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兩度上會終“闖關”成功,即將登陸科創板

記者 | 江帆

歷經兩次,中國最老牌光伏公司之一的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合光能)終於成功過會。

3月11日,界面新聞從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官網獲悉,當天,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通過現場+視頻方式召開了“2020年第4次審議會議”,會議決定同意天合光能發行上市。

這意味著天合光能科創板IPO二度“闖關”成功。

今年1月8日,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決定暫緩審議天合光能的首發事項,並針對其存在的六項問題提出了問詢,主要包括實際控制人違法信託貸款合同、集體用地相關手續是否履行、電站轉讓以及補貼收入等情況,要求其作出進一步說明。

該公司由此成為2020年首家申報科創板上市暫緩審議的企業。

在最新公佈的招股說明書中,天合光能披露,其去年實現營收233.76億元,同比下降6.7%;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41億元,同比增長14.82%。

針對今年一季度運行情況,天合光能在招股說明書中預計,公司營收及淨利潤將隨銷售規模擴大保持穩步增長。

天合光能稱,經初步測算,預計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53.37億-62.02億元,同比增長約27.74%-48.4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67億-0.82億元,同比增長約22.45%-49.66%。

3月11日下午,界面新聞記者參加了PGO光伏綠色生態合作組織舉辦的“光伏行業情況交流與形勢分析網絡視頻會議"。會上,天合光能常務副總裁印榮方介紹了公司的復產及經營情況。

“一季度訂單整體比較飽滿。”印榮方表示,天合光能春節期間不停產是多年的傳統,1月已實現滿產,2月達產率較好。

“只有位於湖北仙桃的工廠因處在疫區,受到了較大影響,年初六之後已停產。”印榮方表示。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的影響,印榮方進一步指出,由於組件材料供應企業年後未及時復工,以及物流上存在挑戰,天合光能在組件材料的供應上遇到了較大困難,後續協調解決了輔料企業的復工問題以及上游供應問題。

天合光能創立於1997年,總部位於江蘇常州。2006年,其在美國紐交所上市,是中國最早一批登陸美國紐交所的光伏企業,一度是全球最大光伏組件出貨商。該公司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為高紀凡。

2019年,天合光能光伏組件全球出貨量突破10 GW。根據PV InfoLink發佈的2019組件出貨排名,天合光能位居前三位。

由於中國光伏企業在美估值普遍過低等因素,近年來,光伏中概股掀起了一股“回A”潮,其中包括天合光能。

2017年3月,登陸紐交所十年之久的天合光能宣佈從美退市。自此之後,該公司開啟了回A之路。

科創板資料顯示,2019年5月16日,天合光能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得受理,擬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4.39億股,計劃募資30億元。

該公司計劃,250 MWp光伏發電領跑基地項目投入5.25億元;電池和組件技改及擴建項目投入6.51億元;研發及信息中心升級建設項目投入4.37億元,剩餘的13.87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