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需要限制未成年人玩網遊?

同心共濟守護中華


這東西從古至今一直在上演,主角一邊是“孩子”,另一邊是所謂的“墮落、危險”只不過不同的時代形象不同,曾經是鬥蟈蟈,玩花鳥,最近是武俠小說,洋音樂/電影,電視廣播,網絡,電子遊戲,未來還會有,至於什麼形態我不清楚,但是一定還會有。

如何應對?不用翻歷史,隔壁的霓虹國,米國,20年前就給出了一套還算是可靠的綜合方案了。自打90年代一刀切後,到現在電子遊戲還是那個遊戲而已,即不神秘,也不可怕。


熊貓爬木對


你好,茶壺愛遊戲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未成年人應該完全禁止網絡遊戲最好了,是完全禁止!

1:未成年人從心裡來講,非常不成熟,網絡遊戲大多充斥著暴力,血腥,很多成年人在遊戲裡很隨意的各種話題,未成年處於一萌芽期,正是在學習,模仿,網絡不限制的環境下對未成年人的成長極為不利,未成年人心裡不成熟,會有依賴性,很多挺好的孩子都是去接觸網絡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這些例子已經很多了,所以未成年人應該完全限制網絡遊戲

2:未成年人處於學習時期,全部的精力應該用到學習,生活,個人良好習慣的養成期,而不是在網絡遊戲裡浪費時間,應該在家裡力所能及的幫家裡做點事,與父母多溝通,建立良好的親情關係,在這個年紀裡應該多讀書,充實自己的思維力,開闊自己的眼界,建立良好的人生觀

3:未成年人處於生長髮育期,長期遊戲會對視力損傷,長期久坐會對身體成長帶來更大的不利,未成年人應該抽出時間多運動,養成良好的習慣,有一個健壯的體格,而不是沒事去依賴虛擬的網遊!

遊戲是一種休閒,成年人有很好的剋制力,而未成年人基本沒有,偶爾玩下小遊戲還是可以的,網絡遊戲完全禁止未成年人才是最明智的決定!希望所有未成年人遠離網絡傷害,健康成長!





茶壺愛遊戲


我覺得現在的未成年人太沉迷於網絡遊戲裡面了,網絡新聞上有很多報道小學生把父母的血汗錢拿去衝遊戲,所以這些事件的發生讓我們在想是否改停止遊戲,但是有時候打遊戲的確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壓力的作用的。

遊戲這個東西你可以玩但是對未成年一定要限制住,因為未成年人的自律性不去成年人,只有利用遊戲裡的機制來強行限制,至於為什麼平臺出了限制機制但是未成年總還是時時刻刻的在玩呢。

第一是遊戲平臺裡的機制太水,未成年人利用網上搜尋的或者自己父母的身份證來註冊,達到可以一直玩。

第二是未成年人註冊的qq號比較多,有些雖然大號被限制了,但是小號居然沒有被要求實名制,然後小號也可以一直玩。

說到底呢,還是平臺的限制力度不夠,有一點縱容,希望各個遊戲平臺能夠完善這種制度,讓未成年人更好的成長。




一禾玩王者


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是否限制未成年玩網遊,這個問題,父母頭疼,社會關注,其實若限制未成年玩網遊的話,顯然是不可能限制的,除非國家頒佈法律、政策來限制遊戲公司和網吧等一系列玩網遊的場所,但是這幾乎不可能實現。

遊戲對孩子來說是把雙刃劍,一方面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方面控制不好沉溺其中,對身心造成嚴重影響。

如果真的要讓孩子合理玩網遊的話,我倒是有個想法:網遊現在也需要實名認證了,遊戲公司完全可以另開一個未成年人服務器,檢測到未成年人,就只能進這種服務器當然其他成年人是無法進入的,服務器中,會有嚴格的遊戲時間安排和限制,同時在消費與做活動任務之類頁遊嚴格的標準,這樣既可以防止孩子亂消費也可以有限的限制孩子的遊戲時間。

當然上述之時猜想,真正實行起來肯定有很多不足之處。迴歸到主題如果是否需要限制,我覺得不需要,因為你根本限制不住,只能說是去控制住,逆水行舟不如順水推舟。



北溟魚其名鯤


從理論上來說,有這個必要,因為未成年幾乎都是學生階段,沒有自控力。連我一個成年人都不太控制得住自己。更何況未成年的,小孩子思想不太成熟。容易玩遊戲上癮,耽誤學業。 玩遊戲很恐怖的,看一下我的手遊記錄你就知道了👇👇👇

這是18年11月換手機後到現在的記錄,之前一年的沒有統計,可見四百多個小時什麼概念465÷24=19.375天,假如不吃不喝我連續20個白天黑夜了。恐怖嗎?所以有必要限制未成年人玩遊戲。



YM獨孤酒濺


是否需要限制未成年人玩網遊,我的觀點是偏向於不需要的。

首先問題所說的網遊還是覆蓋了大部分,對於那些純粹是娛樂消磨時間的網遊給未成年定一個合理的時間限制是好的。因為在成年人來說一些網遊是出於喜歡,想消磨時間。對於未成年來說小部分網遊還會有充值福利這一說,成年人是有自己的事業,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取相應的錢財後才會去合理享受充值福利帶來的快樂,而未成年在這方面小部分人經不住那些福利,也有過一下子花了父母很多錢充值的事件。所以說在網遊這方面來說設置一個時間限制是好的。

但是如果從一些競技類遊戲來說,會提升未成年的競技意識。而且在於16-17歲是人反應力最強的年齡段,如果有遊戲方面的天賦是很容易發覺並且培養的。

玩網遊這點確實是不好怎麼去說,但是競技類遊戲早在2017年就被列入了亞運會項目,在2022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所以我作為一個剛面臨成年經歷過電競在國內的慢熱起步也經歷過我的黃金時期,我想對各位說電子競技已經不再是帶危害的洪水猛獸,現在更像是一門可以看孩子對這方面有沒有喜好從而培養成一名在未來會得到認可的電競選手。

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前年IG奪得世界冠軍,在內的AD位選手Jackeylove當年就是17歲,也曾和UZI發生過一些很有趣的事比如說UZI也是17歲就進入了全球總決賽的決賽,但而後的Jackeylove在17歲就取得了全球總決賽的冠軍。所以說在電子競技這方面要區分開純粹的只是娛樂而玩遊戲和那種真正有天賦的以後能為國爭光的區別,電競也在國內才剛剛到發展的元年,希望那些有能力的孩子在這條路上也能走的更遠。

最後我想說限制是有點不同意,我覺得對於現在的群體還是利大於弊,但很快一些孩子又會成長到黃金時期,真不要限制住他們的成長。



銀河大偵探


我覺得需要限制未成年人玩網遊。

1.未成年人心智還未完全成熟,一些網遊畫面會對孩子心智造成影響。有些網遊為了增加玩家數量,往往會有一些比較暴露的角色模型和驚悚的遊戲畫面,這些對於未成年人的心智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2.未成年人對於消費觀念單薄,會對家庭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大家都知道大多數的網遊應該是需要充錢才能更快樂吧?再加上有些網遊有誘導充值的傾向,所以經常會看到“某人卡里少了幾萬塊,一查竟是孩子充值遊戲了”這類新聞。

3.經常玩遊戲會影響到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學業。孩子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如果玩遊戲的時間多了,學習的時間必然就會減少,學業自然也就會耽誤了。也有很多孩子都是晚上玩甚至是通宵玩遊戲,“某人在網吧玩遊戲猝死”這類新聞也時有發生。

綜上我覺得應該限制未成年人玩網遊,因為這樣做是對孩子和孩子家長負責。遊戲本身是用來放鬆的,而不是用來傷害我們的!


王大大的部落


不應該被禁止,但絕對應該限制。

為什麼不禁止?

1 遊戲的確是一種和平安全的娛樂方式,與傳統遊戲相比,直接的安全隱患更小一點。

2 遊戲本身其實具有比較強的思維和操作要求。比如lol需要默契的配合,精密的戰術,csgo需要敏銳的反應,精準的操作。或者文明需要全面的思維,多變的策略等等,很多遊戲本身就是思維和操作的較量,從大家玩遊戲時專注的神情就不難看出。

3 遊戲也是可以很藝術的,或者說,遊戲本身(尤其是單機)就是眾多藝術的集合體。拿之前很火的《尼爾機械紀元》來說。富有層次和轉折的劇情,完全可以拍成劇情精彩的大電影。動聽應景的音樂,完全可以出一張高質量的專輯。優秀的人設畫面,完全可以出一個高人氣的畫集。同時它還有隻有遊戲才能給你的豐富交互體驗(比如e結局)。雖然遊戲本身有一些比較粗糙的地方,但我仍然在玩後感嘆“遊戲也可以這麼藝術啊”。很多電影(比如《生化危機》),動漫(各種galgame太多了)都是改編自遊戲,可見遊戲的藝術性是很強的。

為什麼一定要限制?

1 遊戲雖然直接的安全隱患不大,但對身體間接的傷害可不小,先不說屢見不鮮的猝死新聞,就中小學的近視率就不堪入目,遊戲做了多少貢獻大家都清楚,現在我身邊絕大多數同學都是近視。久坐對頸椎,腰椎的傷害也不容小覷。

2 遊戲對小孩子吸引力很大,容易沉迷,耽誤學習等正事。這點無需質疑 ,大家都心知肚明。原因在這個小點裡我只想說一個方面:娛樂成本太低,自律成本更高。首先手機,電腦,普及率可能比什麼風箏,麻將高吧,你可以說一個家庭有一架風箏沒問題,但應該不止一部手機吧。麻將館的麻將桌總沒有網吧裡的電腦和ps4之類的遊戲主機多吧。而手機電腦的操作成本比風箏麻將更低吧,一坐再點來點去就行了,手機或ns在走的時候往包裡一放就走了,省心方便吧。而經濟方面可以說也沒什麼門檻,王者,LOL都可以免費暢玩,有錢還可以充值或買遊戲,選擇豐富。比起那些麻煩的娛樂或學習,這不是輕鬆多了嗎?還是那句話,和傳統娛樂相比,娛樂成本更低,自律成本更高。沉迷人數自然更多。

3 部分遊戲本身內容不適合發育不成熟且判別能力不高的小孩子玩耍。一類當然是血腥暴力色情黑暗等等的遊戲,不必多說。另一類是部分網遊本身具有一些誘導孩子繼續遊戲,或充值的情況。仔細想想吧,那些再玩多久開寶箱,在擊殺多少人領取什麼什麼的設定,不都是給你一些遊戲內部的好處,讓你進行一步遊戲嗎?另外很多“首充”“贈送”等的存在,一看都是引誘玩家充值的設定。


小汐遊戲


作為一個遊戲行業的人員,最近在負責公司項目的防沉迷規則。我覺得有必要。

(1)首先,未成年人處於人生中的人大好階段,這個階段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都需要培養。遊戲世界裡的吵鬧,以及一些血腥暴力等,可能對未成年人造成影響。倘若平時沉迷於遊戲中,三觀很可能被潛移默化的影響。

(2)未成年的自控能力不強,平時可能很難控制得住自己的遊戲時間,就比如我初中的弟弟,假期有作業都是留到最後一天,然後抄一抄答案,平時時間都用來打遊戲。這樣影響極其不好,如果限制了遊戲時間,那麼可能他就會找點其他事情來做,甚至有可能著手學習。

(3)遊戲時間過長不利於未成年人的視力。長時間把時間用在遊戲上,一直盯著屏幕,很容易導致眼睛疲憊,久而久之,視力慢慢衰退,這也是當下為什麼未成年人視力越來越差的原因。

(4)未成年人的首要任務是學習本領,這個不僅僅包括上課,同時也要學習為人處事,與他人和諧相處的本領。在未成年人階段,把遊戲的時間限制好,可能平時他們就會走出家門,與朋友共同玩耍,有利於增進友誼和身心發展。

而且重要的是,遊戲很長的人生裡都可以玩,但是未成年的時光卻很短,在有限的生命裡,當然要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啦

望笑納。


深眠大海的魚


童年!就是要玩在線遊戲玩到被媽媽揍啊!

不知道朋友們跟 Hanne 有沒有一樣的記憶,小時候趁爸媽睡覺偷偷爬起床玩在線遊戲,幫同學抄筆記賺零用錢只為了買遊戲點數,仙境傳說、勁舞團、楓之谷,沒有玩這些遊戲到學校跟同學根本沒有話題,爸媽都不知道,我們玩遊戲都是為了要維持自己的人際關係啊!怎麼就看不到我們的用心良苦呢?但是!以上這些事情,在之後都不會發生在中國的小朋友們身上,因為中國今年 10 月底發佈了《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沈迷網絡遊戲》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限制未成年人玩在線遊戲啦!

根據這則《通知》,中國官方提出了六大措施,而其中的三項「網絡遊戲帳號實名制」、「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網絡遊戲時間」跟「規範未成年人網絡遊戲付費服務」,讓小編彷彿看到拿著籐條不讓孩子玩遊戲的媽媽(怕),中國官方要求遊戲業者在《通知》實施的兩個月內,完成所有遊戲用戶的實名註冊,沒有註冊的用戶只能「試玩」不超過 1 小時,而且不能課金,15 天內也不能試玩第二次,因為實施實名制所以只要用戶不滿 18 歲,晚上10 點到隔天早上 8 點這段時間都不能登錄,平日累計玩遊戲時數不能超過 1.5 小時,假日不能超過 3 小時,以後爸媽們都可以不用跑去網吧抓小孩回家了,反正時數玩完也只能回家,難不成要在網吧吃泡麵嗎?另外一項可能有些遊戲業者要哭哭了,因為中國現在對課金服務也有限制,未滿 8 歲的用戶無法使用遊戲付費服務,8 歲到 16 歲單次充值不能超過 50 人民幣,每月充值不能超過 200 人民幣,16 歲以上未成年人單次充值不能超過 100 人民幣,單月累計不能超過 400 人民幣,Hanne 在想是不是因為課金有限制的話,遊戲裝備就不會太強,玩起來沒那麼有成就感所以小朋友就比較不容易上癮?為了保護青少年們的眼睛跟身心靈健康,也避免他們網絡成癮,中國政府要扮演起虎媽的角色了,看完這些新政策,朋友們有沒有聽到熟悉的聲音在你耳邊嘮叨:「時間到就去睡覺!打什麼電動,眼睛要看壞掉嗎?」,不知道大家對這些新措施有什麼看法呢?小編看完表示:好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