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8個居家辦公新姿勢,讓你居家辦公效率至少提高3倍

你想要的自由到底是怎樣的?

亦舒在《理想生活》中說:什麼叫做理想生活?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住的太好,但必需自由自在,不感受到任何壓力,不做工作的奴隸,不受名利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侶,活潑可愛的孩子,豐衣足食,已經算是理想。

年前開始持續發酵的新冠肺炎疫情一直牽動著我們。也因疫情的影響,讓很多職場人有了第一次居家辦公的體驗。在家辦公看上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可以免去通勤時間,在最舒服的環境裡,想玩就玩,想休息就休息,不必擔心渾水摸魚被老闆抓現行…..可以說每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幾乎都做過自由職業者的夢。

但是經歷過這次居家辦公之後,很多人搖搖頭擺擺手說自由職業者啊?一點也不自由!工作時間容易分心不說,辦公環境也不好,孩子從身上爬上爬下,中午還要自己做飯,做著飯可能還要去回覆郵件。一個禮拜不到大家就開始各種焦慮和不適應,很多人還表示說期待快點復工。

說到這我想問問大家,在家辦公大家還好嗎?為什麼真的有機會居家辦公了反而大家卻不適應了呢?為什麼家庭和工作的空間融合了,並沒有達到預想中的舒適和安逸呢?曾經夢想的工作方式實現了,為什麼卻想要快點結束呢?

疫情之後,8個居家辦公新姿勢,讓你居家辦公效率至少提高3倍

居家辦公各種不適應,表面是時間、空間和角色的限制

說到居家辦公,自然離不開自由職業者個話題。這次疫情的居家辦公體驗讓很多人都過了一把“自由職業”的癮。很多人一邊過癮一邊吐槽說:自由職業實在是太南了!

1:沒有時間界限

工作時間和生活作息時間不一致。比如正常情況下,中午十一點多我們可能還在線上辦公,可能還在跟同事們溝通著項目進展,但是這個時候啊,家裡的父母已經開始一遍一遍來催我們該吃午飯了。

2:員工、媽媽、老婆、兒媳各種角色來回切換

之前看到一個段子就說:你正在開電話會議,你娃哭著跑過來要媽媽,請問你該怎麼做?

怎麼做?還真難辦。這不是一道送分題,這是一道送命題啊。

一邊是工作,一邊是帶娃,兩手都要抓的全職媽媽實在是太南了。你可能一邊打著工作電話,一邊給娃擦屎擦尿, 那邊領導再給你打著電話,這邊父母在催你吃飯,香甜溫暖的床榻又在一邊無聲的勾引你,在家辦公實在太難了。因為她們會認為在家工作就是不工作,就是閒著。各種角色之間,我們真的很容易受到他們的干擾。

3:生活工作空間融為一體

家裡很溫暖,有大沙發,大床,有零食,有電視,很多人就會幹了一會休息一下,零食太好吃,綜藝太好看,於是就坐下來休息會,坐著坐著就想躺一會,躺著躺著就躺成了小半天,於是什麼都不想幹了,在意識裡還告訴自己:算了,今天休息吧,明天在幹吧!

如果你是一個熱愛“葛優躺”的人,就不太適合做居家辦公或自由職業,一切全靠自覺,如果沒有了時間約束,又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只會變本加厲的懶。

而且在家辦公,這個工作跟生活不能區分,分不開了。似乎感覺天天都在加班一樣,無論幾點鐘,群裡可能都會有人找你,或者有微信郵件需要回復。說的好聽叫線上辦公,說的不好聽,就是一天24小時工作制。但有感覺自己沒上班,好像沒啥事兒幹。

失去時間界限的後果,就是看上去好像我們花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工作上,但是實際的效率並沒有高很多,很容易疲累。

疫情之後,8個居家辦公新姿勢,讓你居家辦公效率至少提高3倍

實際是陷入了對“自由”職業瞭解的誤區

有些人把對於自由的嚮往,具體形態化理解為自由職業,其實並非如此。不管是全職、居家辦公還是自由職業,只要自己能夠駕馭,只要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只要自己能感受到樂趣,其實就是一種自由狀態。

自由職業只不過眾多自由狀態的一種展示方式而已。而且當能力受限的時候,很多人進入自由職業後就會發現,其實和自己現象的並不一樣。所以很多人在經歷了一段自由職業之後,又回到全職狀態。

我們之所以勤勤懇懇、努力拼搏,希望有朝一日能過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工作不受人約束,不受限制,無非就是要奪回自己人生的管理權。

有人覺得自由就是做想做的事,任性,想怎樣就怎樣,不受約束;

有人覺得自由就是想不做什麼就不做什麼,不被強迫,不被壓制,不被勉強;

也有些人認為,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古典老師在他的書裡寫道:“比自由職業者更酷的,是自由職業態。書中說:自由職業的自由,不是辭職的自由,而是選擇的自由,這個選擇背後,是能力的自由。有了這些能力的人,你成為某種超級個體,在公司裡公司外都是挺自由的。自由職業不是一份職業,而是一種能力狀態。自由職業態,意味著你自己能夠以自身能力為產品,自己構成一個完整的商業閉環。

所以,想要擁有自由,就必須對自由有個清晰的概念,定義好自己想要的自由,你才能夠獲得真正的自由。

只有當我們衝破了對於“自由”的理解,我們才能夠更加理性和客觀的對待“居家辦公”這件事。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該如何面對我們突如其來的“自由”狀態,如何讓讓自己在這種狀態下保持高效的工作效率和完美的生活節奏呢?

疫情之後,8個居家辦公新姿勢,讓你居家辦公效率至少提高3倍

4大部分8個居家辦公新姿勢,讓你的辦公效率至少提升3倍

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者,在高效居家辦公這件事情上,我經過了3年的調整和內化,自認為自己的居家辦公效率是可圈可點的。所以在這裡我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部分:建立工作儀式感

我記得《小王子》裡面有一句說:“儀式感的存在,是它讓某一天與其它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

居家辦公中的儀式感其實就像一個鬧鐘一樣,鬧鐘一響,提示大腦要做好準備,打開“工作者”身份的開關,從懶散的狀態切換到集中注意力,聚焦目前的工作上面來。

1.1:居家辦公第一個姿勢就是:遠離床,遠離沙發,遠離一切可以躺著的地方。

這是第一個儀式感。

在家辦公最大的敵人我想多數人都有拖延的習慣,很多人都會發現,喜歡躺在床上辦公,喜歡開著電視機坐在沙發茶几邊辦公,床和沙發是很舒服,但是一天下來,你會發現,一堆事情堆下來處理不完了。

1.2:居家辦公第二個姿勢:按時起床。

如果你今天要上班,我想你應該是不會睡懶覺的。居家辦公,遠程辦公,或者完全自己說了算的自由職業者,按時起床千萬重要。當然自由職業者可能會根據自己的這個的工作習慣來調整。有晚睡晚起型的,也有早睡早起型的。歸根結底就是生物鐘穩定。你不能說今天我追劇到半夜,明天睡到下午三四點。這樣就亂了。

要自由,先自律。良好的作息是高效的保障。很多人認為,自由職業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安排生活,這看起來是正確的,但是,必須有很強的自制力。很多自由職業者失去環境約束後,做不到自我約束,比如從朝九晚五的規律生活進入了生物鐘紊亂的自由生涯。

1.3:居家辦公第三個姿勢:換一身衣服,畫個淡妝,女生,請記得塗個口紅。

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我的經驗分享。

不要穿著睡衣就開始工作,真的,這一點真的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如常的打扮會幫你更好的切換到工作模式。為什麼說口紅很重要,精氣神啊。而且不必在開視頻會議的時候手忙腳亂的換衣服。

1.4:居家辦公第四個姿勢就是:保持正常的工作時間

在設定的時間開始工作,並儘量在設定的時間結束。很多人會等,等著群裡有工作安排了再去做,等著有電話或視頻會議的時候在梳洗準備。這樣只會讓人很忙亂,而且無論什麼時候,工作是自己的,時間是自己的,糊弄的心態坑不了你的老闆,時間久了坑的是自己罷了。

當然,工作完成後,也要建立收工儀式,轉換到生活模式,放下手頭工作,深度放鬆,為第二天工作打好基礎。

不僅生活中需要儀式感,職場工作同樣需要儀式感。劃清工作邊界感,是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的一大法寶。

就像海邊的燈塔一樣,指引著航向。

疫情之後,8個居家辦公新姿勢,讓你居家辦公效率至少提高3倍

第二部分:制定工作計劃

很多人因為沒有制定工作計劃的這個習慣,有時候會被突然來的事情打的措手不及,導致一天工作很混亂,沒有節奏。自己也很煩躁。總覺得事情沒做完,拖個大尾巴。

俗話說: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家辦公,制定工作計劃,不僅僅能有效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還能夠確保生活質量,不勞累。如怎麼制定一天的工作規劃,理清工作任務呢?

2.1:居家辦公第五個姿勢就是:要事清單+日程清單

這個習慣是以前工作中養成的,工作早起我們的日報表內容總結是:今天你做的6件事,明日計劃是:明天重要的三件事。所有後來慢慢養成了這個習慣。

這個就建議你用表格形式制定你的每日計劃,在對應的位置上填寫好當天必須要完成的事情,包括:事項清單、固定時間需要完成的任務清單(日程)。

比如我今天重要的事情有:,短諮詢1個,電話溝通1個,公益群分享1個。還有若干瑣事:給父母打電話,去趟超市,走6K步,給月季修枝,燉銀耳湯,洗衣服,看書100頁,課程1小時。那我就需要先把重要的事情列出來,一般2-3件,把其他不重要的事情也列出來,最後根據時間安排,列出時間軸的日程清單。

為什麼不直接列清單,而是先列重要事項,瑣碎事項,然後在列日程。這樣可以看看哪些可以合理安排,哪些可以見縫插針,哪些可以合併。會更高效。

這裡提醒一點,如果家裡有孩子且孩子稍微大一點的話,可以和他一起做計劃。你的計劃寫在紙上,孩子的計劃可以畫出來,並約定兩個人都要按計劃行事。這樣也儘可能的讓自己工作時間不受打擾。讓孩子養成做計劃的習慣。

疫情之後,8個居家辦公新姿勢,讓你居家辦公效率至少提高3倍

第三部分:與家人達成共識避免干擾

很多職場人在居家辦公中既要照顧孩子的學習情況,還要關注父母的生活健康情況,很多時候無法擁有獨立安靜的辦公時間,就會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3.1:居家辦公第六個姿勢:要有自己的獨立空間。

不管這個空間大小,哪怕是在陽臺上拉上推拉門,有個小桌子。如果家裡有孩子,也需要給孩子確定他的“專屬區域”,專屬玩耍區域或專屬學習區域。

事前打招呼,尤其是你的安排,一定要提前跟家人打招呼,也就是約法三章分配好每個人在家的生活節奏。尤其家裡有小孩子的家庭,最好在工作時間,留給父母代為照顧,留出一段休息時間,再去照看孩子,不要打亂工作節奏。

留出每個人的獨立安靜的工作時間,營造一個整體高效的工作環境,這一點,需要與家人的密切配合和支持。

3.2:居家辦公第七個姿勢:上班時間不做家務。

這裡尤其是對於居家辦公的職業女性來說,如果要洗衣服,請在開始工作之前或者結束工作之後再進行。把衣服放進洗衣機這種只要花幾分鐘的小任務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幾分鐘幾分鐘加起來,就會無形中佔用很長時間。具體的時間安排,可以參考上面日程清單。

疫情之後,8個居家辦公新姿勢,讓你居家辦公效率至少提高3倍

第四部分:主動選擇與外部溝通

很多職場人的工作更多傾向於外界溝通,比如銷售類工作、商務類工作,這時候你要主動打開與外界的交流窗口,不要封閉起來,不跟外界聯繫。

4.1:居家辦公第八個姿勢:主動和外界溝通。

比如你是一名銷售者,可以多給客戶打一些電話,除了業務,進行健康關懷也更容易增進業務以外的情感互動。


最後我們來總結今天的分享。按照目前的商業趨勢來看,即便沒有目前的疫情狀況,未來也將產生更多的自由職業者,在家辦公的狀態只能增加,不會減少,所以,這次在家辦公,正好也是考驗自己自控力、自律能力的一個機會,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經提到課題分離的理論,所謂的課題分離,就是能夠分清楚別人的事和我的事,別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做好家庭分工,主動做好自己手頭的事情,就是在創造價值。

在這裡我也希望大家在工作、生活當中,能夠調掌控好自己的情緒,調整好自己的生活,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更加有內容,更加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