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鄉鎮中學每班六十多人,只有三四人在學,95%的人在混,請問教育專家該怎麼教?

我從趙國穿越而來


說一個身邊的例子,感興趣看的可以看一下。

一樣大的三個孩子,爸爸們是同事,所以孩子經常一起玩,假期一起旅遊,媽媽們也經常交流。

A 是個女孩子,從小姥姥幫著帶,但是姥姥不溺愛,生活照顧的無微不至但是學習和習慣養成一絲不馬虎,一年級姥姥每天晚上給讀書,到了一年級下學期姥姥給她讀故事只讀一半。因為孩子就可以自己讀簡單的讀物了,感興趣會自己讀的。

做作業要求更是嚴格。不寵孩子,反倒是嫌爸爸媽媽有點慣孩子。

這個小孩現在初二,所有的事情自己做,成績也是挺好的。

B 和C 是男孩子,一個和姥姥一起生活,一個是和奶奶一起生活。他們的特點是,爸爸媽媽想管理孩子,但是老人總是以還是個孩子為理由干涉,就在老人和父母的博弈中長大了,品行很好,學習習慣出現了問題:學習被動。當然成績也是不太好的。

綜上所述,我覺得孩子之間雖然有差異,家庭環境以及孩子低年級時學習習慣的養成更是影響大的因素。

特別希望孩子還小的父母能夠看到這個因素,並且思考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