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小學教資《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35個簡答題記憶口訣

小學簡答題必背35個考點!

每年考試大概率都會出現的考察重點,還配有記憶口訣方便學習!

記得收藏及時拿出來看~

必背!小學教資《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35個簡答題記憶口訣



1.簡述教學過程的本質及其特殊性。

【參考答案】

(1)教學過程主要是一種認識過程。(4分)

(2)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特殊性體現在 (3分)

①間接性 學生學習的內容是已知的間接知識,並在教學中間接地去認識世界。(1分)

②引導性 需要在教師引導下認識,不能獨立完成。(1分)

③簡捷性 走的是一條認識的捷徑,是一種科學文化知識的再生產。(1分)

【記憶口訣】 特殊認識,間(簡)接引導。


2.簡述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參考答案】

(1)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相結合。(3分)

(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教學的發展性規律)。(3分)

(3)掌握知識與提高思想相結合(教學的教育性規律)。(2分)

(4)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動性相結合。(2分)

【記憶口訣】 雙主經驗多,知識促發展。(教師直接兩巴掌)


3.學生掌握知識的基本階段。

【參考答案】

(1)心理準備;(2分)

(2)領會知識;(2分)

(3)鞏固知識;(2分)

(4)運用知識;(2分)

(5)檢查效果。(2分)

【記憶口訣】心領神會,鞏固運用。


4.簡述常用的教學原則。

【參考答案】

(1)直觀性原則。(2分)

(2)啟發性原則。(1分)

(3)鞏固性原則。(1分)

(4)循序漸進原則。(2分)

(5)因材施教原則。(1分)

(6)理論聯繫實際原則。(1分)

(7)量力性原則。(1分)

(8)思想性和科學性統一的原則。(1分)

【記憶口訣】 馮鞏找陰涼,尋思理直髮。


5.簡述啟發性教學原則及其實施要求。

【參考答案】

啟發原則使指在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使學習的主體,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的主動性,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地能力。(5分)

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1)調動學生學習地主動性。(1分)

(2)善於提問激疑,引導教學步步深入。(1分)

(3)注重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啟發學生獲得知識。(1分)

(4)引導學生反思學習過程。(1分)

(5)發揚教學民主。(1分)

【記憶口訣】一頭目主(母豬)動手把農民毒死。


6.簡述循序漸進教學原則及其實施要求。

【參考答案】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的順序逐步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邏輯力。也成為系統性原則。(6分)

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1)按照教材的系統性進行教學。(1分)

(2)抓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1分)

(3)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1分)

(4)將系統連貫性與靈活多樣性結合起來。(1分)

【記憶口訣】 教育科學系系主任抓住了救命稻草游到(由...到)了岸邊。


7.簡述理論聯繫實際原則及其實施要求。

【參考答案】

理論聯繫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將理論運用解釋和解決實際問題,學以致用,發展動腦、動手能力,並理解知識的含義,領悟知識的價值。(6分)

貫徹原則的基本要求

(1)注重聯繫實際學好理論。(1分)

(2)重視引導學生運用知識。(1分)

(3)逐步培養與形成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1分)

(4)面向生活現實,培養學生的對策思維。(1分)

【記憶口訣】易建聯在生活實際中訓練運球能力。

8.簡述直觀性教學原則及其實施要求。

【參考答案】

直觀原則,是指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所學事物或圖像,聆聽教師用語言對所學對象的形象描繪,形成有關事物具體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學的知識。(6分)

貫徹原則的基本要求

(1)正確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1分)

(2)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1分)

(3)防止直觀的不當與濫用。(1分)

(4)重視運用語言直觀。(1分)

【記憶口訣】 不當的宣講語。


9.簡述講授法及其基本要求。

【參考答案】

指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4分)

基本要求

第一,講授內容要有科學性。(2分)

第二,注意啟發。(2分)

第三,講究語言藝術。(2分)

【記憶口訣】 科學的語氣啟發學生。


10.簡述談話法及其實施要求。

【參考答案】

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6分)

基本要求

第一,準備談話計劃。(1分)

第二,提出明確問題。(1分)

第三,啟發誘導。(1分)

第四,歸納小結。(1分)

【記憶口訣】劉備問孔明,如何歸納啟用下步計劃。


11.簡述教學方法選用的依據。

【參考答案】

(1)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2分)

(2)課程性質和特點。(2分)

(3)學生年齡特徵。(2分)

(4)教學時間、設備、條件。(2分)

(5)教師業務水平、實際經驗以及個性特點。(1分)

(6)教學手段、教學環境等因素。(1分)

【要點速記】 教師在課堂上通過課程與教材對學生教學。分別找每句話的主體

“教師”對應第五條 教師業務水平、實際經驗以及個性特點。

“教學”對應第一條 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

“課堂”對應第六條 教學環境。

“課程”對應第二條 課程性質和特點。

“學生”對應第三條 學生年齡特徵。


12.簡要評述班級授課制。

【參考答案】

(1)班級授課制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上課。(3分)

(2)班級授課制的主要優點

①有利於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

②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③有利於發揮班集體的教學作用。(4分)

(3)不足之處

①不利於因材施教;

②不利於學生獨立性與自主性的培養;

③教學形式缺乏靈活性。(4分)

【要點速記】優缺點一一對應。如班級授課制的優點 有利於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因此會存在不能因材施教的缺點。


13.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參考答案】

(1)備課。(2分)

(2)上課。(2分)

(3)作業的佈置與批改。(2分)

(4)課外輔導。(2分)

(5)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2分)


14.一堂好課的標準。

【參考答案】

(1)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3分)

(2)正確的教學內容。(3分)

(3)恰當的教學方法。(2分)

(4)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和整潔的板書。(2分)

【記憶口訣】 揭發內幕,語氣太板。


15.簡述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參考答案】

(1)德育過程是是培養學生知情意行的過程。(3分)

(2)德育過程是促使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運動的過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統一的過程。(3分)

(3)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與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2分)

(4)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覆的、不斷前進的過程。(2分)


16.簡述德育的基本原則。

【參考答案】

(1)導向性原則。(2分)

(2)疏導性原則。(2分)

(3)知行統一原則(也稱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1分)

(4)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1分)

(5)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1分)

(6)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的原則。(1分)

(7)長善救失原則。(1分)

(8)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平行主義德育原則)。(1分)

【記憶口訣】書方知信,極致因善


17.簡述疏導性原則及其基本要求。

【參考答案】

疏導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4分)

貫徹疏導原則的基本要求

(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2分)

(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2分)

(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2分)

【記憶口訣】 書方知信,極致因善。


18.簡述因材施教德育原則及其基本要求。

【參考答案】

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差異以及思想品德發展的實際現狀,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4分)

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是

(1)以發展的眼光,瞭解學生。(2分)

(2)把握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2分)

(3)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2分)

【記憶口訣】瞭解不同學生。


19.簡述長善救失原則及其基本要求。

【參考答案】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於依靠、發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實現品德發展內部矛盾的轉化。(4分)

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

第一,教育者要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優點和不足;(2分)

第二,教育者要將學生思想中的消極因素轉化為積極因素;(2分)

第三,教育者要提高學生自我認識的能力。(2分)

【記憶口訣】 客觀認識,克服消極因素。


20.簡述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及其基本要求。

【參考答案】

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是指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4分)

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

第一,統一學校內部教育力量。(2分)

第二,統一社會各方面教育影響。(2分)

第三,對學生進行德育要有計劃。(2分)

【記憶口訣】學校開家長會宣佈計劃。


21.簡述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及其基本要求。

【參考答案】

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是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品德。(4分)

貫徹這一原則的要求

第一,愛護、尊重和信賴學生。(2分)

第二,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確。(2分)

第三,教育者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督促學生切實做到。(2分)

【記憶口訣】 尊師愛生,合理務實。

22.簡述述說服教育法及其基本要求。

【參考答案】

說服法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說服包括講解、談話、報告、討論、參觀等。(4分)

運用說服法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第一,明確目的性。(2分)

第二,富有知識性趣味性。(2分)

第三,注意時機。(1分)

第四,以誠待人。(1分)

【記憶口訣】靜待時機,揭發內(內容)幕。


23.簡述實際鍛鍊法及其基本要求。

【參考答案】

鍛鍊法是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鍛鍊包括 練習、委託任務和組織活動等。(4分)

運用鍛鍊法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第一,堅持嚴格要求。(2分)

第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2分)

第三,注意檢查和堅持。(2分)

【記憶口訣】 堅持鍛鍊,主動體檢。


24.簡述情感陶冶法及其基本要求。

【參考答案】

陶冶法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 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4分)

運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第一,創設良好的情境。(2分)

第二,與啟發、說服相結合。(2分)

第三,引導學生參與情景的創設。(2分)

【記憶口訣】學生說服媽媽開party,自己參與情境創設。


25.簡述小學德育的途徑。

【參考答案】

(1)思想品德課與其他學科教學。(2分)

(2)課外活動與校外活動。(2分)

(3)勞動和其他社會實踐。(2分)

(4)學校和共青團、少先隊活動。(1分)

(5)心理諮詢。(1分)

(6)班主任工作。(1分)

(7)校園生活。(1分)


26.簡述班主任工作內容。

【參考答案】

(1)瞭解學生。(2分)

(2)組織和培養班集體。(2分)

(3)建立學生檔案。(1分)

(4)個別教育。(1分)

(5)班會活動。(1分)

(6)協調各種教育影響。(1分)

(7)操行評定。(1分)

(8)寫好工作計劃與總結。(1分)


27.簡述班主任培養良好班集體的主要措施。

【參考答案】

(1)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2分)

(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2分)

(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2分)

(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2分)

(5)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2分)


28.簡述對後進生的教育工作。

【參考答案】

(1)關心愛護後進生,尊重他們的人格。(2分)

(2)培養和激發學習動機。(2分)

(3)樹立榜樣,增強是非觀念。(2分)

(4)根據個別差異,因材施教。(2分)

(5)善於發掘後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其自信心和集體榮譽感。(2分)

【記憶口訣】 厚積而薄發,榜樣個別立。


29.簡述我國新課程改革對課程結構的調整。

【參考答案】 (1)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3分)(2)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初中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相結合,小學以綜合課程為主。(3分)(3)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2分)(4)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2分)


30.簡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學生觀。

【參考答案】

(1)學生是發展的人。(3分)

(2)學生是獨特的人。(3分)

(3)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4分)

【記憶口訣】兩獨一發。


31.簡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角色的轉變。

【參考答案】

(1)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習和發展的促進者。(3分)

(2)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3分)

(3)從教學與課程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2分)

(4)從學校與社區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區型的開放教師。(2分)

【記憶口訣】 四者一開放。


32.簡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行為的轉變。

【參考答案】

(1)在對待師生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讚賞。(3分)

(2)在對待教學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3分)

(3)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2分)

(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合作。(2分)

【記憶口訣】 尊師引學,自私合作。


33.簡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觀。

【參考答案】

(1)教學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3分)

(2)教學從“教會學生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3分)

(3)教學從“重結論輕過程”轉向“重過程的同時更重結論”。(2分)

(4)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2分)

【記憶口訣】 學習過人


34.簡述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評價觀。

【參考答案】

評價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發展。

(1)體現最新的教育觀念和課程評價發展的趨勢。(2分)

(2)評價內容的綜合化。(2分)

(3)評價標準的分層化。(2分)

(4)評價方式的多樣化。(2分)

(5)評價主體的多元化。(1分)

(6)關注發展過程。(1分)

【記憶口訣】四化體現趨勢促發展。


35.簡述新課改的具體內容。

【參考答案】

(1)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2分)

(2)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2分)

(3)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繫。(2分)

(4)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2分)

(5)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1分)

(6)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1分)

【記憶口訣】學生週一和週三要用不同的方式學習課程功能的三種性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