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流行 吉人天相 (二)

大劫之中痛定思疼,值得人們深思的是:

為何有些人總是主要依賴外在事物的作用來求得快樂,

而有些人能主要在利於身心健康的活動中創造快樂呢?

從對"生命軟件"研究得出的答案是:

人一生主要以何為樂,關鍵取決於其所形成的生活習慣(及人生信念)一一

那些從小養成了學習思考勞作運動等孜孜不倦、吃穿遊戲名利權勢適可而止習慣的人,

其一生大多能主要在各種利於身心健康的活動中創造快樂,

那些從小養成了吃穿遊戲追名逐利等執迷貪婪、學習思考勞作運動等應付逃避習慣的人,

其一生往往主要依賴外在事物的作用為快樂。

這一結論,用老話講就是: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三歲見小,十歲見老。

用"生命哲學"的語言解釋則是:

人所形成的生活習慣及人生信念,是其"生命的軟件"。

這生命的軟件決定其一生主要以何為樂,

而主要以何為樂,又決定人將會是樂極生悲或是其樂無窮!

這道理是否正確,大家都可以從古今中外歷史現實中去驗證。

倘若確定這是真理,

則我們的教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

都須大大的改善了…

應該怎樣改善我們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

這裡想講的是:

1、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理性的人生信念,應成為所有教育的首要目標。

2、要培養每個人學習多種科學基礎知識的習慣。

家庭學做"書香門第"一一

書櫃裡有多種(如生理學、心理學、生命科學、人與機器智能、系統科學、傳統文化、科學哲學)科普讀物和詞典,

家庭成員間常交流各種科普知識。

3、要培養積極參加各種勞作運動、關愛互助等活動的習慣。

家務勞動、敬老愛幼、扶貧濟困等樂此不疲,

唱歌跳舞、琴棋詩畫、武術球類等熱情參加…

4、學會科學的觀察與思考。

比如觀察《人到底要什麼》,

比如思考為何"這個世界,對思索者是喜劇,對感覺者是悲劇"?…

如此等等,相信只要樹立了理性的人生信念,

就能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須強調的是:

讓青少年們受到良好的成長教育,

還須有家長、老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這對那些己形成不良生活習慣的人,

也許是一大難題…

古人云:災難興邦!

歷經此番震攝億萬人的大刧,

但願妄自尊大忘乎所以的人們真正覺醒,

從此,

在文化生活中其樂融融,

在物質生活上隨遇而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