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說起給寶寶吃水果,媽媽們一定都很喜歡買車釐子、草莓啥的吧?車釐子又大又甜,長得誘人,還富含各種維生素。最重要的是——實在是太!好!吃!了!

糕媽的小夥伴麥麥,她兒子就超喜歡吃車釐子。麥麥說,每次吃一般會先去掉核,有時候大人會看著他把核吐出來。但比如春節和親戚們聊天時,一個不留神他就吞掉了一顆核,大人們擔心的要死!

然後娃他外公還很“應景地”轉給全家一則新聞,搞得大家都很慌。

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新聞中的妹紙吃了幾顆櫻桃,然後肚子痛送進了醫院,回憶起來,可能是吃得太急,咬破了核。

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後臺也時常有媽媽來問,“寶寶不小心吃了果核怎麼辦,會不會有事啊?”

老媽子彷彿找到了隊友,原來自己不是一個人!看來是有必要好好探討下這個問題。

查閱各種資料後,我們發現車釐子的核的確含有會讓人中毒的物質。

它就是——氰苷(qíng gān)。

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說起來也冤枉,氰苷它本身其實無毒無害。只是食物被咬碎後,它被釋放出來,在胃酸、消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了有毒的氰化物。

氰化物中毒後,會有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抽搐等症狀,大劑量甚至會死翹翹。

不止是櫻桃,最常吃的蘋果、梨,還有夏天即將上市的桃子、李子,它們其實都含有氰苷這玩意兒。

所以......這些水果都有毒?這麼可怕嗎?吃了這麼多年也沒見有事兒啊,糕媽你可別危言聳聽啊!

不要慌不要慌,這不還沒說完嘛!

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其實果肉中氰苷含量極低,完全不用擔心。而果核中相對高一些,但是如果真要達到中毒的劑量,或許得一口氣吃掉幾十顆核那麼多。(如果能吃掉這麼多核,我敬你是條漢紙- -!)

SO,一不小心吃了那麼一兩顆果核,還真不用那麼擔心。

但是,這裡還是要提醒一下媽媽們:

對於小寶寶來說,達到中毒的劑量會比成人小很多,還是要注意儘量不要讓寶寶吃到果核。

特別是媽媽們在做果汁或者果泥的時候,去核比較保險。要是連核一起榨,把核弄得碎碎的,更容易生成氰化物呢。


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吶,前面說的水果,咱都是為了吃果肉,一般不會傻乎乎去咬核的,所以不必過度擔心。但是!下面這些東西可是真正有威脅的了。

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苦杏仁:

杏仁是杏的果仁。與其他食物相比,苦杏仁中氰苷含量可以說很高了,寶寶吃1-2粒生的苦杏仁就可能會中毒,產生各種不適症狀了。

在這裡要給媽媽們區分一下:

一般售賣的、媽媽們以為是“杏仁”的堅果,其實多為巴旦木(扁桃仁)或者甜杏仁,吃起來沒有苦味。它們氰苷含量很低很低,吃多了也沒事。

如果偶爾吃到個帶苦味的,吐掉就可以了。

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杏仁

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巴旦木(扁桃仁)

銀杏果:

又稱白果。有很多人會拿銀杏果作為保健用。但是銀杏果中的氰苷挺高的,建議不要多吃。

有些媽媽可能會用白果來入菜煲湯什麼的,燒過的白果毒性大大減輕,還是可以吃的。不過小寶寶還是少吃一點為好(十幾顆就可能引發中毒)。

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木薯:

木薯中氰苷含量也比較高,尤其是苦木薯。

我們生活中一般很少直接吃木薯。最常食用的就是木薯澱粉了。木薯經過加工後氰苷含量大大減少,並且正規售賣的木薯粉符合國家標準,不會對大人和寶寶造成危害。

如果有人吃真正的木薯,一定記得先浸泡、去皮。再切成片、塊狀,沸水裡煮熟。這樣食用就很安全啦。

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竹筍:

新鮮竹筍的氰苷含量比木薯還高,在後續的採摘、加工過程中氰苷會逐漸降低。同樣地,做菜時,切成小塊,用沸水燒熟後,就可以安全地吃了。

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最後,敲黑板、記筆記、劃重點——

對於這些含氰苷的食物啊,要避免中毒風險,主要就這兩點:

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徹底的加熱能有效去除氰苷。像木薯、竹筍、果仁,一定要注意燒熟後食用。

水果的這個部位有毒,給寶寶吃要當心

尤其是櫻桃(車釐子)、蘋果、杏、桃子、梨、李子、枇杷等水果的籽或核。榨汁、做果泥前,記得去除果核(為了榨汁機的老命,應該沒什麼媽媽會連核榨汁的吧,哈哈)。

說句題外話,一定有很多媽媽們曾經騙小朋友說:吃下果核會在肚肚裡長大樹呢。

老媽子覺得還是應該坦誠告訴寶寶,如果不小心吃了核,沒關係,它會跟粑粑一起拉出來的。不然寶寶真的會相信,然後每天都在擔心肚子會被小樹撐破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