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一口井的名字沿用至今

义州井子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贡格尔草原达理诺尔湖北岸。这个地方名字的由来是从前在这里有一户很富有的牧民,主人名叫义州。自家在这里打了一口井,久而久之周围牧民们就管这个地方叫做义州井子。时光荏苒,当年人已不在,井已干枯,不过这个名字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义洲井子第一户人家与自然作斗争,坚持20多年进入现代化的发展史

1995年5月份我的阿爸和阿妈来到了义州井子,那个时候本可以住进集中定居不再游牧的嘎查(蒙古族地区村级单位的名称)里,之所以选择这里是阿爸为养牧做着长远的打算。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1993年7月阿爸和阿妈结婚时左一叔叔左二阿爸27岁左三阿妈25岁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1995年在蒙古包炕上嬉戏的我

义洲井子没有人烟,牲畜自然也很稀少。这种条件下会对我们自家牧场养牧帮助很大,不用和别家的牛羊争抢牧草。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阿妈坐在牧场草地上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在义洲井子的第一个蒙古包(左一姥爷左二不认识)

优越放牧条件的同时也是严酷的自然生存挑战,没有水,没有电。虽说距离达里诺尔湖很近,但是达里诺尔湖的水质却并不适宜人类饮用。湖水的水质为盐碱水反而牛羊是很喜欢喝。冬季牛羊喝水就需要人驱赶到达里诺尔湖上把冰凿开供牛羊饮用,顶着白毛风淌着过膝盖的雪,一赶就赶了近10个冬季。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冬季白毛风恶劣天气(网络图)

人的饮用水除冬天能化雪水饮用外其他时间全部去十里外的嘎查赶牛车拉水。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收集这种名叫德日苏的高草下的雪,化出来的雪水比较干净

1996年是来到牧场的第二年,我们盖了砖瓦房子,也用土墙围起牛羊的棚圈。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刚挖出来的棚圈门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棚圈被大雪埋没

进入砖瓦房后阿爸买了一个二手的小型风力发电,把发出的电存在一块容量不是很大的电瓶里,仅仅可以满足照明。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早期风力发电机(没有找到当时的照片,所以在网络上找了一个比较相似的)

1998年随着对环境的适应我们把草棚前面进行密封,也加盖了暖棚。通过几年的努力家里的牛羊数量增加,还购买了一辆二手拖拉机代替牛车。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退役的拖拉机

几年以后的摸索和试验阿爸阿妈的牧场已经可以平安度过一年又一年,备好足够的草料,结实的棚圈有十足的信心挨过漫长的冬天,但是草原暗藏危机,1997年一种名叫口蹄疫(五号病)的传染病随着寒冬的到来也悄然而至席卷了整个草原,我们的牧场也没能幸免于难,寒冬过后30多头牛只活下来7头,100多只羊只剩下1只,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随后的几年里基于之前的经验教训,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更加谨慎,比如我们发现达里诺尔湖的盐碱水给羊洗澡可以预防皮肤病,也对口蹄疫等疾病很有效的预防,冬季寒冷的时候上午把羊羔留在暖棚里单独喂养可以避免羊羔得风寒降低死亡率。牧场里的羊群也是慢慢的超过之前数量,牧场恢复往日的生机。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在达理诺尔湖洗羊

长生天总是会眷顾勤劳的人们。2004年的一个夏天,门前一条饮用水管道嘎查翻修换水管,阿爸抓住这次机会,自己用铁锹从管道距我家挖了长200多米,宽半米,深3米多的管道沟渠,耗时一个星期接出了水管连接到我们牧场里。饮用水的接入对牧场日后的生产生活以至于对现在新搬来邻居的生活都有了质的改变。

经济得到改善生活中也有新的色彩,我们拥有了一台黑白电视机,但是只能是风大的时候才可以看,其他时间没有足够的电。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黑白电视机(网络图)

多年来随着阿爸对电力资源的了解和应用我们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光伏发电设备(一块不大的太阳能板),我们又添置了一台小型冰箱。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较为成熟的发电设备

2010年牧场购入了10匹马。得益于当年的牧场选址,地方宽广。在2015年10匹马也增长到60匹。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马群

作为牧场养育出来的儿女我们回到了草原的怀抱

2018年春节我和先生决定辞去原有工作回来投入到牧场的生产建设中,阿爸阿妈是坚决不同意的。认为我们放弃已经成熟的工作而选择这种辛苦的生活方式是不理智的。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2018年3月我们建设的塑料温室菜棚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2019年11月 我和先生结婚

近几年住在嘎查里的牧民发现集中养牧越来不方便,有一部分也来到了义洲井子,成为了我们的邻居。住户数量增多后在2020年的春节前夕国家电网的电终于接到我们这里,至此我们脱离了没有电的生活,可以使用更多的现代化电器设备了。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2019年夏季国家电网施工


我们回到牧场已经整整两年,无论以后是把生活过成诗,还是落身泥土,且看我们接过阿爸阿妈手里的接力棒能传递多远吧。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在草原上捡到的野生蘑菇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秋季储备过冬的牧草


两代草原人历经近30年如何打造心怡的牧场家园

2018年秋季红色的草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