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黃岡”品牌教育碩士培養模式

打造“黃岡”品牌教育碩士培養模式

黃岡師範學院前身是張之洞創建於1905年的“黃州府師範學堂”,歷經百年耕耘,始終堅守師範辦學傳統,逐步形成鮮明的教師教育特色與優勢。百年傳承,薪火相繼,一代代黃師人,紮根鄂東,服務桑梓,堅守教育的夢想與信念。目前,黃岡80%以上的中小學校長、副校長畢業於黃岡師範學院或曾在黃岡師範學院進修深造。

教育碩士“黃岡”品牌的目標定位與培養模式

2012年學校招收教育碩士研究生以來,堅持面向黃岡基礎教育,確立了“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教得好”的培養目標,以“師範性、地方性、應用性、差異性”為特質,以黃岡基礎教育為研究對象,以教育理論知識和基礎教育研究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全程教育“臨床”理念提升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實現黃岡基礎教育品牌傳承與創新。

“黃岡”品牌教育碩士培養,採用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的“2×4”課程體系,即第一學期:基礎理論課程+教育見習;第二學期:專業技能課+專題調研;第三學期:論文開題+教育實習;第四學期:課程選修+論文答辯。

“黃岡”品牌教育碩士培養模式推行“學—思—行”一體化,其中“學”包括學習理論知識、學職業技能,目的是提升教育碩士的學識和素養;“思”即“反思”,通過教學觀摩、學術會議和教育論壇培養研究生反思意識,通過文獻閱讀、課堂研討、教研活動培養研究生的反思能力,通過問題診斷、案例教學、教研課題培養研究生解決問題能力;“行”包括教學技能訓練、課例分析、教師職業素養提升、教育見習、教育調研和教育實習和其他社會實踐活動。模式充分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結合、知識與能力並重、責任與理想融合。

“十個一”工程保障教育碩士“黃岡”品質

“黃岡”品牌教育碩士始終堅持質量導向,抓實抓細過程管理,重點實施“十個一”工程,不斷完善質量保障體系。

每年一期“教育碩士高端論壇”

為拓展研究生視野、提升學術素養、規範學術研究,學校自2013年起,每年舉辦一期教育碩士研究生高端論壇,先後舉辦“黃岡名師論壇(2013)”“湖北名師論壇(2014)”“卓越校長論壇(2015)”“教育局長論壇(2016)”“教育專家論壇(2017)”“黃岡名師論壇(2018)”“教育專家論壇(2019)”共7輪,論壇從不同的角度,探索了基礎教育的熱點理論問題和實踐創新經驗,營造了濃郁的學術氛圍,有效拓展了研究生視野、提升了研究生學術素養。

每年一本《教育碩士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專輯

學校每年出版一本《教育碩士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論文集,稿源為全體教育碩士導師和研究生,聘請基礎教育專家學者匿名評審,入選論文將作為導師考核和研究生畢業論文開題的重要前置條件。目前已出版7輯,此舉有力促進了研究生問題意識與反思能力的提升,也強化了導師的基礎教育研究意識。

每年一次聯合培養基地建設座談

學校建設的研究生實踐基地分四個層次:國家級聯合培養示範基地、省級研究生工作站、校級研究生高端實踐基地、院級研究生實踐基地。

為了進一步加強合作,充分發揮實習實踐基地的作用,學校每年召開一次基地建設座談會,聽取基地聯合培養研究生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加強基地導師隊伍建設,規範基地導師指導行為,加強基地條件建設,著力提高研究生實踐教學質量。

每年一期導師培訓

學校堅持開展導師年度培訓制度,每年一個主題。2019年的主題是“教育碩士學位論文形式與規範”,邀請了教育碩士教指委專家解讀各種規範性文件精神,邀請優秀碩士導師介紹經驗,召開討論會,探討指導研究生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同時,學習碩士導師考核辦法和指導規範,督促導師“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始終牢記立德樹人根本宗旨,繃緊學術道德神經,擔當教書育人使命,打造一支數量足、結構優、能力強、素質高的導師隊伍。

每個研究生一筆專項業務費

投入是人才質量保障的前提條件,學校每年劃撥給每個研究生專項業務費,由研究生自主決定參加教學技能競賽、教育調研和學術會議開支,旨在開拓研究生的學術視野,培養學術意識,提升學術研究能力。

每年立項一批教學研究課題

學校每年為碩士導師立項一批教學研究項目,資助導師開展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學案例建設,不斷完善教學資源;同時,為教育碩士研究生立項一批研究生工作站項目,資助研究生在校外導師的指導下開展教學研究活動。

每學期一次教學競賽

為適應現代信息技術發展需求,加強教育碩士教學技能訓練,學校每年上半年在校內舉辦一屆教育碩士微課比賽,邀請本校專家擔任評委,目的是展示教育碩士研究生改革傳統課堂的成果;下半年與高端實踐基地聯合舉辦“全真”課堂教學技能比賽。地點在實踐基地,參賽者為基地相應年級學生,評委由基地的名師、骨幹教師擔任,點評嘉賓為“黃岡名師”。兩場賽事明顯提升了教育碩士教學技能,為選送教育碩士參加校外競賽夯實了基礎。

每年表彰一批優秀碩士生導師

學校出臺了《黃岡師範學院碩士生導師管理辦法》和《黃岡師範學院教學質量獎獎勵辦法》等文件,每年進行評選和表彰,分別設立教學卓越獎1人,教學傑出獎2人,教書育人獎3人,教育碩士優秀指導教師3人。此舉有力激發了廣大導師和任課教師積極投身教育碩士培養工作。

每年評選一批聯合培養示範基地

基地是教育碩士開展實習實踐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深入瞭解基礎教育的主陣地,學校出臺了《黃岡師範學院教育碩士研究生實習實踐基地建設管理辦法》。每年依據文件要求對學院和學校兩級聯合培養實踐基地進行考核評比,評出前10%為示範基地,給予建設經費獎勵,學院建設的示範基地可以直接晉升為學校高端實踐基地,學校示範基地優先推薦為省級研究生工作站。省級研究生工作站驗收“優秀”優先推薦為“全國示範基地”。

每年獎勵一批高水平研究生學術(位)論文

學校通過與校友合作設立定向捐贈獎學金,對於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及以上級別的學術論文和年度校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給予專項獎勵,符合學校科研成果獎勵政策的同時享受學校的科研獎勵。

教育碩士“黃岡”品牌悄然形成

“黃岡”品牌教育碩士嚴格依據教育碩士教指委的要求,不斷完善教學條件,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培養質量逐步提升,2017年順利通過國家教指委組織的“特需項目”合格驗收,2017和2018年連續兩年接受教育部學位中心組織的學位論文抽檢,結果全部合格,沒有發現任何學術不端現象。

教學競賽獲獎豐碩

學校教育碩士研究生參加全國教育碩士學科教學技能大賽,先後獲全國性獎勵49項,其中一等獎7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23項、優秀教學設計獎5項,優秀組織獎3項,獲獎學生達到總人數的1/4。2017級教育碩士張鈺婕作為華中地區的代表,赴美國參加芝加哥“首屆國際音樂大賽暨國際音樂節”,獲得聲樂組第二名以及最佳喜劇詠歎調錶演獎。

學術水平穩步提升

在導師的帶領下,教育碩士研究生“零基礎”起步,經歷了課程論文的系列訓練後,鍛鍊了科研思維、培養了學術興趣,陸續公開發表學術論文,數量從最初的人均0.8篇提升到2.65篇。2019屆畢業生楊灑,榮獲湖北省第五屆“長江學子”創新獎,學習期間共發表2篇英文CPCI文章,4篇省級期刊論文和2篇會議論文,先後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字媒體科技作品及創意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成功申請了“網上購物系統v1.0”“樂學C語言APP”兩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

教學成果飲譽湖北

學校“全程教育臨床模式培養卓越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研究與實踐”成果榮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並推薦參加全國教學成果獎的角逐,其主要內容被寫入“湖北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五教五學’培養教育碩士行動研究”榮獲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對於培養教育碩士教育教學和管理能力及終身學習能力具有重要借鑑意義。

學生就業優質率高

學校教育碩士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9年達到100%。超過50%的畢業生在各公辦中小學任教,絕大多數快速成長為教學骨幹,在工作崗位上獲得的各類教學獎勵超百項,有6位學生畢業當年考取博士研究生。

辦學聲譽逐年提升

學校教育碩士深度對接黃岡基礎教育,黃岡所屬重點中學、示範中學均為黃岡師範學院教育碩士高端實踐基地,實現了“教育碩士實踐基地、校外導師遴選基地、教育研究合作基地、教學成果獎培育基地、優質就業基地和優質生源基地”於一體,贏得了基礎教育界的普遍好評,吸引越來越多的社會考生報考黃岡師範學院教育碩士, 2020年學校教育碩士報考人數較上年增長72%。

黃岡師範學院注重質量發展,始終堅持“源於師範、興於師範、強於師範”的理念,教育碩士“黃岡”品牌必將越擦越亮!

(彭錦 夏慶利 胡世剛)

(廣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