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看到這件東西,他想一個人獨吞,但這些人不願意了

小說:看到這件東西,他想一個人獨吞,但這些人不願意了

如果早上是他先發現了牆裡的這些東西,估計我都見不著這些東西的面,就被他給私吞了,私吞完了,還得讓我賠他的破太師椅。

他對著那堆瓷器隨便看了幾眼,還伸手拔了幾下,瓷片發出清脆的摩擦聲,刺啦刺啦的,就好像那堆瓷片裡能翻出金子一樣。

翻了幾下之後,他若有所思的說:“我說鄭經,你怎麼一點都不正經,這哪是那些東西碎的,你不要糊弄我。我實話告訴你,那些東西是我爺爺那時候留下的,不能讓你一個人獨吞了,大家都有份。”

聽了這句話,我頓時就有點火了,但我依舊壓住內心的火氣,站起來說:“立櫃叔,你放狗屁,你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說話要負責任,這房子明明是我爺爺奶奶留給我的,東西也是他們放進去的,怎麼成你爺爺放進去的了,你是不是想東西想瘋了?行了,你趕緊走吧,我不跟你計較,等會我二叔要是回來了,看見你這樣,會跟你急眼的,到時揍的你屁滾尿流,讓你吃不了兜著走,你還得丟人現眼。”

我把我二叔鄭向南抬出來嚇唬他。

鄭立櫃最怕的人,不是他死去的爹,而是我的二叔鄭向南。

以前他總是拿我爺爺的東西往自家撈,後來被我二叔逮著,胖揍了好幾頓,打怕了,他現在還有陰影,見了我二叔,就像老鼠見到貓,總是躲得遠遠的。

鄭立櫃聽到我說二叔來了,立即向門外張望了兩眼,沒有看見鄭向南,便不服氣地說道:“鄭經,你還反了你了,少拿鄭向南來壓我,我不……不怕他!”

他的嗓門由大到小,聲音有高到低,說到不怕的時候,已經很沒底氣,很明顯是嘴上說不怕,心裡還是很怵的。

“喲,立櫃叔,平時你說話挺溜的,怎麼一提到我二叔,你就打哆嗦了?”我嬉皮笑臉,故意挖苦他。

“放屁!我能怕他?我看你小子膽子越來越大了,你告訴我,鄭向南在哪,我去找他去,我要打得他滿地找不到牙。”鄭立櫃氣哼哼的擼著袖子,對我的話產生了極大的牴觸情緒。

生性比較慫的人,才會用大嗓門掩飾內心的恐懼。

聽到他如此造次,我則說道:“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只要你幹得過我二叔,告訴你他在哪裡又有何妨?他在醉仙樓,正在跟人談事情,你去找他吧,到時候,他要是不把你揍得哭爹喊娘,我就跟你姓!”

鄭立櫃瞥我一眼道:“好小子,跟我姓你也是姓鄭,你給我等著,我這就去醉仙樓找鄭向南。”鄭立櫃說完,扭頭就出了鋪子的門,左轉走了。

我看到鄭立櫃著急忙慌的出了門向左轉走了,立即小跑到店門口,大聲的衝著鄭立櫃喊道:“立櫃叔,錯了錯了,我二叔在醉仙樓,醉仙樓在那邊,你走錯方向了。”我故意大聲咋呼,想必他聽的一清二楚。

鄭立櫃邁開步子頭也沒回,就消失在街道的另一頭。

他嘴上說不怕我二叔鄭向南,嚷嚷著要去醉仙樓找他,但他的行為已經把他給出賣了。

上午在灰八爺的別墅裡,我二叔說下午四點要去醉仙樓,也沒說什麼事情。我心裡有點疑惑,這兩天也沒見有人邀請他,到底是因為什麼事情去的醉仙樓?

我不明所以,問店裡的夥計道:“劉明,我二叔去醉仙樓幹啥的,你曉不曉得?”

劉明扶了扶眼鏡說:“二掌櫃,大掌櫃的事情我真不知道,最近也沒見有人邀請他,掌櫃的去醉仙樓,說不定是有其他重要的事情。”

看劉明一臉溫順謙恭的樣子,並不像是在撒謊。不過,聽劉明這麼一說,我頓時覺得好奇,難道二叔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又瞞著我?

想到這裡,我覺得事情有問題,決定去醉仙樓看看。

醉仙樓是這裡的一處休閒茶樓,雖說是茶樓,但來這裡的人多數是為做買賣的,人們藉著喝茶之餘,來做古玩生意。

只要是好東西拿到這裡,就會有人看。

如果看出來是真品,就會有人把手伸進賣主的袖子裡握手。

握手的時候,賣家就知道買家出的價格了,賣家如果不願意,就會再伸進去,進行討價還價。

如果雙方都滿意價格,那麼就可以付錢拿東西走人,銀錢兩訖,各奔東西,誰也不管誰。

如果有一方對價格不滿意,雙方就不能達成交易,所以,這種談價的方式也叫握手。

握手談價的目的為了對交易物品的價格進行保密,大家都在袖子裡討價還價,無論是出價的還是還價的,價格只有兩各人知道,不影響其他人二次交易,也不會因為上一人的出價影響本次交易,加上因不知道價格,如果想要,就必須要再重新出價。

這就是袖子裡出價的好處,保密。

我到醉仙樓的時候,發現這裡已經人滿為患,裡面烏煙瘴氣,到處人頭攢動,談價的,說笑的,嗑瓜子兒的,吹牛皮的,不絕於耳,簡直酷似逛廟會一般熱鬧。

所謂三角三角,幾何幾何?三角三毛錢一個,幾何多少錢一個?說真的,我也不知道。

我走進醉仙樓的大堂之後,看到的幾乎都是一張張熟悉的面孔。

古玩行裡的那些有頭有臉的人,幾乎都扎堆到這來了,因為這裡往往能收到好東西。

你看,雲集齋的柳二河,裕鑫堂的周南海,榮寶閣的尚榮寶,集古堂的張曉棠,等等,都是古玩街有頭有臉的人物。

我進去的時候,發現他們全都圍在一個皮膚泛紅,面相邋遢的人旁邊,看著座上放著的一件青銅器。

我一看便知,這應該叫青銅簋,相當於今天的碗,是商周時期盛飯的工具。

這個青銅簋儼如大碗一樣,圓腹、侈口、圈足、有二耳,沒有蓋子,側邊上是夔紋,看上去做的很精緻。

青銅簋內還有銘文,這銘文是用象形文字刻成的,照字跡看,應當是商周時期的文字,由於時間久遠,與現在的文字差別很大,也看不明白到底寫的是什麼字,更不知是什麼意思。

不過,我第一眼看上去,就覺得這件青銅器做得很好,像個老物件,但仔細一看,又覺得不是那麼回事,這他麼分明就是贗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