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前的《骷髏幻戲圖》,放大十倍後,網友大呼詭異


800年前的《骷髏幻戲圖》,放大十倍後,網友大呼詭異

本文我們來介紹一幅800多年前的老畫。這幅畫作是南宋畫家李嵩創作的《骷髏幻戲圖》。李嵩何許人也?他是南宋杭州人,年輕時曾學過工匠,後來成為李從訓的關門弟子,開始學繪畫。李嵩最擅長的是界畫,而且最喜歡的題材是老百姓的生活。

800年前的《骷髏幻戲圖》,放大十倍後,網友大呼詭異

李嵩出身貧寒,所以他對底層百姓的生活非常關注,他的作品也大多源自生活。傳世的諸多作品中,基本都以此為題。比如關於農家勞作的《春溪渡牛圖》、《春社圖》和組畫《服田圖》,還有關於市井百姓生活的 《夜湖圖》、《觀潮圖》、《西湖圖》、《觀燈圖》、《柳塘聚禽圖》、《花籃圖》等等。

800年前的《骷髏幻戲圖》,放大十倍後,網友大呼詭異

當然,因為南宋時期的市場經濟很發達,再加上老百姓的生活十分豐富,所以李嵩的題材裡頭,也有許多鬧市的題材,比如《貨郎圖》。可以說,兩宋時期的諸多畫家對這個題材都十分喜歡,比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最是經典。在李嵩的這些畫作中,有一幅非常詭異,它就是本文我們要講的《骷髏幻戲圖》。

畫史上以骷髏為畫的作品,非常少。而李嵩的這幅《骷髏幻戲圖》,更是憑藉其奇特的視角和構思,成為畫界上的一個未解之謎,他為什麼要畫這個東西?畫中的元素,到底是真的假的?他到底有何寓意?大家不妨參照下圖。

800年前的《骷髏幻戲圖》,放大十倍後,網友大呼詭異

上圖就是著名的《骷髏幻戲圖》,整幅畫的構圖非常嚴謹。整幅作品,李嵩將線條的堅韌和紮實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墨色也十分細膩鮮明。畫中人物的衣衫,或纖柔、或飄動、或挺拔,個性十分鮮明。當然,這幅畫最喜人眼球的,當屬畫中的兩具骷髏。俗話說“畫人畫皮難畫骨”,之所以骨頭最難畫,原因和我國的傳統有關係。骨肉受之父母,古人都十分敬畏,因此在畫作上都沒人單獨畫過。但是,要畫出逼真的人體,則需對人體的骨骼特點、結構比例有研究方能畫得精準。李嵩的這幅《骷髏幻戲圖》也因此顯得十分特別。大家不妨仔細看看畫作的元素。

800年前的《骷髏幻戲圖》,放大十倍後,網友大呼詭異

畫中一共畫了4個人,還有兩個骷髏。左邊是一對哺乳的母子,而中間是兩個骷髏,一大一小,右邊則是另外一對“母子”。這三對人物到底是何關係?有人可能會說:“顯然左邊的哺乳母子是貨郎老闆,而中間的兩個骷髏是貨郎老闆的木偶戲,右邊的當然是觀眾。”大致分析似乎沒錯,但是如果把圖放大十倍,再仔細品味細節,答案恐怕沒那麼簡單。大家不妨參照放大後的幾幅圖片。

800年前的《骷髏幻戲圖》,放大十倍後,網友大呼詭異


800年前的《骷髏幻戲圖》,放大十倍後,網友大呼詭異

首先看下兩個骷髏的細節。從表演效果上看,小骷髏的動作全都是提線的效果,它就是木偶。可是,木偶​是誰在控制呢?答案居然是那個大骷髏。這就很詭異了!有讀者可能會說,顯然是貨郎老闆,也就是那個哺乳婦人在控制。可是,她哪裡有時間?她也騰不出手啊?

大家再仔細看看大骷髏的骨架,是不是十分精細?紅色圓圈裡頭的骨架,和真實的骨架毫無二致,脊樑骨、肋骨全都清晰可見。另外,在骨頭之間,居然還有密密麻麻的線條。可見,這個大骷髏,是自己在提線,是它在控制著小骷髏。這就很神奇了。還沒完,大家不妨再仔細看看哺乳女子的眼神。參照下圖。

800年前的《骷髏幻戲圖》,放大十倍後,網友大呼詭異

這個眼神是不是很詭異?如果說它是老闆,可是客人來了,為什麼她的眼神如此犀利?面露寒光,讓人緊張。相反的,大家不妨看看另一個婦人,她的眼神則十分慈祥,不妨參照下圖。同樣都是面對自己的孩子,為什麼一個面露兇相,而另一個卻充滿濃濃的關愛?

800年前的《骷髏幻戲圖》,放大十倍後,網友大呼詭異

關於這幅畫,一直存在許多爭議。有專家認為,這幅畫是一幅哲學思想非常濃厚的畫作。整幅畫的主題,就是“生和死”。如果把畫作一分為二,那麼生死就各佔了一半!左邊的骷髏表演,象徵死亡,而右邊的一對母子,則象徵生命。整幅畫實則隱藏著兩個主題,一個是道家“方生方死”的理念,大概意思是人從出生開始,就已經開始在走向衰亡。一個是人們對生命的嚮往,對生活的熱愛。整幅畫呈現了一種靜與動、思與行的對立。通過鮮明的對比,讓人對生死產生敬畏之情!

800年前的《骷髏幻戲圖》,放大十倍後,網友大呼詭異

這幅畫作現在藏於故宮之中,在故宮諸多的藏品裡頭,它確實非常特別。總體而言,這幅畫的氣氛確實非常詭異,難怪網友看後會驚慌失措:“這是真的嗎?”

你認為這幅《骷髏幻戲圖》,到底要表達什麼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