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黔首”(原創)


說“黔首”(原創)


“黔首”在古時,是對百姓萬民的稱呼之一種。

《禮記·祭義》:“明命鬼神,以為黔首則。”鄭玄注:“‘黔首’,謂民也。”

從字面上講,“黔首”二字的意思,就是“黑頭”(“黔”者,黑也;“首”者,頭也)。那為什麼“黔首”又被用來稱呼百姓萬民呢?

孔穎達在《禮記·祭義》疏中解釋道:“黔首,謂萬民也。黔,謂黑也。凡人以黑巾覆頭,故謂之‘黔首’。”按孔先生的這個說法,因為平民百姓是以黑色手巾矇頭,所以稱百姓為“黔首”。這種這種將“黑”與矇頭手巾聯繫起來的說法,其實也只是出於推測而並非定論。比如,《尚書·堯典》蔡傳就稱:黎,“黑也。黎民,黑髮之人。”則把“黑”解釋為“黑髮”;又如,治學嚴謹的許慎老先生,在《說文》中對“黔”字的解釋,也只是說:黔,“黎也。從黑、今聲。秦謂民為‘黔首’,謂黑色也。”只說黔、黎皆指黑色,至於老百姓為啥被稱作“黔首(黑頭)”,他並未多說少道,強為之解。

除了“黑巾覆頭說”,還一種影響較大的解釋,是所謂的“水德說”,這種說法認為,稱百姓為“黔首”自秦始,是因秦認為自己為“水德”(見《史記·秦始皇本紀》),而與“水德”相匹配的顏色正是黑色,所以,秦詔令稱百姓為“黔首”。

另有一種解釋,把黔首的“黔”與“黎民”的“黎”聯繫起來(黔、黎,皆訓作“黑”。《說文》:黔,“黎也”;《正韻》:黎,“黑也。與‘黧’同”),又進一步將“黔首”與“九黎”掛上了勾,認為上古時炎帝與軒轅黃帝結盟,在涿鹿打敗了蚩尤,戰敗被俘的“九黎”,被稱作“黎民”——這一稱呼與“百姓”大不相同,“百姓”是平民、是自己人,而“黎民”亦即“黔首”,則是來自敵方的戰敗者,是戰俘、是奴隸。可見二者具有完全不同的身份;當然啦。到了後來,隨著社會生活和與之相伴的語言交際實踐的發展,詞義不斷髮生變化,“黔首”、“黎民”、“百姓”這些詞的詞義才漸漸趨同,變得一致起來。

古時對百姓的稱呼,除了黔首、黎民外,還有黎元(杜甫詩《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按:“元”者,首也)、黎庶(范仲淹《奏上時務書》:“國侵則害加黎庶,德敗則禍起蕭墻”)、黔黎(應劭《風俗通·怪神·城陽景王祠》:“哀我黔黎,漸染迷謬”)、蒼頭(《漢書·鮑宣傳》:“使奴從賓客漿酒霍肉,蒼頭廬兒皆用致富”)、倉頭(《漢書·蕭望之傳》:“仲翁出入從倉頭廬兒”)、蒼民(庾肩吾《和太子重雲殿受戒》:“大覺拯蒼民”)等等。

——這些稱呼百姓的詞,都與“黑”(黔、黎、蒼、倉皆有“黑”之義)勾掛在一起,這應該不是偶然的。筆者認為,之所以會如此,恐怕並不是因為老百姓都戴黑頭巾,而是因為“黑”這種稱呼,表明著被稱呼者低下卑賤的身份。

“黎民”又稱“黎庶”,而“黎”字訓為“眾”(《尚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孔傳:“黎,眾”),“庶”字亦訓為“眾”(《爾雅·釋詁下》:“庶,眾也”)。可見黎民、黎庶的核心義是“眾”。

那麼,這個“眾”又是啥意思呢?

大家一定會說,“眾”就是“很多人”嘛。沒錯,“眾”的確有“多”“多人”等義項,但這個義項恐怕不是“眾”字的原始義,甲骨文“眾”字的字形,為數人並立,勞作於烈日之下,從字形就不難看出,該字應當是指從事農業生產的奴隸(一些典籍中似乎也透露了這層意思,如《尚書·湯誓》:“格!爾眾庶,悉聽朕言”)——與自由民比起來,他們的身份很明顯要低賤得多。

其實,不僅黔首、黎民的稱呼揭示出了殷周時期被稱呼者低下卑賤的身份,就是到了較為晚近的時代,這類稱呼仍被用於稱呼身份低賤者。如《漢書·鮑宣傳》:“使奴從賓客漿酒霍肉,蒼頭廬兒皆用致富。”顏師古注引孟康曰:“漢名奴為‘蒼頭’。”又,《漢書·蕭望之傳》:“仲翁出入從倉頭廬兒。”顏師古注:“皆官府之給賤役者也。”在更晚近的時期,那些富貴豐饒的大戶人家對婢女的稱呼——“鴉頭”(此處之“鴉”亦有“黑”義),也包含了某種揭示被稱呼者低賤身份的意味。

2020年1月30日,寫於杭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