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下的“金三銀四”財務人究竟該不該跳槽?

過完年後,轉眼即將迎來跳槽的黃金季節“金三銀四”,可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並不樂觀,身邊的財務職場人對跳槽這件事更為慎重,猶豫著到底要不要跳槽?在這裡,網校就給大家分析一下什麼情況下該跳,什麼情況下不該跳。


疫情期下的“金三銀四”財務人究竟該不該跳槽?

1. 公司經營不善,頻發赤字,收入朝不保夕的。

員工和公司的關係一般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每天在財務的一項工作都是想著怎麼應付來財務部質問什麼時候發工資的員工,是一件多麼無奈的事情。如果你不想和這條船一起沉沒,別拖著,趕緊跳槽吧。現實中也有好多發不出工資,最後拖欠著,員工不得不離開的。這種情況下即使離職之後申請了仲裁,也要不回來自己的那份工資,為什麼?因為公司經營問題,資不抵債,根本拿不出錢來發工資。

2. 你確定自己在收入上不是眼高手低的那一族。

你確定自己在收入上不是眼高手低的那一族,你又有切實的生活壓力,比如供房,供車,養孩子,孝敬老人。現有的公司在可見的未來,也很難達到你對於收入的需求,那也看看外面的機會吧。稅險前2萬和稅險前3萬,都是財務經理,有能力,確定自己能夠勝任,為什麼不找個3萬元月薪的呢?薪酬的差異會實實在在帶來生活質量上的差異。

3. 類比效應。

也就是說相對於和你同資質同水平的朋友、同事或同學,你覺得自己在職場中明顯落後了一個檔次,工作5年了,別人都是財務主管了,你還是個出納。每次同學朋友聚會,你都羞於啟齒自己的收入、公司和職位,或者壓根就不想參加,你又不想像夏洛一樣去裝,那就從自身做起,換換平臺,提高自己的檔次吧,至少從出納跳出來當個會計;或者從會計跳出來當個主管。

4. 直線領導很垃圾。

領導專門針對你,各種不支持,總挑刺,穿小鞋,亂指揮,沒水平,狂打壓,而且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你又擺脫不了。有能力宮鬥,就鬥一鬥;沒心思宮斗的,可以選擇不伺候。靜下心來思考自己擅長,並且能持續、堅持做好的事情。之後整合自己手邊的資源,向下一個更高的起點進發。不要因為一個渣領導把日子過得各種擰巴,渣領導不值得你浪費半分力氣。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天天在這裡看著他耀武揚威的?該跳槽就跳槽。

而如果你的領導不是那種渣領導,一次痛斥是因為你的工作沒做好,這種情況下憤而辭職也是不對的。離職之後回過頭來想想,你心裡是痛快了,可接下來呢?身邊的朋友、前同事因為你的快意恩仇而給你擊節叫好,但燃氣公司、水電公司、房東可不會因此而少收你一分錢。當你處於沒有後路的情況下,下一份工作就有點逼不得已,很可能就踩進了又一個泥坑。所以在評價領導時也要客觀一點,理性一點。

5. 公司管理混亂,相互傾,缺乏幹事業的氛圍,賬務涉稅風險很大。

老闆不像老闆,員工不像員工,各自為政,山頭林立。你又不是那種機靈的人,不會看事兒站隊。同時,翻閱記賬憑證一看,公司賬目混亂。老闆不重視財務,不拿稅務風險當回事兒,這樣的公司,不宜久留。

1. 沒想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只是對現狀不滿的,建議考慮清楚再決定去與留。

我們說沒有一個人是對現有工作完全滿意的,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瑕疵,或是收入,或是平臺,又或者是團隊,領導。但職業生涯的規劃不是過家家,在沒想清楚自己的目標之前就盲目找下家的,經常是解決了A問題,又出了B問題,你在哪兒都待不踏實,都會遇到自己不如意的地方,造成的結果就是連續跳槽,把自己的履歷弄得一團糟。建議對自身情況和就業市場做一個客觀綜合的分析判斷,把諸如收入提升、職位升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等目標做一個排序,哪些是現在自己的年齡段必須滿足的,哪些是目前可以妥協的,然後再有針對性地尋找符合條件的下家。

2. 公司上升勢頭不錯,個人成長空間可期的,即使外面有不錯機會的勾引,也建議謹慎考慮跳槽。

畢竟在職場中是“就熟不就生”,現有體系現有環境你都比較熟悉,換到新單位,一切都要重新開始,會產生不少未知的風險,尤其是高層管理崗位,空降的領導不好當。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考慮,也是要慎重。

3. 僅僅因為攀比心理。

僅僅是出於攀比心理,看到同學、朋友都混得不錯,產生了焦慮感,從而想換換工作。這種情況下的財務還是暫時靜一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軌跡,有各自的職業生涯高峰和低谷。不要把你最失落的時候和別人最好的時候去比。

另外,當一個人混得不好的時候,總習慣於向外去尋找原因,認為是平臺不好,行業不好,領導不好,產品不好等等,而忽略了內因。人家幹得好,不見得只是人家的公司不錯,更可能的是內在的某些東西在起作用。你如果不調整好自己,只是一味地想要找到各方面都契合你的平臺,無異於緣木求魚,可能跳到哪裡都是一樣。

4.僅僅是想多掙幾兩銀子。

僅僅是想多掙幾兩銀子的,不建議跳槽。收入的增長是一個綜合而又緩慢的過程,在一個高度市場化的環境中,這主要是和你的綜合素質相關的。雖然我們不用添加“厚積薄發”的標籤,但只要你能力到了,收入自然就起來了。更多地看重眼前利益,而忽略了自身的積累,只能是短跑選手,有爆發力,而沒有持久性。起個大早而趕個晚集的,在職場中比比皆是。我很認可一種說法:那些最終掙到大錢的,都不是聰明人,而是一些看上去有點笨,但善於堅持的人。

如果是在體制內單位,決定能否晉升的往往看是資歷、是否有一定的背景以及能力,熬時間,熬年限很重要。

如果是在民營企業,大多數老闆還是希望自己的企業能發展壯大,喜歡踏實肯幹、工作能力強的員工,而且很多企業注重人才梯隊建設,進行民主競選、能者上。如果在這樣一個有著公平競爭機制的平臺,平臺本身是可以給你提供多加薪掙錢的機會的,這種情況不建議為了薪酬而跳槽。努力工作,承擔更多的責任,把事把人都做好,你離升職加薪也就不遠了。

5.在未來一年的時間裡,生活狀態有可能會發生重大變化的,建議在跳槽這件事上採取保守的策略。

比如生孩子、結婚、異地團聚、重大疾病的診治等。職業的選擇也屬於重大的變化,一般在一段時間裡,不要把兩件重要的事情重疊在一起進行處理,因為它們之間會產生複雜的聯動效應,有可能造成你的精力無法集中、決策心境錯亂,從而顧此失彼,哪件事都處理不好。如果不是迫不得已,還是分期分批地解決為好。

選擇了一個行業,就需要在這個行業中不斷積累進步。積累不是單純的重複勞動。職位工資的提高,取決於你自身的能力。你是能力超強嗎?你目前的工作是沒有任何挑戰性嗎?

公司給你的薪酬與你的付出成比例嗎?你可以認真考慮一下,公司目前的條件能不能滿足你的需求,如果能,不要跳!如果不能,一定要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