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20年農村會變成農場模式嗎?

福記西湖小籠包


我是農民,家中還有包產地,雖然大多時間在外務工,但回到家中還會去地裡伺弄莊稼。面對家鄉農村的現狀,我也常常在思索許多年後農村耕種模式的走向。關於再過二十年農村是否會變成農場模式的問題,我也和家鄉的父老鄉親探討了這些問題,我在這裡談幾點淺顯的想法。

由於中國地形複雜,分為高原、山區、丘陵、平原等。如果搞農場模式最理想的是平原,由於地塊集中,利於機械耕作和管理,我想平原應該是最早進入農場模式的地方,十年左右就應該能實現。其次是高原,除青藏高原地形複雜之外,陝北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地都比較好耕種,都利於集約化管理。我們家鄉四川三臺,古稱梓州,潼川府。屬典型的丘陵山地,地多不規則,常順山勢或高或低,或平或斜,連成片的不多,大多三五畝、一二畝也是一塊,分佈極不均勻。山腳下小河溝渠兩岸是田,田連成片,較好管理,我們村有一部分比較規整的便被人承包了。而山地則沒人願意承包,主要不利於耕作和管理。不過在許多年後,大家尋找到了項目,政府大力扶持再提供技術項目,因地制宜,或搞果木藥材種植,或種草散養雞、牛、羊、豬。由於經濟不斷地提高,大家追求健康綠色生態,以後的種養模式應該向這方面發展,而丘陵和山區正是這種模式的主攻方向。我想20年後丘陵農村的農場經營應該成為現實。

關於山區,我雖去過很多,但呆的時間不長,也沒多少發言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