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五勝者禍,四勝者弊,

三勝者霸,二勝者王,一勝者帝


引言與“是以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兵法首先不是戰法,而是不戰之法。這對於商業競爭的啟示是:一戰而定。如何一戰而定?

我們對此解讀,一是集中行動;二是壓倒性投入,戰略重心指導企業經營,要知道你今年的費用預算都投入到哪裡?第三,戰略重心儘可能聚焦在少的工作項目中,最好是一個;第四是明確把資源投入到哪裡才能最大產出和最長期產出地方。

在我們看來,戰略定位再好,如果沒有足夠多的資源推動,一切也等於零。而任何企業的資源都是相對有限的,如何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是“一戰而戰”的中心思想。

這是壹串通一直以來強調的關鍵地落地。而什麼是關鍵點落地呢,是圍繞戰略所建立的一系列配稱,如產品、渠道、組織、推廣、促銷等。

為更好地輸出壹串通關於關鍵地落地系列方法論,我們將陸續推出關於【落地說】系列文章,此篇為【落地說之產品】,邀請一起來探討以下四個課題:

一、何謂產品?產品的本質是什麼?差異化之於產品的重要意義在於哪裡?

二、產品戰略規劃如何進行著手?找對標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三、產品價格帶如何設計?是成本定價還是市場反向定價?兩者區別有多大?

四、產品創新的誤區有哪些?產品創新的演進邏輯有哪些?而有哪些產品創新的方法論可以為企業做產品創新提供指導?


— 1 —

什麼是產品?

產品的本質是購買理由

1.什麼是產品?產品的本質是購買理由。

先有營銷,後有產品。如何來理解呢?這就意味著從消費端開始,洞察一個購買理由,這才是產品價值所在。一個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它會在市場中淘汰出局。

什麼是開發產品?就是開發購買理由。

什麼是設計產品?就是設計消費者的選擇邏輯。

2.差異化是利潤的秘密

什麼是差異化?消費者能感知的差異化才叫差異化。消費者不能感知的差異化,都不叫差異化。

差異化之所以如此之重要,就在於:差異化是利潤的秘密。

舉個例子,比如說華為的power思維 VS 小米的拆機思維。大家來說說誰的賣點更容易讓消費者所感知呢?顯然是華為的P30,可以拍月亮的手機。

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 2 —

競爭視角下的產品戰略規劃

找到對手、找到老師


產品戰略規劃的第一步是,找到老師、找到對手。

你需要在行業中或是跨行業找到,自身品牌需要學習的對象或是競爭的對象,從而在產品戰略上進行規劃,這是壹串通所說的基於競爭視角下的產品戰略規劃。

如何向老師和對手學習呢?

老師,在外觀、品質上引領。

對手,在價格上進行對標。

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 3 —

價格設計是營銷的頂層設計

是戰略問題

定價定生死!價格設計是營銷的頂層設計,是戰略問題。

1.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定價都是耍流氓

通過將各個環節的成本進行核算,如採購成本、生產成本、研發成本、銷售成本等,產品的價格設計也就跟著出來了。這是典型的過去成本定價的方式。但,它的問題是,如何確保它的價格在市場上有競爭力。

2.產品的定價一定要符合流通環節利潤分配原則

價格設計決定著利潤分配。這就是反向定價的思維。即是,我們希望在終端銷售價格,反推渠道要賺多少的利潤,算出渠道供貨價,再核算我們需要賺的利潤,從而在採購各個環節中根據事先制定好的利潤分配規則進行卡位。

3.產品價格設計的方法論

這就是企業家在產品定價的時候,時時刻刻需要回答的三大核心課題:

第一,你想賣多少錢;

第二,你選擇那些銷售者以及如何和他們分配這些錢;

第三,你是如何讓消費者同意你的產品值這麼多錢。

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 4 —

產品創新的

加減乘除四要素法則

產品是一切營銷的起點。而只有創新才能獲得利潤。從這個意義上,技術和產品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保障。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產品創新誤區、產品創新演進、產品創新法則的三大課題:

1.關於產品創新的四大典型誤區

誤區一:閉門造車創新,未做先敗

在全球化、技術日新月異的背景下,一個企業的產品創新如果仍有閉門造車的想法,那可以想象產品即使出來,必然也很難得到市場的青睞。

誤區二:不顧用戶需求,為創新而創新

很多企業的技術研發人員都是站在內部視角,站在企業需要什麼樣的產品去做思考,而不是用戶思維,不是用戶需要什麼樣的產品為出發點。創新不是目的,而是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的解決方案,我們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

誤區三:如果不是顛覆性的創新,都不是創新

只有顛覆性的創新才是創新?然而事實證明,只是改變外包裝,其實在本質上也算一種創新。沒有量變就不會有質變,每一個顛覆性創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聚沙成塔,積少成多,注重“微創新”也能帶來大改變。哪怕成功百分比很小的“微變化”,也能暗暗激盪起層層水波,為企業發展帶去新動能。

誤區四:沒有優秀的研發團隊,談不了創新

德魯克曾說“創新需要專注,創新不一定需要高科技。”

創新很大程度來自於實踐,很多的創新來自於一線實戰人員。如,很多導購員在終端演示產品時,會腦洞大開開發出演示工具,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創新。

2.產品創新的三個演進邏輯:有-更-異

事實上,對於產品創新,還跟企業所處的行業、所處的階段相關聯。整體而言,產品創新遵循“有-更-異”邏輯不斷演進:

第一階段:有。即是指供求不平衡時,人無我有是產品創新的重要方向。

比如在上世紀80、90年代,需求大於供給,手機成為稀罕物,這時的產品只要做到人無我有,也能受到推崇。

第二階段:更。即指將共性功能極致放大,人有我優。

還是以手機為例,目前主流智能手機廠家主打“拍照”共性功能。他們為了建立消費者對“更好”、“更強大”的認知,都將拍照性能參數進行放大表達,如“前後2000萬像素”。

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第三階段:異。即指差異化,人優我異。

與其更好,不如不同。我們長講,差異化是利潤的秘密,正是如此。

我們都知道,現今在商業充分競爭時代,貨架上琳琅滿目的產品往往造成了消費者的選擇困惑,這時只有具有明顯差異化、與眾不同的產品更能獲得消費者的注意。如OPPO R9在眾多訴求“照相”共性功能中跳脫出來的核心要素就是“快速充電”這個差異化概念: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


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3.關於創新的方法論:加+、減-、乘x、除÷

如何創新?創新的方法論是什麼?想必大家非常關切這個問題。

對於創新的原理級知識,創新理論大師熊彼特提出了五個創新方法論:

1、採用一種新的產品,或一種產品的一種新的特性。

2、採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

3、開闢一個新的市場;

4、獲得一種新的原料或半成品來源;

5、實現一種新的組織,建立一種壟斷地位或打破一種壟斷地位。

可以說,創新的方法論離不開以上的五種路徑,可以將他這一段話歸納為五個創新,依次對應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資源配置創新、組織創新。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的是,創新的本質是舊元素的新組合。

一次,筆者在與企業家朋友施文斌先生時就產品創新展開探討時,他提出了“加減乘除”的創新方向,對本人大受脾益,將其演繹如下,相信對各位也有所啟發:

產品創新方向一:+加法。即是多重組合

多種功能要素的疊加,構成產品創新的重要方向。

舉例說明:iphone4是“電話+照相機+ipod+個人數碼助理”四合一的疊加。

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小米彩虹電池,打破了從過去買電池就是隻買一兩節,通過顏色的外觀設計形成明顯差異化,做成系列的七彩電池。消費者看了就很喜歡,一買買7個系列、14節。


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產品創新方向二:-減法。即成本重構。

基於價格在產品功能上做減法。

舉例說明:小米手環。在小米進入手環行業之初,傳統手環都存在這價格高、待機短、粘性弱等現狀。那麼小米就是對標傳統手環,進行成本重構,不斷做減法。

因此第一款手環產品砍到只有基本功能,就是隻能計步以及計算心率,連時間功能都不上,因為太耗電了。同時加入了手環解鎖手機功能,與手機實現互動,提升使用率,解決了粘性弱的問題。在市面上手環價格通常都是大幾百起步的時候,小米初代手環能夠直接砍到79元,成為擊穿市場低價的爆品。

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產品創新方向三:×乘法。

做乘法創新有兩大關鍵方法:

一是,單點功能放大極致,實現成倍的效果。

比如說廚電行業油煙機品類,老闆電器將大吸力放大到極致,直接定位為“第4代大吸力油煙機”,德意將大風壓放到最大,定位為“德意大風壓油煙機”,美的則佔據清潔特性,宣稱“美的,發明蒸汽洗油煙機”。事實上,在大賽道大品類競爭,各大品牌通常都會通過搶佔一個特性,並將這個單點特性不斷放大,從而形成用戶心智當中的某個特性第一名。

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二是,加入跨界元素,聚集雙倍甚至多倍的勢能。

比如說農夫山泉和故宮的聯名款、可口可樂的FIFA世界盃限量瓶等等,將一瓶水、一罐可樂做成文創類的IP,形成雙倍勢能,好玩又有趣,深受年輕人喜愛。


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產品創新方向四:÷除法。即底層結構遷移。

舉個例子,我們來看看潮汕人是怎麼吃牛肉的,潮汕人是按照牛的不同部位來吃,比如說吊龍是一樣,嫩肉是一樣,五花腱是一樣等等。這種做法,不僅把價格拉高了,獲得更高的溢價,而且還能提升吃牛肉的儀式感,從而形成吃牛肉的文化,三者合一,所以才有潮汕牛肉的連鎖品牌出現。


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疫情之下,大多數傳統企業都在遭受著巨大的挑戰。如何自救成為擺在每一位遭受挑戰的企業家的重大課題。但,無論怎麼變,產品在企業扮演的戰略角色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企業對於打磨產品、練好基本功是永恆的話題。

我們通過系統總結關於如何理解產品、產品的本質、產品的戰略規劃、產品價格設計、產品創新等原理級知識,以期幫助企業家在此特殊期間,不斷延伸自我認知邊界,構建完整的創新思維模型。



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湯飛:「落地說之產品」產品創新的最佳方式:舊元素的新組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