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規則意識是怎樣形成的?

兒童的規則意識的形成,直接影響到孩子道德觀的塑造。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兒童心中規則意識的形成與兒童認知發展關係密切:

1.運動階段(0~3歲)沒有規則意識,遊戲都是按自己的喜好來進行;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游戲的快樂非常的簡單,往往重複簡單的肢體動作就可以給他們帶來快樂,比如拍打地面上的水發出聲音等。家長在對這個年齡階段孩子進行行為教育的時候就必須要了解到孩子的規則意識水平非常低甚至是沒有,所以在教導的時候需要用注意力轉移的方式來引導。

2. 自我中心階段(3~7歲):開始有規則意識,而且規則都是具有權威性,神聖不可侵犯;

在這個階段中,孩子初步形成規則意識,而且剛形成的規則體系是自我的、神聖的,外人不可侵犯的,在父母看來,這個階段的孩子是非常較真兒的,其實這是孩子們的規則意識在發展的表現,家長應該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內心的規則秩序,跟他一起來守護孩子內心的規則。

3. 合作階段(3~7歲)開始明白遊戲規則的重要性,如果參與遊戲的所有人同意,可以改變規則,這個階段的兒童開始想要在比賽中獲得勝利;

在這一階段,孩子的認知水平有了提高,社會性也有所發展,孩子為了在遊戲中達到自己的目標會不斷的尋求他人的合作,從而思考,開始修正和發展自己的規則,那麼在這一階段,恭喜家長們,可以告訴孩子,你是個大人了是個聰明的孩子,可以跟孩子們講道理了,但是注意要有耐心。

4. 編造規則階段(11~12歲)該階段的兒童能夠自己制定規則,而且制定好的規則不能隨意改變。

在這一階段,是孩子們道德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了,孩子們有自己的判斷,不僅僅依靠家長的說教來行事了,這一階段家長要尤其注意一生作則,讓孩子理解和對家長產生認同感。

孩子的認知水平處於發展的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認知能力也是不一樣的,相應的規則意識也不盡相同,所以各位家長在對孩子進行規則教育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認識水平,不能放縱,也不要過於焦慮而去責罵孩子,科學教育、積極引導,我們一起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