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四家公司宣佈融資近10億,無人物流場景商業化深度分析

最近半個月,耕耘在特定場景,如無人物流、無人配送、礦區自動駕駛等領域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紛紛宣佈獲得融資,自動駕駛領域的融資春光照到了特定場景:

1、2月26日,馭勢科技宣佈獲得博世、中金、深創投等的戰略投資;

2、3月4日,白犀牛宣佈獲得辰韜資本的追加投資;

3、3月5日,慧拓智能宣佈獲得凱輝基金的投資;

4、3月11日,新石器宣佈獲得理想汽車的投資。

自動駕駛的春天,繼續在物流領域綻放。根據車智君的瞭解,融資規模從千萬級到數億不等。

除了在資本上獲得認可,耕耘特定場景的公司,在業務進展上也有突破:

1、礦區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紛紛拿到了礦企的試點合同;

2、港區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主線科技拿到了天津港的招投標單子、西井科技主要與和記黃埔出擊海外港口;

3、物流領域的自動駕駛公司,馭勢科技則拿到了香港機場的無人物流合同和上汽通用五菱的廠區物流項目;

4、無人配送更是藉著疫情危機在配送場景大展身手。

在業務上有突破,在融資上獲認可!特定場景的自動駕駛商業化,在2020年的春天,迎來了全面發展的良機。但是,即便是特定場景,也有著各自不同細分行業、細分領域的特點,值得一一撰文分析。

這類場景的不同細分行業和領域,機場偏園區物流領域、廠區則是生產物資調動細分領域,這樣細分領域的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析市場需求、實施過程特點和經濟賬,就能判斷其商業化前景如何。

半個月四家公司宣佈融資近10億,無人物流場景商業化深度分析

01 不同場景的特點與實施

上述不同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耕耘在不同場景的細分行業和領域,根據每個細分場景、行業和領域的特點和需求,可以說是定製開發和實施自動駕駛的車輛,下面分析機場場景和廠區生產物資調度場景,這兩種不同場景的特點和實施解決方式。

機場場景

機場場景對自動駕駛的需求,包括了自動駕駛的行李和貨物拖車,自動駕駛的擺渡車和巡邏車等。機場是所有場地場景管理最嚴格的,每一臺穿梭在機場內的車輛,包括擺渡車、行李車、巡邏車等,都需要嚴格按照路線行駛,並且由控制中心調度,因為每一架飛機都太貴了、飛行安全太重要了。

機場場景的固定線路,是實施無人駕駛的一大便利條件,但是,由於機場道橋隧混合道路、飛機單價過高、機場場景保障飛行安全的嚴苛管理要求、對事故零容忍度的態度,是實施自動駕駛的最大挑戰。

經過兩年的技術研發、測試和現場部署RSU和C-V2X,得到了相關機場安全及飛行區運作部等多個部門的批准,並且報備到香港民航處、香港運輸及房屋局、香港運輸署及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等政府部門。馭勢在香港機場無人物流車項目,成為目前全球首個在機場環境下運行的無人駕駛常態化運營項目,在機場內提供完全無人駕駛行李運輸服務。

據悉,為了讓無人物流車保證飛行的絕對安全,馭勢與香港機場共同研發並申請了E-Fence電子圍欄系統,配合RSU、C-V2X、雲端智能運營管理系統,可以實施定位每臺無人車的位置、識別和躲避其他道路參與者,從而有效的控住無人車的線路。

半個月四家公司宣佈融資近10億,無人物流場景商業化深度分析

廠區物流

廠區生產物資的調度,也就是廠區物流,對自動駕駛的需求,主要是由於人工駕駛物流運輸方式,限制了工廠的生產效率、增加了工廠的生產風險、用工緊張也增加了生產成本。

在廠區內實施自動駕駛物流,由於是負責工廠內部各生產部門、各車間之間的物料轉運,無人物流車的道路環境,也面臨著廠區內工人、外來運輸車輛的參與交匯。還有一大難點,就是要符合工廠流水線的生產節拍,並且有應急方案應對臨時事故的發生,避免影響工廠生產效率。

馭勢在五菱寶駿基地的無人物流運輸,基於寶駿車型改裝的無人駕駛車,在廠區內,將白車身從物料堆放區,運輸到生產線上。目前,投入了超過10臺完全無人駕駛車輛提供7X24小時的運輸服務。

半個月四家公司宣佈融資近10億,無人物流場景商業化深度分析

02 經濟賬決定商業化

從香港機場到五菱寶駿基地,這是馭勢目前實現常態化運營的兩條無人物流運輸線路。從機場到廠區,這是兩個有著不同場景特點的市場,更是市場規模不一樣的特點。

用香港機場作為場地無人駕駛物流系統的標杆,去打廠區無人駕駛物流系統,邏輯顯然是用安全要求更嚴格、場景更復雜、安全事故零容忍態度的場景,去打要求更低一些的廠區場景,但廠區場景也有自己的難度——符合流水線的生產節拍。

自動駕駛要真正的商業化,就必須要去掉安全員的角色。無論是馭勢的香港機場項目,還是五菱寶駿基地項目,都做到了完全無人駕駛,這對於自動駕駛商業化能夠算得過帳來,非常重要。

在香港機場,馭勢常態化運營的無人駕駛行李運輸服務,可以在7X24小時、全氣候環境下,只要機場還在正常運作,都在提供無人駕駛行李運輸服務。在人員的成本、安全(雲端管理控制和電子圍欄系統)、效率(系統調度速度更快)上,有效降低了機場的人員成本支持、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據瞭解,接下來馭勢將拓展體量更大的機場貨物運輸。

半個月四家公司宣佈融資近10億,無人物流場景商業化深度分析

在五菱寶駿基地,馭勢常態化運營的無人物流運輸線,根據工廠流水線生產節拍需求,投入了超過10臺無人駕駛車輛,這條無人物流運輸線,通過無人車+雲端智能管理系統,僅需2個維護人員,就可以取代原來需要十多個司機三班倒,提供7X24小時運輸服務,有效降低用工成本、提高效率和生產安全。

在量產方面,香港機場的無人拖車,車輛是和合作夥伴正向研發打造的,寶駿基地的無人物流車,車輛就是寶駿新能源,馭勢完成車輛的無人化改裝,以及提供雲端智能管理系統。

對於馭勢來說,香港機場無人行李運輸服務,是一個標杆性的商業化項目,但或許更大的市場是類似寶駿基地的無人物流運輸系統,並且是生產型投入,也符合工業製造4.0的趨勢——工廠無人化。

要想在機場或者工廠提供無人運輸服務或系統,還需要解決的是,從定製化到規模化的過程,提煉出一套包括進場實施、生產合拍、道路改造、後臺管理、事故應急反應、維護管理規範的經驗。根據馭勢的規劃,接下來將會重點突破廠區生產節拍性運輸無人化、物流倉儲園區無人化和港區作業無人化。

進入到2020年,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更是成為了行業整個行業關心的重點。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原因:

1、自我造血緩解生存壓力:由於大環境的影響,融資困難,自動駕駛公司或部門,包括初創公司、大公司孵化的獨立公司或獨立事業部,都需要進行自我造血、緩解生存壓力;

2、技術的商業化證明階段:在於行業發展到了需要進入技術的商業化證明階段,甚至是規模商業化的階段;

除了馭勢耕耘的廠區物流無人化,前面提到的完成融資礦區、無人配送等領域,以及業務有突破的港口,各自場景也有著自己的商業化特點,請見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