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牛鈴之聲》,其實有很多時候,動物比人更有感情

紀錄片《牛鈴之聲》,其實有很多時候,動物比人更有感情

我們常常說,人是最高級的動物。這個說法最大的依據就是,人比動物的感情更加深厚。但是,在如今的很多事情上,我們漸漸發現,那些被我們稱為寵物,牲畜的動物,似乎對於我們的感情,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淡薄。

紀錄片《牛鈴之聲》,其實有很多時候,動物比人更有感情

這就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這部電影中發生的所有事,都是真實發生的。意味著,這部電影中的感情,都不是經過渲染和襯托體現的。意味著,為這部電影落得每一滴眼淚,都是在為這個真實的故事落淚。

紀錄片《牛鈴之聲》,其實有很多時候,動物比人更有感情

與很多關於動物的電影不同的是,這部電影並沒有講述貓,狗等家中寵物的故事。而是另闢蹊徑,講了一個鄉村中,老牛的故事。

紀錄片《牛鈴之聲》,其實有很多時候,動物比人更有感情

紀錄片相比於故事電影,少了很多戲劇衝突,節奏也很慢。但是,正是因為這樣緩緩的節奏,讓這部電影的劇情內容,更加打動人心。

紀錄片《牛鈴之聲》,其實有很多時候,動物比人更有感情

老人的因為年輕時的戰亂,而瘸了一條腿,在農村來說,這樣的男人,更容易被人鄙夷。因為沒有同齡人的體力,也受過不少委屈,連自己的妻子都瞧不起自己。

紀錄片《牛鈴之聲》,其實有很多時候,動物比人更有感情

如今,自己已經年近耄耋,老牛也早已到了壽命終點。可是,這兩個老傢伙,一牛一人,誰也沒有放棄。老牛已經不能再入年輕時一般,輔助老人做農活。更多時候,是老人幹活,老牛休息。即使這樣,老人依舊沒有放棄老牛。

紀錄片《牛鈴之聲》,其實有很多時候,動物比人更有感情

哪怕是在家人的要求下,去集市賣掉這頭牛。老人定了非常高的價格,目的就是為了,讓這頭陪伴了自己半輩子的老牛,能夠在彌留之際,留在自己的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