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寶寶幾個月可以練坐呢,是要完全會翻身才可以學坐嗎?

胖噠君


正常情況下,寶寶應該在6~7個月左右可以獨立稍微坐一會兒。完全不需要其他幫助,可以自己獨立坐立,大概需要9個月左右。

每個孩子體質發育情況不一樣,所以坐的時間早晚也不同。

1、有些孩子身體素質比較好,營養比較全面。平時爸爸媽媽在帶的時候訓練坐和站的時間比較多,孩子骨骼發育比較快,大概3~4個月左右,就可以扶著坐一會兒。

2、 如果孩子平時體質比較弱,而且父母帶的時候,鍛鍊孩子坐或者站的時間比較少,孩子坐的時間就比較晚。

怎樣鍛練寶寶坐穩

平時可以把寶寶放在床上或者沙發上扶著坐起來鍛鍊,但要注意讓寶寶雙下肢分開、軀幹前傾,也可以把雙上肢前方支撐身體。如果寶寶的伸肌緊張可坐在小凳上訓練,鍛鍊時保持雙下肢屈曲位即可,並且也可以坐在其後方雙手握住她的骨盆,誘導她把身體的重心往前後左右等方向移動。每日可以練習5~6次,每次聯繫的時間不要太長了,10分鐘左右即可。

寶寶煉坐要完全會翻身才開始嗎?答案:是的

孩子頸椎的生理彎曲是先頭後腰,想想孩子翻身是怎樣來翻得。一般情況下,寶寶上半身會先從仰臥翻到側臥,再從側臥翻到俯臥,這個時候頭部需要足夠的力量,因為是脖子在帶動著上半身,上半身在帶動下半身。所以只有等到孩子可以完全翻身後,她的脖頸肌肉才會更有力氣,才可以開始練坐。

我是@謙謙媽育兒,與大家一起分享育兒知識,與孩子一起成長。


謙謙媽育兒


您好!我是浩源媽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作為一個二胎媽媽,我想我的一些彎路和經驗和大家分享一下。

寶寶到底幾個月可以練習坐呢

在我們山東老家,老人有句話叫做“三躺六坐八爬叉”,就是說小孩子三個月的時候會躺著翻身,六個月的時候會坐立,八個月的時候會學著爬了。

我兒子大概就是五六個月的時候才慢慢試著讓他坐,開始的時候就是隔三差五坐一會會兒,那樣子真是像喝醉了酒東倒西歪的😁,後來到了大學七個月的時候自己就坐的很好了,婆婆說,小孩子也不能讓他太早學著坐,對脊柱不好,長大了再成了羅鍋。當時真是覺著挺好笑又特別有道理,後來還專門查了一下資料。



那麼太早讓孩子坐立對身體發育有什麼不良影響

就像兒童學舞蹈一樣,從小就練習,身子很軟,就算是劈叉也不會疼,小寶寶如果你讓他早早的學習坐立,當然他也不會有任何疼痛感,但是嬰兒的骨骼本身就處於發育不完善的階段,而且肌肉也沒有力氣,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脊柱變形,朝著一個不正確的方向生長,或許短時間內我們肉眼看不出有什麼影響,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各種問題就出來了,比如:駝背,脊柱側彎引起的活動不便等。



所以有些事情必須按照正確的時間發展規律來,切不可操之過急,本末倒置。

要完全學會翻身才可以學做嗎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我們上面說過,一般孩子在三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學著翻身,在孩子沒有能力翻身的情況下就讓孩子學著坐,這樣實在是有點難,而且沒有任何好處。孩子學著翻身也是對肌肉的一種鍛鍊,力量有了,時間了,學習坐立那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家長還是不要過於著急。



總結:孩子學習坐立並不是越早越好,要根據人體自然生長規律,切不可“拔苗助長”。另外寶媽可以在醫生指導下給寶寶補充一些微量元素和鈣,促進寶寶骨骼發育。


我是浩源媽媽,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謝謝!


浩源的媽媽


寶寶幾個月可以練坐呢,是要完全會翻身才可以學坐嗎?

有句關於低齡孩子運動的口訣:“二月抬、四月翻、六月坐、八月爬、十月站、週歲走、二歲跑、三歲獨足跳。”所以按照口訣,6個月的寶寶就會坐。我家有兩個孩子,大的從小就活潑,不到6個月就會坐,小的稍微靠後點,7個月才會。

所以每個孩子會因體質、性子、以及父母的關注不同,在學技能的時間上還是會有些差別,只要不是晚的太離譜,都是正常的。比如我鄰居家的小男孩,就是快9個月才學會坐的。做媽媽的開始很擔心,帶去醫院檢查,卻沒有任何問題。

現在來回答題主的問題,寶寶一般6個月就可以訓練坐了。雖然口訣裡是“四月翻”,但其實對於翻身這個問題,寶寶們學會時間的跨度比較大,有些3個月就會了,有些可能7個月才完全學會。只要寶寶一切正常,我們也沒必要拘泥於這些細節。

一般是寶寶先學會翻身,然後才學會坐。但對於身體比較胖的寶寶也有例外,他們可能不會翻身,但坐卻能熟練掌握。

如何正確訓練寶寶坐呢?

第一步:先讓寶寶學會趴和坐

如果寶寶趴和坐還不太會,就急著教寶寶坐的話,有可能對寶寶的脊柱、上肢等身體部位造成損傷。所以在教寶寶學著坐之前,我們一定要鼓勵寶寶多趴,多翻翻身。這樣做的目的可以幫助寶寶鍛鍊頭部、頸部、肩部的肌肉,為支撐起上半身打好基礎。

而且專家還發現,沒有多趴一趴的寶寶,通常在運動技能上會有一些延遲。美國兒科學會早期教育專家認為,趴著有助於寶寶學習撐胳膊、翻身、坐起、爬和拉著東西站起來。

所以父母們可以有意識地去訓練寶寶多趴一趴。可以在讓寶寶平躺在床上,然後把寶寶的身體輕輕地翻過來。然後在寶寶的面前放一些他感興趣的玩具,或者拿響鈴玩具在寶寶前方晃動,鼓勵寶寶多抬頭去看。平時記得要給寶寶進行合理的補鈣,適當地曬曬太陽促進鈣的吸收,保證寶寶有足夠的睡眠,並且避免過度餵養。這些能在體質上保證寶寶有這個能力去適應每一個年齡階段的運動任務。

第二步:讓寶寶學會靠坐

如果寶寶自己有了坐起來的慾望,趴和翻身也訓練的非常熟練了。我們就可以嘗試把寶寶放在左右都有支撐點的地方試著靠坐一會了。比如沙發的拐角處,兒童床的角落處。這樣的地方兩邊都有支撐點,寶寶的頭部不會搖晃,身體也不會左右傾斜。

但要把握好兩個度,第一,要寶寶自己喜歡,如果表情痛苦或者不開心就要停止。第二,時間不宜過長,因為寶寶的肌肉,骨骼還比較嬌嫩,我們不能一下給予太多的負擔。

第三步:扶著寶寶坐起來

當寶寶已經習慣靠坐也樂於靠坐,並可以依靠自己雙手撐地或扶著其他東西能勉強坐起來了。我們就可以訓練扶著寶寶坐了。媽媽在寶寶旁邊慢慢地把寶寶輕輕的拉起來坐著,然後又讓寶寶慢慢躺下。只要媽媽夠溫柔、親切,寶寶通常都會很享受這個過程,他們甚至會把這個當做遊戲一樣來愉快玩耍。只是在訓練的過程中,媽媽不宜太過用力,主要還是要以寶寶自己的力量為主。

第四步:鼓勵寶寶靠著自己的力量坐起來

有了前面扶坐的訓練,寶寶的手部、頭部和頸椎會越來越有力量。媽媽這時可以多鼓勵,或者用玩具吸引寶寶靠自己的力量坐起來。

如果寶寶能熟練的趴轉坐,坐轉趴,並且能不依靠任何支撐,能坐著四周轉動尋找玩具了,那恭喜了,寶寶終於徹底征服“坐”這個技能了。

寶寶有了這個技能加持,意味著他吃東西再也不會輕易被噎到了,也擁有了更廣闊的視角,看到更多的世界,並且能對這個世界有了更強的探索和好奇的慾望。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關注@育兒有故事,每天將為您分享更多實用有效的育兒經驗、育兒知識,助力孩子全面健康發展!

育兒有故事


晚上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每個寶寶成長都必須遵循自然的規律,不需要刻意去訓練,尤其是大動作,爬啊坐啊站啊,都順其自然!因為這些大動作,都是代表孩子成長的一個標誌!當初我家先寶剛生的時候,我也是和你一樣的心理,為什麼別的寶寶會坐了會爬了,我家先寶還不會啊,後來翻閱了很多育兒APP,看了很多資料,才明白任何事情都要順應自然規律,不可強求!那麼孩子幾個大動作一般都是什麼時候會的了,我總結了一下我家先寶當時的時間表,僅供參考!

1、坐!一般孩子到了半歲左右,也就是6個多月的時候,就應該會自己坐的很穩了,即使孩子暫時坐的還不穩,家長也不必過於擔心,畢竟孩子個體發育有差異,有的是5個月左右就可以做的很穩了,有的甚至到了7個月坐不穩,還要靠著東西才 可以坐穩固,只要是在這個大的時間範圍內,這些都沒問題!

2、爬!一般孩子坐的很穩了之後,下一個大動作就是爬!我見過很多奶奶,興高采烈的炫耀,我家孫子多麼多麼的厲害,沒有爬,直接扶著椅子站起來,站的多穩多穩,對於這種情況,我一點兒都不羨慕,反而我很慶幸,先寶會坐了之後,大概7個月開始,人家就自己用兩手撐著,往後退倒著爬,沒錯,就是往後爬,哈哈,我一度以為孩子是不是爬錯了,後來一查資料才曉得,這是正常現象!寶寶到了7個月開始,就練習爬行了,一直到12個月左右,寶寶會一直處於自己練習爬行的階段,會爬的寶寶才會更加聰明哦,因為他們的手腳協調能力更好!一般在爬的過程中,寶寶遇到東西,就會試著扶東西站起來,這是一個連貫性的動作!

3、走!前面提到過,在爬的過程中,寶寶就會嘗試著扶東西站起來,只有足夠多的時間去爬行的寶寶,走的 才會更加的穩固!先寶從8個多月開始,就在練習爬了,我就在遊樂場給他辦了卡,讓他在裡面自由自在的爬,一直玩到13個月,在這個期間,他經常會自己扶著欄杆站起來,扶著欄杆嘗試走幾步,最開始他有些害怕,後來膽子越來越大了,後來人家自己在公園的欄杆那裡,自己扶著欄杆走去走來,所以先寶學走路的時候,完全沒要我牽,人家都是自己學的,哈哈!後來有一天,就突然放手了,自己朝我走過來,人家剛學會走路,一直呵呵的笑,開心的不得了!

所以,孩子的大動作都有自然的成長規律,家長不要過於擔心,或是人為的干涉,尤其是在走的時候,很多人爺爺奶奶喜歡給孩子用學步車,其實這個車子根本對於孩子的行走,沒有一點兒好處,反而會阻礙孩子正常的行走,讓孩子踮腳走路,不利於孩子的發育,以上就是我家先寶當時大動作的一些記錄!手工碼字,你的每一次點贊,每一個轉發,每一次收藏,都是我不斷成長的動力!歡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討分享育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先媽育兒


小時候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堂姐女兒就在我家帶。

那會好像才一兩個月就帶過來給我媽媽帶了。

但是基本上我媽媽白天出去幹農活,白天我在家帶。既要給她衝奶喂她喝,還要給她換尿布。

我記得那會她才半年的大小就會坐了,七八個月大就自己可以坐起來。我覺得應該5個多月大可以教她坐。但是這個不要太刻意。她身子能坐,她自然也想坐起來。

就像快要滿一歲了,她就想走路,但是這個時候是最調皮。她自己還走不了,但是她就想走。你就要扶著她學走。這個時候是最累的。因為她很感動。

記得我堂姐那女兒在我家帶的時候,人人都喜歡和她玩,因為她實在是眼睛太大。臉還圓圓的。那會我也還是小孩子,也喜歡玩,反正就顧自己玩,她不困,我也要弄她睡,我就好去玩。

後來她滿三歲了,就要回到她爸媽身邊去了,我還很捨不得。等她真的離開自己身邊的時候,才覺得自己心裡很難受,每次聽到她哭著要回來跟我玩,我心裡就難受。

現在回想起來那些日子,真的只有自己才明白。


愛悟空回答



“三翻六坐九爬爬”是很多人總結的經驗。

翻身、坐、爬,這些都屬於寶寶大運動的發展。一般情況下4—7個月是寶寶練習坐的最佳時機。

如何幫助寶寶練習坐?

一、在父母懷裡坐

4、5個月的寶寶獨自還坐不穩,但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不安分了,不願意整天躺著了,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嘗試讓孩子坐到自己的懷裡,後背靠著自己的肚子。

二、和寶寶玩引拉遊戲

讓寶寶仰臥在床上,媽媽面對孩子,慢慢用雙手拉寶寶的胳膊,把寶寶拉到坐姿,稍坐片刻後,再幫助仰臥床上,反覆進行 3~6 次。

或者媽媽雙手扶住寶寶的腰部或腋下,扶成站姿,兩腿成 45 度角分開,然後雙手扶腰,將寶寶身體向下推按成坐姿,片刻再扶起。反覆進行 4~6 次。


三、利用靠墊和被子

在寶寶5~6個月時,頭和脊背可以直立,用雙手撐著床可以坐一會兒,但是這時寶寶的脊柱和背部肌肉力量還不夠,不能支持他穩穩當當坐著,父母可以藉助靠墊和被子,放在寶寶的背後支撐寶寶,鍛鍊寶寶坐立。

大約到寶寶 7 個月時,寶寶就能獨立坐起來了。但是還不能很好地控制平衡,當他把頭轉向左後或右後方時,身體會失去平衡而倒地,大約需要到10個月時,才能在坐著時自如轉動身體。


注意事項:

1、要根據寶寶身體發展的自然規律進行適當的訓練,寶寶坐得過早過晚都不好。

2、在寶寶學坐的時候,父母要保護好寶寶,時刻留意寶寶的安全,以防突然間的摔倒,傷到寶寶。

結語:雖然坐是寶寶生長髮育的一個重要的標誌,但父母不可太心急,畢竟每個寶寶的生長節奏不同。可能有的孩子5、6個月時,就能做的很穩了,也可能有的孩子在7、8個月時都會爬了才慢慢能坐穩,這都很正常,父母要懂得尊重寶寶自身正常的發展規律,刻意的訓練,並不一定有任何的意義。


希望今天遇見的育兒記


寶寶幾個月可以練習坐?這需要父母們瞭解一下孩子的頸椎發育。

我們知道成人的頸椎是有弧度的,但是寶寶剛剛生下來,她的頸椎是一條直線,是沒有弧度的,在孩子的成長中,頸椎會出現三次生理彎曲。

寶寶頸椎的發育

第一次生理彎曲

寶寶的第一次生理彎曲出現在3個月左右,因為3個月足有孩子的頸部肌肉逐漸可以支撐柱頭部,孩子抬頭的時間越來越長,這個時候寶寶的頸椎會出現第一次生理性彎曲,頸椎前凸。

第二次生理彎曲

寶寶頸椎的第二次生理彎曲出現在6個月左右,這個時候孩子可以慢慢開始坐起來,這時寶寶的頸椎會形成第二個生理彎曲,胸椎後凸。

第三次生理彎曲

在寶寶一歲左右,開始蹣跚學步,這個時候會出現第三次生理彎曲,那就是腰椎前凸。雖然在1歲左右,孩子的頸椎會出現三次生理彎曲,但是需要等到六七歲的時候,孩子的頸椎彎曲才會完全固定下來,這一時期如果做了傷害頸椎的動作,會影響孩子頸椎的發育。

寶寶什麼時候學坐

寶寶幾個月練習坐,最好是學會翻身以後,為什麼?

孩子頸椎的生理彎曲是先頭後腰,我們想想孩子翻身是怎樣來翻得。一般情況下,寶寶上半身會先從仰臥翻到側臥,再從側臥翻到俯臥,這個時候頭部需要足夠的力量,因為是脖子在帶動著上半身,上半身在帶動下半身。

所以只有等到孩子可以完全翻身後,她的脖頸肌肉才會更有力氣。

5個月可以從靠坐開始

在孩子可以獨立坐之前,可以先從靠坐開始。在孩子的要後面墊上抱枕、靠墊,在孩子的腰部力量還不夠的時候,給她腰部藉助外力,讓孩子可以坐起來。

從靠坐向獨立坐過渡

半歲左右的寶寶可以逐漸不用靠墊,孩子的身體開始出現一些變化,從最開始的容易後仰,現在變成身體坐的時候容易前傾。這個手可以放個小鼓或者有一些高度的小玩具,讓孩子可以撐住身子不至於過於前傾。

7-8個月,完全可以獨坐

經歷了後仰前傾之後,孩子可以開始獨立坐著,這個時候,寶寶可以獨立坐著,身體自由旋轉,上半身可以自由的旋轉到左邊或者右邊來拿自己喜歡的玩具。

練坐注意事項

孩子的頸椎完全發育好需要等到六七歲,所以練習的過程中,最好要注意不要傷到頸椎。

1.不要過早讓孩子練習坐,最要等到半歲左右,可以先從靠坐開始;

2.一次坐的時間不要過長,孩子坐上10分鐘左右,就可以換個姿勢了;

3.大人一定要陪在身邊,以防寶寶掉下沙發或者床。


豌豆媽媽育兒


您好 !很高興和您分享孩子大運動的經驗 。我家孩子是三個月翻身 ,大概六個月可以完全獨立坐的 。所以 ,關於說“三翻六坐”還是差不多的。但是關於孩子的大運動我覺得可以稍加引導練習,但是多數時候還是順其自然就好。

如果寶寶是胖乎乎的或者懶洋洋的,你實在著急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幫助孩子練習:

第一個階段:靠坐(5-7個月)

寶寶可以倚著靠墊或在媽媽懷裡坐一會兒,還不能坐得很直,身體時常呈前傾的狀態,且不能長時間坐,沒有支撐就會失去平衡,向前或向後倒,很不穩定。這個時期,寶寶的脊椎骨尚未發育完全,因此坐的時間不應過長,練習幾分鐘就應休息一下,以免影響寶寶身體的正常發育,引起脊椎側彎。

第二個階段:扶坐(7-8個月)

寶寶可以依靠自己雙手的支撐坐起來,背部能夠伸直並保持一定的平衡,漸漸可以脫離雙手的支撐,並且調整腿的位置變換坐姿。寶寶用手支撐是在分擔脊椎的壓力,所以媽媽不要拉開寶寶的雙手,以免寶寶摔倒。

第三個階段:獨坐(8-9個月)

寶寶可以不用任何支撐而穩坐,能在坐姿狀態下雙手拿東西,對周圍事物的興趣更加濃厚,因此會時常轉動頭頸和上半身來觀察四周。由於寶寶活動範圍逐漸加大,練習時要保證寶寶坐的區域平整,不能有尖銳的物品、突起物,以免寶寶受傷,也不要將藥片、小零件等物品放在寶寶觸手可及的地方,以防寶寶誤食。

寶寶學坐的小遊戲

1、隔山打牛

玩法:把寶寶拉起來坐於床上,然後,放開寶寶,讓寶寶自己坐。模仿武俠影片中出掌的動作,推向寶寶,但不要碰到寶寶,寶寶見狀,往往會本能地後仰,這樣寶寶會覺得很有趣。後仰的過程中,寶寶的頸肌會得到訓練,腰部力量也可以得到增強。如此動作,可以重複著練習。

TIPS:這個遊戲應在寶寶頸肌能夠支撐寶寶頭部的前提下進行。一定要確保寶寶後仰的地方沒有異物,以防傷到寶寶,給寶寶造成傷害。

2、玩具誘導

玩法:媽媽拿著玩具逗寶寶,吸引寶寶坐起來伸手去抓,爸爸協助寶寶坐立,雙手扶住寶寶的腋下,在寶寶看見玩具,伸手去抓的時候,輕輕地用力,將寶寶扶起來,以強化寶寶的身體力量。

TIPS:

1、最初與寶寶玩這個遊戲時,爸爸用力稍大,讓寶寶在玩具的吸引下,在想發力卻力氣不夠的情況下坐起來。隨著訓練次數的增多,爸爸用力可以越來越小,讓寶寶依靠自己的身體力量去坐起。到最後完全放手,讓寶寶從躺著狀爬起來坐著去抓玩具。

2、媽媽拿著玩具逗寶寶時,多給寶寶一些觸摸玩具的機會,給寶寶一些成就感。另外,玩具最好是顏色鮮豔能發聲的,這樣更能激發寶寶的興趣。



育見高興


“一看二聽三抬頭,四撐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十學扶走捏小物,一歲說話會邁步,二歲跑跳上下樓,吃飯坐盆會洗手,三歲歌舞騎小車,畫畫摺紙搓泥球,辨色數數認。”這講的是寶寶大動作發展的一個過程。

但實際寶寶生長過程中,每個寶寶的發育都有自己的特點,只要寶寶的發育在正常範圍之內,家長就不用太擔心,也不用和其他的寶寶去做比較,要相信自己的寶寶就是獨一無二的。

寶寶幾個月可以開始鍛鍊坐呢?是要完全會翻身才可以學坐嗎?

寶寶“學坐”,也算是生長髮育過程中的一個大進步,可是幾個月開始讓寶寶練習坐合適呢?是不是得寶寶學會翻身了才能學坐?在學坐的過程中,家長又需要怎麼去幫助寶寶鍛鍊呢?

其實,沒有必要非得寶寶完全學會翻身之後才教他坐,什麼時候幫助寶寶鍛鍊什麼樣的動作,要看寶寶具體的身體發育情況,一般來說,寶寶身體健康,到了相應該鍛鍊的月齡,媽媽們就可以進行適當的階段性鍛鍊。

如何幫助寶寶練習“學坐”?

1、時機:

當寶寶會翻身後,並有了想要做起來的意識,並且寶寶頸部力量可以有力地支撐頭部、全身力量足夠支撐起寶寶的背部和腹部時,就可以幫助寶寶學坐了。

2、月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生長髮育曲線顯示,寶寶輔助坐立的時間是4-8月間,因此,只要在這個月齡間會坐都算正常,如果超過8個月了,寶寶仍然不嗯給你輔助坐立,那家長就最好帶寶寶去醫院做下檢查和評估了。

3、方法:

  • 扶坐:讓寶寶坐在媽媽大腿上,媽媽雙手託著寶寶的腋下或者扶著髖部,或者讓寶寶靠著枕頭、沙發等自己坐,但這個階段坐的時間不要太長,坐幾分鐘就可以。
  • 拉坐:寶寶仰臥在床上,媽媽握住寶寶整個腕關節,慢慢的將寶寶拉坐起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媽媽適度用力,主要還是讓寶寶靠自己用力坐起來;等寶寶的力量越來越強時,媽媽用的力也越來越小,倒最終寶寶可以握著媽媽的手指就能坐起來。拉坐鍛鍊要求寶寶的頸椎夠硬,可以足夠支撐頭部伸直。
  • 獨自坐:先讓寶寶靠著沙發或被子坐,剛開始時媽媽可以適當的幫扶,然後逐漸放手,最後到寶寶不要靠著東西,完全可以自己坐。但同樣要提醒的是寶寶坐的時間可以逐漸增加。

4、小Tips:

① 時機成熟時再幫助寶寶練習坐,不要坐的過早。幫寶寶進行學坐鍛鍊,必須在寶寶脊椎發育較為成熟,頭可以直起來後再進行,不然過早的鍛鍊,會讓寶寶的脊椎承擔過大的負擔,反而不利於寶寶的發育。

② 幫助寶寶練習時,不能乾巴巴的只是動作練習,要多維度互動。比如告訴寶寶“我們現在是在幹什麼、要怎麼做”等,這樣不僅鍛鍊寶寶的大動作,還能訓練寶寶的聽力,幫寶寶認識不同的動作,也能夠促進親子關係,有利於寶寶的身心健康發育。

如何幫助寶寶練習“翻身”?

根據寶寶的發育規律,一般是先學會“翻身”然後再學會“坐”,那說完如何幫助寶寶練習“坐”後,再來說說如何幫助寶寶鍛鍊“翻身”。

1、時機:

當寶寶出現這些表現時,就說明該學“翻身”了:寶寶頸椎能夠支撐頭部左右轉動,俯臥抬頭抬得很好,說明脊椎發育得更強硬了一些。

2、月齡:

通常情況下,大部分寶寶是在3-6個月學會翻身,因而家長可以從3個月後開始幫助寶寶鍛鍊翻身,每天練習4-5次。

3、方法:

寶寶會翻身,從被動翻身到自主翻身是有個過程的。因而,不同的階段,家長可以採取不同的方法幫助寶寶練習。

  • 被動翻身:可讓寶寶仰躺在硬板床上,把寶寶的左腿搭在右腿上面,家長的左手握住寶寶的左手,右手輕輕託著寶寶的背部,幫助他輕輕的向右翻身;然後,再用同樣的方法幫助寶寶向左翻身;翻身時要提醒寶寶“寶寶翻身咯!”這個鍛鍊可以讓寶寶熟悉翻身的動作。
  • 半翻身(側臥到俯臥):當幫助寶寶被動翻身一段時間後,寶寶自己有想自己翻身但是又不能自己獨立完成時,家長可以幫助寶寶側臥,然後用玩具逗引寶寶,讓寶寶自己完成半翻身,這樣是有助增加寶寶對“翻身”自信的,勇敢的翻過第一次,後面寶寶就會越來越熟練啦。
  • 自主翻身(仰臥到俯臥):當寶寶對引逗翻身練習的越來越熟練時,就可以用玩具吸引寶寶,讓寶寶自己獨立完成從仰臥到俯臥的翻身過程了。

4、小Tips:

① 由於寶寶的發育存在個體差異性,學會翻身的月齡也就不一樣。比如有些胖點的寶寶可能翻身就會很晚,家長也不要太著急,耐心的勤幫寶寶鍛鍊,終有一天寶寶會學會翻身的。

② 寶寶學會翻身後,家長們就要做好安全防護了。預防寶寶發生窒息、墜床、硌傷等情況,可以買個床圍或蒙古包蚊帳擋起來,也可以在床下放些抱枕之類的,不過最好還是有大人能時刻守在寶寶的身邊。

③ 當寶寶學會自主翻身後,就會有坐起來的條件反射,家長們也要注意鍛鍊。一般在早晨睡醒後呈仰臥姿勢時,會喜歡拉著媽媽的手,然後慢慢的坐起來,雖然坐的也不穩當、可能持續一兩秒,但是寶寶卻覺得非常好玩,也非常開心。

其實,由於每個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都不一樣,家長在育兒的過程中也不要總是“育兒焦慮”,根據寶寶的發育情況,順其自然的去養育就好,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對寶寶的成長反而有害無益。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幫到您,也祝寶寶健康成長!


京媽說:醫學專業、營養師媽媽,多平臺母嬰原創作者,分享專業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歡迎關注。


京媽說


按照“三翻六坐”的嬰兒大動作發育規律,我們可以發現:要先會翻身再練習坐,6個月開始可以練習坐。但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孩子不願意翻身或者不會翻身,直接跳過翻身就會坐。這是為什麼呢?到底坐之前要不要翻身?幾個月寶寶可以練習坐呢?

為什麼有的寶寶不翻身就能坐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有很多寶寶不喜歡翻身或者幾乎不翻身,但是他能坐。這也說明不一定非要會翻身才能去學坐。為什麼這些寶寶不翻身或者不喜歡翻身就能坐呢?

  1. 練習少了:由於很多家長都喜歡把寶寶抱在懷裡或是背在身上,導致孩子練習趴臥的機會非常少。要知道翻身前面的大運動是俯臥抬頭。長期被抱的寶寶缺少鍛鍊的時間和發展內心的條件:比如想獲得這個玩具—就會伸手去拿。這個想法需要心理活動通過大腦讓四肢配合活動想辦法拿到玩具。沒有機會多俯臥的寶寶,則沒有機會去發展自己的心理狀況和體能運動。再加上剛開始翻身的寶寶很困難,時間長,不容易成功,很多家長等不及,就會結束翻身練習。於是逐漸被動地變成一個懶寶寶。
  2. 家長喜歡抱坐: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尤其是4個月左右,很多家長不用再特別注意抱孩子的姿勢,很容易將孩子抱在懷裡坐著和別人聊天、看電視、吃飯。抱坐其實是相當於對寶寶進行靠坐、扶坐練習。當他坐起來時看到的東西比躺著更多,甚至還可以伸手去玩玩你的頭髮、你的臉、你的衣服。所以坐著比躺著更好玩,加之練習坐的時間遠遠超過翻身,那自然就會喜歡坐,不喜歡翻身。
  3. 性格有關:根據希爾斯醫生的描述,寶寶願不願意翻身其實是跟寶寶的性格有關係。好動的寶寶就喜歡翻身,喜歡安靜的寶寶就不願意翻身。而學會了翻身又會讓寶寶更願意動,不會翻身的寶寶更不願動。

雖然寶寶不會翻身就能坐的原因有很多,但總的來說是缺少翻身的鍛鍊,導致寶寶跳過翻身的階段直接坐。雖然寶寶能不翻身就會坐,但我仍然建議多翻身後坐。



為什麼建議坐之前多翻身

翻身雖然對寶寶的智力沒有多大影響,但卻能反應嬰兒的肌肉發展水平。既然嬰兒的大動作發育規律是“三翻六坐”,那麼肯定是有它的道理:

  1. 遵循大動作發展規律:嬰兒的大動作發育規律遵循著“從上到下(即從頭到腳發展,必經軀幹)、從中心到四周(即從離心臟位置近的軀幹到遠的腳趾頭)、從大到小(先發展大動作再發現精細運動)”的規律。翻身和坐都會用背部、腰部肌群,但坐對腰部和屁股的要求更高,所以翻身排在坐之前。
  2. 能讓寶寶坐得更穩:寶寶坐起來是需要腰部非常有力量的,而翻身恰恰是可以鍛鍊腰部肌肉的。當寶寶在練習翻身時,同時可以練習手肘的肌肉力量,如果寶寶在坐時沒有坐穩向前傾倒,寶寶可以用自己的手肘保護自己。先翻身後坐不僅讓寶寶坐得更有力量,更能坐得穩當,更安全。
  3. 符合心理發展規律:連續的翻身動作就是滾,能滾動之後寶寶的活動面積明顯增大,通過自己的能力就能得到更多的玩具,更有能力滿足自己心理的各種小想法。翻身後有能力從a點到b點去夠到某一個玩具,而不會翻身只會坐的寶寶能夠玩耍的玩具只能是手能觸及的,沒有能力靠自己得得到更多的玩具。所以寶寶開始翻身後,內心世界發展迅速,並帶動他更愛運動。

綜上:先翻身後坐是遵循人體心理和身體肌肉發展規律的。翻身有利於坐得更穩,在寶寶向前傾倒時可以用手肘保護自己。這兩個動作是可以相互制約合作的,並不一定非要單獨開來!簡單來說,能翻身再坐,對寶寶來說更好,對父母來說更省心!

幾個月可以開始坐

首先我們要知道讓嬰兒坐起來不是靠練習坐姿,而是通過運動鍛鍊其肌肉讓他擁有如何坐起來且坐得穩的能力。

1.何時開始

一般在6個月左右可以開始讓嬰兒坐,大部分寶寶在4.5~8.5個月能夠輔助坐穩。但是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一樣,寶寶練習坐時應滿足以下幾點:

  • 俯臥時能抬頭45°、轉頭、挺胸,俯臥時手肘能撐起自己的上半身
  • 會翻身:翻身是坐的前一個大動作,熟練翻身的寶寶其腰部背部肌肉都很有力量。這也是是寶寶能坐穩的必要條件。
  • 體重達標,身體健康。4個月男寶體重範圍:5.7-7.6kg,女寶:4.7-6.2kg。5個月男寶體重範圍6.3-8.2kg,女寶5.3-6.9kg。

當寶寶滿足以上條件後,可以先用靠坐來判斷寶寶的腰部肌肉發育情況。讓寶寶靠在靠墊上坐著,如果不向任何方向傾倒能夠讓自己坐穩,就可以開始讓寶寶坐。



2.如何判斷寶寶坐起來的能力

判斷嬰兒能不能主要有扶坐、獨坐兩個階段。但並不是需要長時間練習這兩種坐法。

  • 扶坐:6-7個月,寶寶能靠自己扶住他物保證自己坐穩不倒。
  • 獨坐:8個月,寶寶能夠不依靠他物單獨坐著並且不倒。
  • 會坐:通過俯趴、翻身鍛鍊達到從任何姿勢坐起來,能自由轉身、用手拿玩具,還能在坐姿和其他姿勢之間隨意轉換。

3.強調:不需要刻意練習坐

讓寶寶擁有坐起來的能力,一定是寶寶的肌肉發展達到一定要求才行,而不是特意練習靠坐、扶坐、獨坐的姿勢。讓寶寶在運動玩耍中不斷鍛鍊自己的身體,才能讓肌肉越來越發達,才能擁有坐起來的基本條件。

坐是所有動作之間的一個轉換運動,寶寶有時候從站立到爬行中間的轉換動作是坐,翻身到爬行中間也需要坐。坐是一個承上啟下的動作,我們不需要把它單獨拿出來刻意練習,只需要讓孩子多多玩耍,自己就可以摸索出來。


另外,家長千萬最好不要在6個月前經常讓孩子抱坐,我們都知道成年人久坐之後會腰痠,所以沒有必要讓我們腰部還在發育的寶寶那麼早就開始坐。


寫在最後

嬰兒的大動作發育應遵循“早俯趴、學翻身,多爬行,不教站、不教坐、不教走”的原則。讓孩子通過俯臥、翻身和爬行發掘自己的其他身體秘密。

我們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準備一個專屬的、安全的玩耍區域,讓孩子用足夠多的時間和機會去鍛鍊自己,發現自己。

帶著孩子碼字,如有錯別字,請理解。

我是卿晨,小豬媽媽,一邊學習育兒,一邊分享經驗。關注@豬媽媽養兒記,碰撞更多育兒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期待你的轉發、點贊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