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每年的秋老虎有公母之別,今年的秋老虎是公還是母?會很熱嗎?

村姑說村事


農村老人說每年的秋老虎有公母之別,今年的秋老虎是公還是母?會很熱嗎?

前幾天剛剛大暑,還有幾天就立秋了,盼望著立秋之後可以帶來習習涼風。我們都知道立秋寓意著暑去秋來,氣溫逐漸開始下降,但是我們常說,秋後有一伏,並非立秋時節一過,就能迎來涼爽。雖然,我們都知道三伏天的中伏是最熱的,但是立秋之後可能會遇到“秋老虎”,它的氣溫也是不可小覷的。有人說,立秋之後還有24個秋老虎,意味著立秋之後還要再熱24天。也有人說,秋老虎還有公母之分,母老虎更加厲害,真的是這樣嗎?


立秋並非代表真的秋季。有人認為只要是立秋了,秋天就真的到來了,涼爽的秋風、秋雨就接踵而至了,其實並非如此。立秋只是名義上的秋天到來,真正的秋天應該是具有秋天該有的氣候,但是立秋之後,暑氣依然很重。溫度並沒有完全降低下來,甚至有時候“秋老虎”發起威來比大暑還要厲害。其實,這一點很好理解,全國各地立秋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但是能說立秋之後氣候相同嗎?顯然不能,所以說真的秋天還要根據實際判定。


為什麼會有秋老虎。其實,立秋之後,任然處於三伏天階段,按照今年的時節判斷,立秋在中伏,正是最熱的階段,所以說降溫顯然不準確。對於秋老虎的界定,是說在出三伏之後,氣溫回調到35°C以上,並且持續性高溫,即遇到了秋老虎的氣候。並非每年都會遇到秋老虎,遇到秋老虎的時間長短也是不同的,有時候兩週,有時候甚至長達一個月。

秋老虎還有公母之分。正如老虎的性別一樣,秋老虎也有公母之分,並且母老虎要更厲害一點。至於如何判斷公母,農村老人說以立秋當天的具體時間確定,白天立秋為公,晚上立秋為母,今年立秋在8月8日早上3點12分,是白天立秋即為公秋老虎。同時,農村也有俗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也正符合公老虎相對溫和的說法。當然,還有“單日公秋,雙日母秋”的說法,也有“立秋下雨即為公,立秋無雨即為母”,無論是哪一種計算方法,都是各地根據風俗和氣候判定的,並不能用一種計算方法對應全國不同地區。

綜上所述,立秋之後任然熱,這點是肯定的,只是如何判定立秋之後到底有多熱,按照公母秋老虎,今年是公秋老虎,威力也相對弱一些。按照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也表達同樣的含義。但是,無論是公老虎,還是母老虎,立秋之後氣溫還是會稍微下降一些,尤其是早晚涼比較顯著。對此,你怎麼看?公母秋老虎真的靠譜嗎?你們當地有這樣的說法嗎?歡迎留言討論。


指尖三農


距立秋還有十天,所謂的“秋老虎”就要到來。老虎是山中大王誰不怕幾分,兇猛,強悍,毒辣。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狐假虎威。把秋熱比喻成老虎,可知人對熱炎之畏懼。秋老虎是指秋後一段時間內特別酷熱燥炎,令人壓迫難受又難耐,焦慮不安,坐立不是。老虎頭摸不得,連老虎屁股也摸不得,真是談虎色變,聞風見影就喪膽。


秋老虎還分公母,更擬人化了,有鼻子有眼晴,更形象。母老虎比公老虎更陰毒,更令人害怕心驚。那麼公母老虎是如何分的呢?一是日分,看交立秋日陰曆是單是雙,單日為奇為陽為公,雙日為偶為陰為母。依此論,七月初八立秋,是雙是母。一是以日亱交秋論,日上交秋為公,夜裡交秋為母,卯酉分日夜,卯至申為日,酉至寅為亱,今年立秋是七月初八日寅時3點12分57秒,是夜是母。一是以午前午後論,午前交秋為公,午後交秋為母,這與日夜論有點矛盾了,會由母變公,或由公變母了。過去時辰論陰陽,子到已為陽,午到亥為陰,陽公陰母是說得通的。還有一種是立秋日下雨不下雨論公母,立秋日下雨為公,不下雨為母。我國地大,同日有些地方下雨,有些地方無雨,這樣,秋老虎的公母又因下雨不下雨而不同了,下雨地說是公,旱地就是母。這秋老虎也讓弄得挺複雜的,分公母,又分公母,可以各執一法而說,讓人難以適從。


冬冷數九,夏熱數伏。末伏在秋後,秋高氣炎而燥,更讓人酷暑難耐,在熱之尾後,更令焦慮不安,心有畏懼而怕。特別現代人,多住在城鎮樓房裡更感熱浪迫人。


樹德漢碩


還有11天就立秋了,今年的立秋日是2019年8月8日,農曆的七月初八,大家都知道立秋後並不會接這邊的涼爽,在農村對這種立秋後還炎熱的天氣有一種說法,那就是被稱為“秋老虎”,大家對“秋老虎”應該並不陌生,那麼你知道“秋老虎”是分公母的嗎?!



【一】所謂“秋老虎”分公母是看天氣來說的,這個的界定主要是按立秋時間和三伏天,這個主要是當年是不是潤伏,如果潤伏的話三伏天就會是40天,如果正常不潤伏的年份三伏天是30天,這樣一來就會多出10天的伏天,就會出現出暑之後三伏還沒有結束,自然立秋之後還在三伏天。

【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立秋後還在三伏的話,這個“秋老虎”時間要長一些了,也就是氣溫高的天氣會持續的久一些,人們就把40天三伏的時候稱為“母秋老虎”,那自然就把30天伏天的時候叫做“公秋老虎”了,這個主要是一種擬人的稱呼,因為大家知道母老虎比較兇,很快能給老虎的話自然平和一些,所以把立秋後熱的厲害的天氣比作“母老虎”,把相對穩定一些的天氣比為“公老虎”。

【三】農村還有一句俗語來佐證秋老虎分公母,這句話就是“秋老虎分公母,母虎兇公虎爽”,這句話充分說明了潤伏和不潤伏年份秋老虎的區別。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按鈕,關注我的頭條號【呂家姐夫】,我們一起探討更多關於農村的事情。

呂家姐夫


秋老虎還沒登場,各路人馬開始急切的關注起來:今年的秋老虎是公還是母?

有關秋老虎是公還是母,我們得先說說公老虎和母老虎有什麼區別,日常生活中,最潑辣的厲害女人會被叫做母老虎,母老虎的意思是很多很多人受不了的那種,特別厲害的那種,而公老虎脾氣比母老虎好多了,也就是說立秋是公老虎的話天氣會涼爽。

秋老虎本來就很厲害了,農村老人在等待秋老虎到來時,殷切的希望今年秋老虎千萬不能是母老虎啊,受不了它,是公老虎的話,那立秋後日子能好過些。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區分秋老虎是公還是母呢,小編今天當回明白人,給大家說說這個問題,今年立秋日是:2019年08月08日 03:12:57 。

在立秋這一天,我們把8月8號這一天24個小時從中間分開,也就是說正晌午時12點時間段,往前立秋的話那是公老虎的時間段,十二點往後立秋就是母老虎的時間了。而今年很明顯的立秋時間是十二點以前,凌晨三點更是公老虎出沒時間。


毫無疑問,今年立秋後的秋老虎是公老虎,意思是說暴躁的母老虎今年歇著了,由脾氣不大的公老虎來巡迴,今年我們不用太擔心立秋以後太熱了,天氣會比往年母老虎時涼快。

那麼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我個人認為沒有什麼道理,這只是很久以前農村一些比較喜歡觀察或者揣摩的一些老人總結的經驗,然後流傳下來的說法,

為了驗證此說法沒啥道理,氣象專家曾做過驗證:以北京1990年至1999年立秋情況來看,這10年中有5年是早立秋,5年是晚立秋,而氣象資料顯示,這10年中有9年立秋後平均氣溫超過了常年平均值。

很榮幸,咱的看法跟氣象專家差不多,說明咱也是有些常識的人,嘿嘿,不過本人確實是根據往年立秋來判斷分析的,長這麼大,早立秋遇上無數回,但從來沒覺得公老虎脾氣好,立秋後的一伏印象裡從來沒有涼爽過,因此這句話不太成立。


悠然見東山


農村來說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像秋老虎分公母來說也只有農村才會這樣說,再說秋老虎的公母之前,我先給大家分享一句俗語,這句話就是“秋暑有雌雄,雄平雌咬人”,這幾部通俗一點就是“秋天的暑氣分公母,公的平淡,母的兇猛”,這個也是很好直白的告訴我們秋老虎是分公母的,而且公的要比母的好一些。

為什麼說秋老虎公的好

所謂的秋老虎是公的,這種天氣主要是按立秋早晚說的,農諺道“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也就是說立秋早的話天氣要涼爽一些,也就是所謂的秋老虎是公的,相反的就是晚立秋暑氣還要持續一段時間,也就是天氣炎熱的秋老虎了,這種天氣會被稱作母秋老虎。

今年是母的秋老虎

今年的立秋是8月8日,距離立秋還有11天的樣子,今年是典型的晚立秋,因為農曆時間是七月初八,自古以來就把農曆六月二十到六月底立秋叫做早立秋,立秋在七月的就稱作晚立秋,所以正應了“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也就是說今年的母老虎是母的。



也正因為今年是晚立秋,所以天氣會在立秋後繼續熱一段時間,所以就會迎來“秋老虎”的天氣,而且還是比較兇的母老虎,大家應該在立秋後繼續做好降暑措施。

我是聚能三農,請大家關注我!

聚能三農


母老虎“熱情”,公老虎“涼爽”。今年立秋節氣在8月8日,農曆的七月初八,算是一個早秋了,也就是說今年的立秋是“公老虎”,會比較涼爽,我為什麼這麼說呢?

1、 因為今年的立秋無論是陽曆還是農曆都是在8日,是很明顯的在上半月立秋,所以按照“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今年立秋不會很熱,是聽話涼爽的“公老虎”。

2、 今年立秋的發生時間點是在中午的12點之前,具體是在凌晨到早上這段時間已經立秋了,是在一整天當中的上半天,所以也是立早秋的說法。

綜上兩點原因,可以很肯定的說今年的立秋是“公老虎”,也就是個“紙老虎”是一隻聽話的公老虎,這就讓我想起來了我鄰居家老爺爺給我說的一句俗語:“公老虎立秋涼、母老虎立秋兇”,這和形容人是一模一樣的,男人們都怕母老虎,這話不假。

歸根結底,每年都會有“秋老虎”的存在,只不過母的時間長、燥熱一些;公的時間短、不怎麼燥熱一些。

按照最近天氣的一個變化也可以看出今年立秋是“公老虎”,因為現在正是一年當中最熱的“中伏”從日曆來看,到了末伏是在8月11日,也就是在立秋後的第3天發生,這個時候天氣明顯沒有中伏的燥熱,而且在此期間全國各地已經持續的高溫現象,一年也就這麼一大回,除過局部地區以外。

反正這幾天在我這邊我感覺不到很熱,酷暑已經快要過去了,一切燥熱都是“紙老虎”,隨著立秋的來臨與結束,都會走遠。“早立秋,涼颼颼”今年就是這樣的情況,從農民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曆法來看今年必定是“公老虎”。


寧寧說的話


我是平凡之路,很高興來回答問題。

題主那裡的老人真會搞事,也真是能人,秋老虎公母都能分。



我這邊也有這個說法。我們這邊說早立秋就是公秋老虎,晚立秋是母老虎。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立秋在中伏期間是母秋老虎,立秋在末伏後期屬於公秋老虎。


說到這個題目我突然想起一首歌唱到的“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見了千萬要躲開”。這說歌詞說的很形象,母老虎的都是很厲害,發威起來勢不可擋。針對立秋老虎之說,母秋老虎說明天氣還很熱,並且要熱一段時間,公秋老虎相對要涼爽些,時間要短些,人的舒適度要強些。

今年的立秋在陽曆的八月八號,而中伏結束要到8月10號,所以今年的立秋在中伏之中,還有末伏,時間是8月11號到8月20號是末伏,立秋之後,還有末伏沒有開始,所以今年立秋之後,天氣會很熱很熱,因為還處在三伏天之內,今年的母秋老虎要發發威了,我們要做好防暑降溫準備。


我是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對於老虎有母老虎和公老虎之分,尤其是在農村,都把一些比較厲害的女人形成為母老虎,這就說明母老虎是一個非常厲害的角色。從這個意義上可以分析出來,每年三伏天過後都有秋老虎之說,也就是秋後加一伏之說。天氣比較炎熱。按照這種情況把秋老虎分成為母老虎和公老虎之分的話,那就炎熱的天氣就是母老虎的天氣,對於比較涼爽的天氣就屬於公老虎的天氣了。



“大暑熱不透,秋後熱死牛”,“大暑冷颼颼,中秋熱死牛”,這些俗語都說明了大暑的天氣必須炎熱,該熱的時候必須熱,有利於莊稼的生長。但是大暑如果不是太熱的話,秋後也是必須很熱的,即便是大暑能熱的透,秋後也是很熱的天氣,畢竟秋老虎不是白說的白形容的。那麼究竟這個秋老虎哪年是母老虎和公老虎怎麼分呢?

其實在農村還是有講究的,俗話說“春要早打,秋要晚立”,也就是說秋天如果累得越晚越好,這樣有利於莊稼的生長,也就是莊稼的生長週期比較長,如果秋天提提前到來了,萬物開始落葉了,生長週期就變得比較短,因為冬天來的比較早。就是說晚立秋應該是公老虎之說,對於早立秋應該是母老虎之說了。



早立秋和晚立秋之分有兩種方式,在以前也介紹過這一點的知知識,下面簡單的再介紹一下。第1種方式就是按照立秋的具體的時間來劃分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也就是從子夜0點開始到中午12點整,這期間列出的話就是早立秋,對於這種早立秋後的天氣一般都是比較炎熱的。對於從中午12點到半夜24點整,這個期間立秋的話就屬於晚立秋的現象,對於這種情況是晚立秋,一般的是立秋後都是比較涼爽的,可以說屬於公老虎的秋天。在今年立秋的時間為凌晨3:57,這可以說今年是早立秋應該屬於母老虎的天氣了。

對於第2種的方式劃分判斷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的說法,那就是如果在農曆6月份立秋的話就屬於早立秋,如果在農曆7月份立秋的話就屬於晚立秋,而今年立秋的時間農曆七月初八,也就屬於晚立秋了,所以今年立秋以後屬於公老虎的秋天,但是今年立秋的時間還在二服當中,所以立秋以後還是比較炎熱的,至少整個立秋的節氣還在對末伏的天氣的,應該來說屬於母老虎的劃分。



總之,對於提出這種想法的確非常的奇特新穎其實秋老虎並不是年年都有,只是就要根據太陽的運轉規律來決定的,而且現在厄爾尼諾的現象特別嚴重,整個地球的溫度在不斷的上升,所以秋老虎越越來越嚴重了,天氣也就是越來越熱了。按照立秋的早晚來劃分,這秋老虎是母老虎還是公老虎之分的話,今年按照實情的劃分屬於母老虎,如果按照農曆的月份劃分的話,應該屬於公老虎之說。如果按照實際情況來劃分的話,今年應該屬於母老虎的天氣,立秋以後天氣是非常炎熱的,當然只是持續一段時間而已。大家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敬請留言交流。


三農一姐


秋老虎是指每年立秋後會逐漸出現“早晚氣溫涼爽、中午前後高溫炎熱”的氣候現象,一般中午氣溫也可以高達35℃以上,堪比三伏天!不過,因秋老虎持續期間會因西北冷風影響逐漸加強、太陽直射位置南移、東南暖極風和副熱帶高壓南撤減弱等方面共同影響,往往一天中早晚氣溫會相對偏低,使得晝夜溫差比較大,需要謹防秋季口感舌燥、傷風感冒和便秘等身體不適症狀!而對於題主提到的農村老人所說“秋老虎會有公母之分”,不同地區劃分上會有一定差異,具體表現為:



一、按照立秋“單雙日”劃分。在一些地方會將農曆單日為“公秋老虎”,而農曆雙日則為“母秋老虎”。例如今年立秋時間為8月8日,即農曆七月初八,也就是雙日,是指母秋老虎!

而對於公母秋老虎對於後期天氣影響,老話會有“公秋爽,母秋兇”,意思是說:農曆單號立秋的年份,立秋後的天氣會越來越涼爽宜人;而農曆雙號立秋的年份,往往立秋後還會有秋老虎再兇一陣子,也就是說會繼續高溫炎熱一段時間。所以說,按照這種說法,今年立秋時間是母秋老虎,那麼立秋過後應該還會繼續熱一陣子!



二、按照立秋“晝夜時間”劃分。在古代一些地方會流傳者“朝立秋,涼颼颼;夜立秋,熱烘烘”等類似說法,後來經過演變,其中白天立秋為公秋老虎,而夜晚立秋為母秋老虎,因而這句話意思是說:白天立秋的年份為公秋,往往立秋過後會天氣越來越涼爽宜人,而晚上立秋的年份為母秋,往往立秋後還會繼續高溫炎熱一段時間,其持續時間會有“二十四個秋老虎”等說法,也就是半月以上!

而今年立秋時間為8月8日早上3點12分57秒,則是屬於“公秋老虎”,也就是符合“朝立秋,涼颼颼”的說法,意味著今年立秋後天氣會越來越涼爽宜人!

通過以上兩種方式來判定,顯然今年結果並不統一,說明這些關於秋老虎公母的說法非常侷限性,並不能真正預判立秋節氣後的秋老虎時間長短,往往只是局部一些小氣候環境下的老說法!而至於立秋節氣後如何研判秋老虎時間長短,其實可以通過西北冷風的強度、當地立秋後降雨多少來研判,例如:立秋後西北風比較多,顯然今年西北冷氣流南下時間比較早,往往就會帶來涼爽天氣較多,另外,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若是立秋後降雨偏多也會加快氣溫趨於涼爽,意味著今年秋老虎影響時間非常有限,反之,若是立秋後西北風不強、多晴天為主時,則說明今年秋老虎影響時間會比較長一些!(以上僅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秋老虎”分公母嗎?這還真是個有趣的問題,我們知道很久以前人們就把脾氣大、性情兇悍的女人比喻成“母老虎”,母老虎不好惹啊。那麼現在說“秋老虎”也分為“公老虎”、“母老虎”,這顯然是一種比喻,意思是立秋後天氣依然酷熱難耐,這樣的天氣屬於“母老虎”;而天高氣爽,天氣開始轉入涼爽,那麼這樣立秋後被稱為“公老虎”。

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說法,如果立秋後真的遇上“母老虎”,可想而知立秋後的天氣會很熱,並且這種酷熱還會持續一段時間才會轉涼。那麼問題就來了,秋後“母老虎”和“公老虎”到底應該如何區分呢?

(1)

說三種過去人們口口相傳的區別秋後“公母老虎”的方式:

1、依據俗語“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如果立秋時間發生在中午12點之前,就是早立秋,那麼秋後就應該是“公老虎”;如果立秋發生在中午12點之後,那麼就是晚立秋,秋後將會迎來“母老虎”。今年的立秋時間是2019年8月8日3點12分57秒,足見是“早立秋”,早立秋涼颼颼,那麼今年秋後應該是“公老虎”。

2、有些老人認為,立秋的農曆時間是雙數的,秋後將會很熱,就應該是“母老虎”,反之是單數的,秋後應該是“公老虎”,今年立秋時間是8月8日,農曆七月初八,那麼是否意味著今年秋後是“母老虎”呢?

3、依據農諺“大暑熱不透,大熱在秋後”的說法,今年大暑節氣到現在已經第6天了,祖國大部分地區都暴露在烈日的烘烤下,我老家的氣溫從大暑到現在,甚至都沒有低於過35度,可見今年大暑期間還是非常熱的,是不是意味著今年秋後沒那麼熱,屬於“公老虎”呢?

以上這幾種方式都是一些農村老人,平時經常聊的話題,聽起來也有那麼些道理,但畢竟更多的只是人們的經驗之談,各地氣候不同,多有差異,所以用以借鑑可以,卻沒什麼科學道理。

(2)

反觀今年入伏之後,天氣一直保持著高溫,南方地區可能還多雨,我們北方平原,簡直是酷熱難耐,尤其少雨,對莊稼的生長不利,不過今年三伏天有40天,中伏是20天,到立秋熱度持續時間較長,而且立秋之後,還要經歷一個末伏,整個三伏天結束要持續到8月20日,確實還會熱一陣子。

只不過立秋之後,秋高氣爽,中午依然炎熱,早晚的溫度卻沒有那麼難忍了。正常來說,立秋當天,太陽黃經會到達135度,這個時候若小於135度,那麼秋後勢必還會熱上一段時間,如果氣候正常,一場秋雨一場寒,下幾場雨後,天氣也就沒那麼熱了。

不夠從現在的各種跡象表明,今年立秋後氣溫可能真的不會那麼熱了,應該屬於“公老虎”。不過考慮到今年“厄爾尼諾現象”對我國大陸的影響,秋後會不會很快就涼爽了,還是個未知數。

所以,你認為,今年秋後的老虎會是公的,還是母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