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內探索,尋找生命答案

#我,無條件寫作#

今天是2020年2月22日(農曆正月二十九)對於大多數在大陸或者港澳臺生活的中國人來說,不知道他們的2020年春節是否已經過去?對我來說,這真的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中國年,說它不同尋常,首先就是一個“長”字,長到今天,感覺似乎還沒有結束。

2020的過年前,也就是元月,可謂是我的多愁之月,先是被網絡電信詐騙,一下子被騙了四萬多塊錢,本就經濟就不寬裕的家裡更窘迫了。我考慮再三,決定退掉我在外面租用了一年的工作室,搬回到公婆家裡住。因為要搬的東西比較多,搬回來之後還要歸置整理,直到大年三十晚上,我才算基本整完。那幾天,我都比較少關注關於疫情的信息,大概只是聽說目前出現了一種病毒叫做“新型冠狀病毒”,沒有特效藥。

去年一年,我跟爸爸的關係都不太好,有一天我覺知到我跟爸爸已經失去真正的聯繫好久了,當然我指的是心理層面的,雖然我也會回去看他,但即使在一起也很少有真正的交流。也許我真的不瞭解爸爸,我不知道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在想些什麼,我只是覺得,我完全像一個沒有爸爸的人。有一天,我想,如果爸爸真的走了,離開世界了,不知道我會怎麼樣,會非常想念他嗎,會經常想起他的好嗎!

2020年的春節,好多人都沒有回家,我也沒有回去看望爸爸,我不回去不是因為疫情,是因為我就是不想回去看他。

所以從大年三十開始,我就一直宅在家。

這漫長的春節,外面硝煙瀰漫卻看不到的戰場,一個偶然的契機,讓我真正開始了向內探索,尋找生命答案之旅。

一天,我在網絡上聽一個老師的課程,突然就聽到他說到兩本書:《告別娑婆》和《奇蹟課程》,老師說到,這兩本書給了他非常非常大的幫助,我接觸那個老師有兩年多了,喜歡聽他的課。因為他說《告別娑婆》這本書是用來解釋後面那一套書的,所以我就先在網絡上找到前者,一看不要緊,我被深深地吸引進去了,文中的很多話都如溫柔的小錘一樣輕輕敲打著我的心:

“我們不該抵制世界,而應設法把它當成回家的途徑。”

“沒有人要你去拯救世界,外面的一切都是虛無的,你要拯救世界的話,應該把你的精力都集中在你自己的寬恕課程上面。”

“與上主分裂之感是你唯一有待修正的'欠缺'”

“凡不屬於愛的,只可能是恐懼,此外無他。”

“《奇蹟課程》導言裡說:它旨在清楚使你感受不到愛的那些障礙,而愛是你與生俱來的稟賦。”

“獨自蒙受上天揀選的人是有福的,你必會尋得天國,因為你來自那兒,也會重返那兒。”

“你若有心效法我,我必會助你一臂之力,因為我知道我們原是一樣的。如果你存心與我不同,我只好等待,直到你改變心態為止。”

“〈課程〉一語道破小我的伎倆:它的指令一言以蔽之:'去找,但不要找到。'”

類似以上的話語貫穿整本書,我邊讀邊做筆記,感覺到靈魂終於找到了歸屬。正如文中的一段話:

世界最怕聽到的就是你這一自白:我不知道我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或身在何處,更不知道該如何看待世界,或看待自己。

你若學會如此自白,救恩就來臨了,你的真相便會向你啟示它自己。

那一刻,我知道了心有所依是什麼樣的感覺了,我知道,從此我的心靈都不會再孤單,在這個漫長的2020春節假期裡,我也終於找到了人生真正的意義。

最後也跟大家分享,所想找尋人生的真意,不要向外尋,向內看,你一定不會失望的。

向內探索,尋找生命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