及雜交稻制種基地農戶),按稻麥實際種植面積給予每畝30元的直接補貼,其中省財政承擔25元,市、縣(市、區)財政承擔5元。對種植油菜面積5畝及以上的農戶,省財政按實際種植面積給予每畝20元的直接補貼。

(3)農資綜合直補。國家為彌補種糧農民因柴油、化肥、農藥、農膜等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生產成本增加而實行的一種直接補貼政策。 農資綜合直補資金由中央財政安排,原則上按照種糧面積核定金額兌補,具體由省級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浙江省平均補貼標準每年每畝40元。農資綜合直補資金由縣級財政部門通過中國農民補貼網,採取“一卡通”或“一折通”等形式將補貼資金直接支付到戶,農民可帶居民身份證和“一卡通”或“一折通”到信用社領取。

(4)產糧大縣補貼。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促進我國糧食、油料生產發展,逐步緩解產糧(油)大縣財政困難,調動地方政府抓好糧食、 油料生產的積極性,2005年財政實行對產糧大縣的獎勵政策。農民可以通過國家對產糧大縣的獎勵資金,得到種糧的補貼。浙江省實行訂單農業獎勵政策,省財政對按訂單向國有糧食收儲企業交售省級儲備早稻穀(包括訂單交售水稻種子)的種糧農戶給予獎勵,種糧大戶、糧食專業合作社社員按訂單每交售50千克早稻穀獎勵30元,每畝最高獎勵240元;其他農戶按訂單每交售50千克早稻穀獎勵20元,每畝最高獎勵160元;適當提高訂單雜交稻種子獎勵標準,訂單水稻種子制種基地農戶每交售50千克雜交水稻種子獎勵100元,每畝最高獎1300元:每交售50千克常規水稻種子獎勵30元,每畝最高獎1240元。

(5)旱糧種植直接補貼政策。浙江省財政對在經省、市、縣(市、 區)農業部門認定的旱糧生產基地(冬閒水田和旱地連片100畝以上) 內種植玉米、番薯、馬鈴薯、大豆、蠶豆、豌豆、雜豆、高梁、蕎麥的種植者(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從2013年開始按種植土地面積給予每畝125元的直接補貼;對在果園、桑園和幼疏林地間作套種同一旱糧作物100畝以上的種植者(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給予每畝20元的直接補貼。繼續執行國家和省裡出臺的大小麥生產扶持政策;2014年省裡在杭州市、湖州市、嘉興市、紹興市、台州市安排一定數量的省級小麥儲備訂單,對按訂單交售小麥的農戶給予每50千克30元的獎勵,每畝最高獎勵150元,並視政策實施效果逐步調整訂單數量、發放範圍和獎勵標準;各地都應根據實際出臺訂單小麥獎勵政策,並按“誰用糧、誰出錢”的原則,落實獎勵資金。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鄉間小夥


你好,在村莊收儲糧食確實可行,但如何保護好糧食是個問題。儲存地方也得考慮,是否潮溼啥的!漏不漏雨,進不進水,你都得考慮到!糧食一但儲存不當就可能造成糧食的損壞,各種品種的糧食如何存放,如何管理都得想到!還有銷路問題,自己收糧食定價如何!畢竟農民種點地也不容易!




汾洲趣事兒


這是個不錯的選擇,只要有場地就行。特別是這幾年,老百姓收完糧食就賣掉了,幾乎不存糧食。所以建一個糧食收儲十分可行。而且現在即使是收了糧食隨時可以走,基本也不用存,這樣也避免了價格的跌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