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下你們童年最難忘的電視節目是什麼?

娛生相伴


我的童年是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那時候中央電視臺每到週六就會播放黑白抗戰電影,這是我童年時最難忘的電視節目。每到週六下午都會守在電視旁,期待著電影的播出。當時八一電影製片廠抗戰題材的電影非常多,《小兵張嘎》《平原游擊隊》《地雷戰》《地道戰》《高山上的花環》《鐵道游擊隊》《英雄兒女》《閃閃的紅星》等都是那個時候看的,能記得名字已經不多了,這也算是我接受的最早的愛國主義教育吧。

小的時候對抗日戰爭這段歷史其實並沒有特別清晰的概念,但是知道“日本鬼子”欺負中國人非常氣憤,還有每當看到鬼子進村,就恨的咬牙切齒,日本鬼子被消滅了,又特別的高興。抗戰電影最有意思的是村民與鬼子鬥智鬥勇,比如《地雷戰》《地道戰》,把鬼子騙的團團轉,感覺非常過癮。那個時候,電影裡的小兵張嘎,潘東子,王成成為了我的偶像,很長的時間裡,我的理想就是去當兵,要像他們一樣成為一個英雄。


再到後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深刻得感覺到抗日戰爭這段歷史要永遠銘記,否則悲劇就會再次上演。戰爭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弱肉強食是自然界的規律,只有使自己真正強大起來,才會避免捱打,這是抗戰給我們最深刻的教訓。非常感激當年為了新中國獻出寶貴生命的抗日英雄們,他們是新中國的締造者,是當代中國不朽的豐碑。


易航信者


其實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多少有些心酸,我是農村的孩子,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從小我就被寄宿在姥姥家,很長一段時間我不知道我的家在哪,我的爸媽在哪,小時候的這種環境造成了我有些孤僻的性格。

不過有好有壞,姥爺家祖傳中醫,日子過的撐得起富裕二字,從小健力寶哇哈哈方便麵幾乎沒怎麼缺過,還記得很清楚,在沒電視的時候我們幾個小屁孩無外乎是玩泥巴過家家,經常髒兮兮一身汗但是很快樂,不過姥爺家很快就有了村裡第一臺電視機,那時候電視還是稀罕物,依稀能記得電視買到家的時候院裡站滿了人,都是來看電視的,調好電線打開電視黑白的影像裡擺放著不知道是東方紅還是希望的田野上的歌曲,從此我的愛好又多了一項,,看電視,但也沒少捱揍。

下午五點放學,放了學就會有幾個小夥伴和我一起趴電視機前等,五點半動畫城準時開始,聽著那“快點告訴你明白一些大道理。我的心放在你那裡”熟悉的旋律是時是最開心的

但是開心的絕對=不止於此,六點到大風車又開始播放,再聽著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的時候,已經想好了下次過家家必須要演孫悟空的決心。

直到再後來開始看濟公和西遊記,以及雄霸天下,電視始終伴隨著我成長,現在人大了,電視看的少了,但兒時的那份美好的記憶,始終在心底,時不時的想起都會露出微笑,雖青春不在,但心仍年少!


小火薦電影


童年時最難忘記的電視節目當然是“大風車“了,它陪伴著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童年,每次放學第一件事就是放下書包,跑到電視機前觀看”大風車“ 裡面的主持人有鞠萍姐姐,董浩叔叔,金龜子等等,當然最期待的當然就是動畫片了,那些經典的動畫片到現在一直在我的腦海。

《葫蘆娃》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

《小糊塗神》這個動畫片裡有三個糊塗蛋,還有咒語,金糊塗,銀糊塗,比不上咱家的老糊塗。

《小機靈灰豆》 灰豆是一個要變成好孩子的妖怪,還有個豬八戒的尾巴形影不離的跟著它。

《海爾兄弟》 這部動畫片集數比較多,小編一直沒有完整的看完過,但是這個動畫片每一集都可以教我很多的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太陽之子》 這部動畫片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部,講述太陽的兒子消滅妖怪,維護世界和平的故事,那個時候他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魔方大廈》 這部動畫片後期沒有演完,可能是版權出了問題,我記得主人翁萊克有一把酒槍,打到誰,誰就會喝醉,我當時也想有一把那樣的手槍。

《舒克與貝塔》我是飛行員舒克,我是坦克手貝塔。兩隻小老鼠通過做好事,得到了大家的認同。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舒克貝塔。

《草原上的小老鼠》這是一部發生在大草原,一幫小老鼠在生活中發生了許許多多有趣的事。

還太多太多的動畫片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無限的歡樂,時光荏苒,日月如梭,十幾年過去了,想想童年最難忘了,當然是”大風車”了。


小凡影視圈


這個問題真的勾起了我們很遙遠的回憶,兒時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動畫片吧,但是我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想到的不是動畫片,而是《還珠格格》。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吧,下面跟大家講講我的故事吧:

直到現在我也清楚的記得,那時我們住在老家矮小的土房子裡,那會沒有大彩電,沒有數字,沒有有線。那是一個暑假我老爸剛買了一部18寸的黑白電視機,院子裡也用竹竿架起了天線架,當時具體看過哪些節目現在已經記不起來了,但是每天晚上全家人聚集在一起看我們當地諸城衛視的《還珠格格》的場景我卻記得非常清楚,估計這一輩子也忘不了。每到晚上吃完飯我們幾個小姐妹還有我爸媽我們就聚集在一起看《還珠格格》,包括廣告我們都不用換臺的,每晚4集連播看到晚上11點,我們在一起又說有笑,討論的非常激烈,每個人臉上幸福開心的表情我也清楚的記得!

現在已經再也找不到當時看電視的熱情和幸福感了!我應該感嘆時光流逝太快,還是感嘆人的變化之大呢?


小姐姐致敬經典影視


我生活的年代是70年代。那時候物資非常匱乏。如果家裡有電視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所以,以前如果一戶人家有電視,我們都是擠在一個大院子裡面,大家一起看。那時候是沒有彩色電視機的。只有黑白電視機。然後在上面覆上一層彩色的透明玻璃紙。這樣就算是一部彩色電視機了。

我記得我小時候看的第一部電視是美國的一部電視劇《大西底洋來的人》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這部片子,好像是我在八歲的時候,每天沒有事的時候就趴在桌子上打開電視準時看這部電視劇。40幾年過去了。對這部電視劇劇的內容也已經相當模糊了。主要劇情是男主是從海底來的,他不能長時間在地面上生活。生物學家瑪麗博士發現了這個問題,然後把它送回海洋才使得它存活。整部電視劇主要展開他與生物學家瑪麗博士的一系列感情糾葛為主線的。


等我上了小學以後,我經常看的幾部動畫片有有《大力水手》《貓和老鼠》《黑貓警長》《鐵臂阿童木》《聰明的一休》還有《葫蘆娃》。看電視的時候約上兩三個小夥伴,泡上一杯麥乳精,那味道真是好。現在想起來當時看電視的情景記憶猶新,歷歷在目。這些電視劇陪我走過了美好的童年時光。

當我讀中學的時候,我最喜歡看的一部電視劇就是日本的電視劇,名字叫《恐龍特級克塞號》,我相信和我年紀一樣大的小夥伴一定看過。裡面有一句經典的臺詞:一級人間大炮準備發射。哈哈!還記得嗎?而這部電視劇往往是在晚上五點半到六點鐘吃飯的時候播放的。我每次都是匆匆的扒拉幾口飯,就立馬坐在電視機前目不轉睛的看完,然後再騎上自行車去夜自修。

再到長大後,我每年都要看的節目就是春節聯歡晚會。不過現在春晚就不怎麼看了。 我的童年就是這些經典的動畫劇集陪我一路成長。想想在那些物質匱乏的年代,能看上這些電視劇。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他帶給我快樂、帶給我希望、帶給我想象。讓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童年生活。


奧卡姆影音


童年總是令人難忘的,忘不掉的是美食、玩伴和遊戲,我是八十年代中期出生的,小時候看多最多的電視節目是《動畫城》、《大風車》。

記得《動畫城》是下午五點半開始,它結束之後就是《大風車》了,從放學就開始看動畫片,一直到吃飯,吃完飯就跑出去瘋玩了。

不記得《動畫城》和《大風車》演的什麼了,只記得鞠萍姐姐,金龜子,還有一個胖叔叔。

那時候家裡也沒有安有線網絡,只能看到中央一臺和河南幾個臺,地級市、縣的臺,收的太不多,但那時感覺不用選擇啊!

記得在四年級的時候,12點半到1點之間,有個臺演動畫片《大草原上的小老鼠》,那時語文老師要鍛鍊我們,讓我們自己在黑板上寫下午要學習的字和詞語,誰來的早誰寫,為了表現一番,很多人都早早搶著寫,連動畫片都不看了,有人一點多到教室,我們會心照不宣的說“那小老鼠怎麼怎麼了”。那時候臺少,大家看的基本都一樣。

其他記憶深刻的動畫片有:

《足球小子》,著實迷戀了好長一段時間,覺得小毅太帥了!

《獅子王》,到現在還覺得獅子是森林之王。

《中華小當家》,被裡邊的比賽牽動著。

《西遊記》,一播出就引起了轟動,那時候到學校小夥伴們討論最多的就是這個了。

《灌籃高手》,喜歡裡邊高大帥氣的男主。

《美少女戰士》,瑪麗貝爾變身!小時候經常假裝自己是美少女戰士!幾年前去發小家,她母親還提起來這部動畫片,說發小還用木頭製作一個月稜鏡,模仿人家變身。

《葫蘆娃》,這個歌曲到現在還很火,經典鏡頭是:葫蘆娃叫爺爺!好多家長放這個片段催婚。

《四驅兄弟》,認識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貌似那時候每個男孩子都有一個四驅夢吧?

還有電視劇呢?

《神鵰俠侶》、《射鵰英雄傳》這得有一年暑假啥也沒有幹,就看這兩部武俠劇了。

《渴望》據說當時收視率達到很高,很多城市的供水公司某一時段供水不足——大家趁著電視劇廣告時間去上廁所。

《趟過男人河的女人》內容一點兒都不記得,唯一記得就是當時那部劇很火,很多人都在看,我們語文老師說:你們晚上好好做作業,做完作業複習複習,別老看電視劇,《趟過男人河的女人》那電視劇越看越上癮。我們私下討論,老師肯定晚上也看,不然他咋知道越看越上癮呢。

《新白娘子傳奇》,趙雅芝是我心中的第一個女明星,很多女孩子就會扮演她,還有“西湖無邊……”主題曲幾乎每個人都會哼。

《還珠格格》,這個真是火遍大江南北,熱播的時候我已經上初中,但依然記得每天守著電視看,第一部印象最深,第二部、第三部都不怎麼看了。“有一個姑娘……”這首歌也很火。

《我愛我家》,我爸媽特別愛看這個。


天堂的定盤


小時候看電視那才是真的看電視,到時間了無論幹什麼先放下手中的活兒,因為電視劇開演了,直到現在清楚的記得小時候看西遊記、看濟公傳還有成龍電影的那種痴迷勁兒,飯不吃、覺不睡也得看。

小時候的生活不像現在那麼豐富,那時候的日子很單調、無聊,唯獨一臺大頭電視機解悶兒,下午放學了,拎起書包刷刷的跑回家先打開電視機看看有沒有好看的電視,如果沒有就出去玩,到了小夥伴兒的家裡也是看電視,沒有電視的時候才出去玩。那時候吃飯早,幾乎和新聞聯播同步,吃完飯了新聞聯播也差不多完了,這時候就找電視劇看,看西遊記,看濟公傳、成龍電影(我們有個地方臺每天放電影)、等等。(不是不看動畫片,是因為動畫片沒有這幾個印象深刻),到現在讓我說動畫片的情節我想不起來,電視劇、電影記得特別清楚,不過這也和成長環境有關,因為我哥就很少看,所以我看的也不多(搶不過遙控器)。


以至於現在有時候我也去翻看一些之前看過的電視劇、電影,特別是成龍電影幾乎每一部都看過好幾遍。

現在想想小時候的那種比較單調生活真的挺美,不像現在豐富的娛樂生活讓大家“越來越遠”。


累了就看劇


童年總是讓人難忘的,尤其是長大後更是懷念。要說以前喜歡的電視有很多呢,那時無論是動畫片還是電視劇都是超喜歡的,因此被媽媽安了個花名叫“電視迷”。是的,這個習慣現在也沒變過。依稀記得以前讀書回來後第一時間總是不自覺去打開電視,什麼動畫片都看,但印象最深刻的是“我是小甜甜",(其實以前忘記片名了,只記得劇情)每天都會守著電視機一直等著這部動畫片,講述的是一名十歲的小女孩小優,意外獲得小魔杖能變成歌手小甜甜的故事。


那時這部劇真的是滿足小女生們所有的幻想,就算現在僅僅是看到張海報就有如時光膠囊般勾起各種回憶 ,原來自己也有看著這麼單純的動畫而熱血沸騰的時候

還有那時每天數著數的等的電視節目是春晚,因為春晚預示著要過年了。小時候的過年有好吃的東西、有漂亮的衣服還能有紅包拿。

吃過年夜飯後一家人就開始圍著電視看春晚,那時的春晚有趙本山、宋丹丹、趙麗蓉、馮鞏等從前的老一輩藝人用心演繹出來的小品節目,總能讓人捧腹大笑。
而現在想想已經很多年都沒看春晚了,其實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身邊的朋友很多也沒在看春晚這個曾經逢年過節必看的電視節目。現在聽的最多的是現在的春晚越來越無趣了,很多人覺得還是曾經的那些經典比較好看。你們說呢?


快樂寶媽娛劇人


童年時代,有很多好看的動畫片伴隨了我整個童年,直到現在也不能忘懷。


比如《大耳朵圖圖》、《貓和老鼠》、《聰明的一休》、《迪迦奧特曼》、《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虹貓藍兔七俠傳》、《名偵探柯南》等等一系列的讓人久久不能忘卻的動畫片,真的是太多了。


在這其中最我讓難忘的就是《貓和老鼠》這一動畫,我相信在無數人的心裡,《貓和老鼠》是一份不可磨滅的記憶。



前陣子在不經意的瀏覽中看到了了網傳的大結局。


裡面是這樣寫的:


“後來湯姆老了,不再受主人的重視,被新來的貓咪欺負,

當他的食物再一次被新來的貓咪丟出窗外時,他無奈的搖了搖頭,

轉身回到屋裡,在那個熟悉但又已經佈滿蜘蛛網的老鼠洞門前,放下了一塊奶酪。

湯姆靜靜的躺在老鼠洞門口,臉角帶著微笑緩緩的睡了下去。 ”


雖然我知道網傳的結局並不可信,但是看到這種結局我還是會有一點傷感。


我也算不清在小時候自己看了多少集的貓和老鼠,湯姆沙灘泡妞,傑瑞偷喝牛奶的那些片段已經深埋在一代人的心裡。



小時候總以為湯姆和傑瑞是一對死對頭,到了後來才發現原來湯姆和傑瑞是彼此一生的摯友。


湯姆和傑瑞都在彼此的一生中打打鬧鬧,我們一直看著湯姆想盡辦法去抓住傑瑞。卻從來沒有看到湯姆真正想吃掉傑瑞。


有些時候在生活中一直於你作對的人才是正真在意你的的朋友,這種朋友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與你相處而已。

我羨慕湯姆和傑瑞,羨慕他們能一直一直在彼此身邊打鬧。


也希望在我和你們的身邊,出現更多如湯姆與傑瑞一般的朋友,亦如喜羊羊與灰太狼般,彼此瞭解又親密無間。😊


清風fu柳


小雪:我叫夏雪

小雨:我叫夏雨

劉星:我叫下冰雹


這個經典的臺詞出自我童年最喜歡的電視劇《家有兒女》。


《家有兒女》,陪伴我無數個孤獨的日子。

獨生子女,父母經常在外工作,放養式教育。

我很孤獨,於是電視成了我唯一的朋友。


那時候很喜歡《家有兒女》,因為我真得羨慕極了這樣的家庭。


喜歡看劉星和小雨共謀幹壞事



喜歡看劉星和小雪搞怪



我總是期望我也有一個兄弟姐妹,他可以是小雨那樣可愛,可以是小雪那樣聰明,甚至調皮的劉星也可以,只要有人陪我就好了。


那時候,看著電視裡歡快地吵鬧的他們,我會覺得很開心。

尤其是劉星家吃飯的時候,我總是饞得不行,怎麼有那麼麼多好吃的菜?



更不必說劉星時不時從冰箱拿出一瓶飲料,真是羨慕死了。


看著看著,好像就沒那麼孤獨了。


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夏東海爸爸了,溫文爾雅,幾乎沒怎麼兇過孩子,總是把孩子當朋友。他每次講道理時候,我也會認真聽,夏爸爸總是用最簡單的話語告孩子們道理,真是讓人喜歡極了。


現在想來,夏東海爸爸的教育真是典範教育了。


我有幸從小耳濡目染,翻來覆去看了那麼多遍《家有兒女》,多少會接受這些道理。


隨著我逐漸長大,幾乎不見《家有兒女》這樣的歡鬧家庭喜劇片。雖然這幾年《小歡喜》、《少年派》等家庭劇很多,但編劇總是強化了衝突,倒不如《家有兒女》那種輕鬆快樂的感覺。


畢竟生活那麼苦,我還是喜歡看從頭笑到尾的電視劇。


大頭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