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宋希濂,为何不敢面对黄维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就是花蕊夫人的《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旧史新解|大家好,我是话史烟云。这件事是发生在解放战争后,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内,黄维对宋希濂的讽刺。

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记载:“费氏,蜀之青城人,以才色入蜀宫,后主嬖之,号花蕊夫人。”

抗日名将宋希濂,为何不敢面对黄维的一首古诗?

后蜀是后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建立的五代割据小政权。花蕊夫人就是孟知祥之子孟昶的妃子。宋太祖赵匡胤于十一月兵伐后蜀,次年一月孟昶向宋朝投降。后主虽非无能昏君,但举城投降、沦为亡国之君。这种事情就是古代深居闺中的女子,也是不耻的。

然而,有一件事情已经将亡国之君与后宫嫔妃荒淫生活想当然的联系在一起。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作有《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壮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这是亡国之君陈后主描写的后宫生活场景, 与陈朝已经危在旦夕,形成鲜明对比。

抗日名将宋希濂,为何不敢面对黄维的一首古诗?

(陈叔宝妃子)

但是,花蕊夫人不想担负这个历史责任,要自证清白:后蜀政权崩溃之速,君王举城投降,成都城内14万大军放弃抵抗。“更无一个是男儿”,凸显了对这些男人们的蔑视。

北宋末年,李清照可能有相同的感受吧!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也表现了两宋时期女性对强加他们身上的误读的反抗与觉醒吧!

为什么 黄维会拿这首诗来讽刺宋希濂?

1948年调任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十四兵团司令,阻止人民解放军西进四川及湘西的重任,驻防鄂西北。

1949年初,又被任命湘鄂边区绥清公署主任,兵力达十四万之众。

第一,宋希濂作为战区司令,率领番号为14的主力兵团没有保卫好四川;第二,次年又率领14万部队被解放军歼灭。这些和后蜀亡国之君孟昶的经历有很多重合和相似之处。

旧题新说: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14兵团14万人,灰飞烟灭,化作黄粱一梦。历史是相似的,但是表达的初衷是不一样的。

抗日名将宋希濂,为何不敢面对黄维的一首古诗?

文|话史烟云 【原创首发】(图片来自网上)

欢迎大家批评和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