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中国女孩”闹剧,是自卑者的狂欢

昨天一早“中国男孩保护中国女孩”突然在网络世界里爆发,点开一看,原来是反对《外国人永久居住条例》,但这跟保护中国女孩有什么关系?


点开几个热门微博,原来是这幅光景。


“保护中国女孩”闹剧,是自卑者的狂欢


“保护中国女孩”闹剧,是自卑者的狂欢


“保护中国女孩”闹剧,是自卑者的狂欢

原来是外国人要进来了,害怕中国女孩要被抢走?

有些女孩子反应更激烈,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保护中国女孩”闹剧,是自卑者的狂欢


“保护中国女孩”闹剧,是自卑者的狂欢

什么情况这都是?以为自己昭君出塞,大唐公主和亲吗?



◆01

不知道大家 有没有发现,这个时代,人们好像特别矛盾。

一面大家很渴望中华文化被世界所知,抖音、火山上的外国博主特别容易火起来,他们对我们平时不以为然的大大小小事务都表现得特别震惊。而我们也特别享受这种感觉,总一幅“我们厉害吧”样子。

一面大家又很害怕外国人真的进入我们国家,抱怨广州要被黑人占领了,北京三里屯是外国人的天下。


现在又是害怕中国女孩被外国人男人给虏了去?

但人不是动物,不是豢养起来,围个篱笆,就是你的私人财产。

这个时代,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女孩子跟谁谈恋爱,和谁结婚都是别人自己的选择。

如今这“保护中国女孩”的口号,更像是以“保护”之名,行“禁锢”之实。


且不论社会对于中国男生把到外国女生,通常是“为国争光”;

但反之,对于中国女生与外国男生谈恋爱,舆论则更倾向于“卖主求荣”,一些恶意的揣测通常从四面八方袭来。

2015年8月13日中午,一男子持刀在三里屯将一男一女两名路人扎伤,两名伤者被送往附近医院,女子因抢救无效不幸身亡。持刀男子被警方当场控制。这对中法结合的情侣自此阴阳相隔。(摘自《北京晨报》)

这恐怕是最歹毒的恶意了。



◆02

一个不成熟的猜想,害怕,可能源于自卑。

根据线约会网站OkCupid的数据,亚裔女生在交友市场上处于处食物链顶端,而亚裔男性却...


“保护中国女孩”闹剧,是自卑者的狂欢

(美国约会调查数据显示:亚洲女性最受欢迎)

通过在线约会网站OkCupid的数据,可以看到不论在2009年还是2014年,亚裔女性的受欢迎度都很高,而且是唯一一个所有种族的男性都认为魅力值高于平均水平的族裔。


相比之下,黑人女性则完全低于平均值,甚至在黑人男性的眼中也是如此。


同样是亚裔,亚裔男性在交友市场上的待遇截然相反。


除了本族裔的女性打出高分外,亚裔男性在其他族裔女性严重魅力值远低于平均水平,而黑人男性和拉丁裔男性也只能在本族裔女性那里拿到正面评价。


相比之下,白人男性的魅力值认可度非常之高。

“保护中国女孩”闹剧,是自卑者的狂欢

(美国约会调查数据显示:亚洲女性最受欢迎)

对不同族裔魅力值的认可差距,也体现在了实际的信息交流之中。


根据OkCupid的数据,当男性给女性发送信息时,如果你是白人,那么恭喜你,你会收到最多女性的回复,平均回复率为29.2%;


但如果你是亚裔、黑人或者印度裔,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信息回复率将在所有族裔的男性中垫底(22.2%、21.7%和20.8%)。

可以看到,无论是吸引力排名,还是实际得到信息回复的情况,亚裔女性均在交友市场上名列前茅,而亚裔男性基本都处于垫底位置,和黑人、印度人成为难兄难弟。



◆03

其实这个数据并不是表明白人男性有多么优秀,总所周知,渣男全世界都一个样

关键是在于刻板印象,长期以来,除了写在基因里的,身材更加高大强壮(就像男性天生偏爱胸大屁股翘的女性一样)更在于西方的绅士文化,他们成长于对女性更加友好的环境,因此也更加尊重她们。

曾经有位朋友告诉我,她带她的外国男友去见家长时,因为他男友的中文不太好,导致跟她的家人没法畅通的交流,事后她的男朋友非常懊恼,说自己的中文再好一点就好了,这样他会是个非常好的交谈者。

与我们文化里倡导的,男人应该沉默寡言,看起来才稳重。

西方更加偏爱幽默健谈,有趣是第一要旨。


其实就是很简单的道理,就像我们谈到印度,就知道女性地位低下,有种姓制度。

女生多不会考虑与印度男生恋爱一样。

当我们想到中国男人,就是丧偶式婚姻、丧偶式育儿、大男子主义、PUA……

中国男人的竞争力,怎么高得起来呢?


不致力于自身能力的提高,光不让别人别挑好的,这条路怎么行得通呢?

就像自身不修边、幅邋里邋遢,却怪别人都喜欢干干净净的小白脸;

“保护中国女孩”闹剧,是自卑者的狂欢

当女生遭遇家暴、性侵、教育/职场不平等……不认为这是别人的“家事”,不进行“受害者有罪论”“荡妇羞辱”,不冷眼旁观这些种种。


不必“保护”谁,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04

中国终究会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国家,外国男人会来,外国女人也会来。

与其刻意制造对外国男性的恐惧,对结交外国男性的女性的舆论压迫,不如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因为他们终究会来,

让自己变得更加值得被选择,其实同时你也拥有了去选择别人的资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