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論文寫作中常見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退稿是論文發表過程中經常發生的事情,其原因既有論文內容或質量方面的問題,亦有寫作技巧的問題。達晉編譯指出,分析醫學論文退稿的原因,有助於幫助我們找出論文寫作存在的問題所在,有的放矢,進一步提高論文的質量,提高日後發表論文的成功率。

醫學論文寫作中常見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題目太大或太小。不少作者在選題時將題目範圍定得很大,想在一個題目下說清所有問題,這是不可能、亦是不現實的,必須抓住其中的一點或一個方面來進行綜述或述評。與題目太大相反的是,有些題目很小,卻寫成了長篇論著,足不可取。

二、著作權存在爭議。對於著作權,所有雜誌都要求投稿時必須明確,但在實際處理稿件過程中常常會碰到著作權存在爭議的情況。尤其是第一作者,切忌將別人的研宄成果寫成文章發表。同時,投稿時作者的排名亦必須確定好,既不可以將從未參加該研究的人員列為作者,更不可將對該研宄工作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員遺漏,不然必然會出現爭議。

另外,在引用他人的文獻資料及數據、插圖、表格時,一定要註明出處。完全照搬的圖片、表格還需要得到原作者的使用授權,否則人家可以起訴你侵犯了他的著作權。

三、創新性、先進性不夠。這是多數論文退稿的主要原因。一篇論文必須要有新穎性,解決以往人們未曾研宄或研宄不夠深入的問題,在某一醫學研究領域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但目前大量的論文做的是別人重複性的工作,缺乏新穎性、先進性。

四、科學性不強。一些文章選題選得不好,影響了論文的科學性;亦有不少論文選題看上去似乎有創新性,但科學性很差,在研宄設計上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陷,導致論文質量下降而被退稿。

五、實用性差,無實際價值。一些論文的內容對臨床無實際指導價值,亦無臨床應用前景;如一種新的診斷方法雖然對診斷有一定的價值,但因操作繁瑣,價格昂貴,或者對患者帶來傷害或痛苦,患者不容易接受,亦會失去其本身的價值。

六、寫作水平低,可讀性差。一篇論文除了有一個好的選題,寫作水平和技巧亦直接關係到論文的命運,常常以下情況會影響論文的質量:

1.內容安排詳略不當:例如有人將論文的引言(前言)寫得很長,並且引用大量的文獻,方法、結果、討論內容卻寫得很少,給人以一種頭重腳輕之感;還有人將材料和方法、結果寫得極其簡單,而討論卻洋洋灑灑,寫成一篇綜述,均不可取。

2.層次紊亂,邏輯性差:有些論文未能將資料進行合理組織,統籌安排,使文章層次不清,邏輯性差。例如,有的將結果的內容寫進了方法之中,有的將方法的內容卻寫進了結果之中;有的在結果中穿插了一些本該在討論中敘述的內容。對於結果的內容,有的寫得亦是混亂不清,本應該在一段中表述的卻分成了兩段,或本應分點敘述的卻混在一段中敘述,讓人看不清結果到底是什麼。

3.文字不精煉,語句不通順:最突出表現在討論部分,或引用文獻過多,寫成綜述;或東拼西湊,不能突出重點討論;或什麼文獻亦不引用,將結果的內容在討論中重複一遍。有的用詞含混,表達不當;有的語句不通,不能正確標點,這些均大大影響了論文的質量,輕的退回重修,重的被退稿不用。

七、投稿內容不符合所投期刊要求。各期刊辦刊的宗旨不同,其對發表的論文要求亦不一。有些作者投稿前既未看“稿約”,亦未仔細瞭解所投期刊的情況,隨意的將文章投了出去,雖然文章寫得不錯,可該雜誌無此相關的欄目,或近期剛發表過類似的文章,自然只能是退稿,如果在事前充分了解了欲投期刊的情況,亦不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