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麼辨別琺琅彩,這些細節你都得知道

琺琅彩製作精美是清代瓷器中的珍品,也是皇家珍玩器物,其製作成本極高。琺琅彩是皇帝的直接授意下創燒的:先由宮廷畫師出具樣稿,雍容華貴的琺琅彩由景德鎮御窯瓷廠選用的原料燒製上好的素胎,然後送往紫禁城內“造辦處”選胎,再經“如意館”宮廷畫師繪畫、填彩,最後入宮內彩爐烘燒。燒好後,送到京師由宮廷畫師繪畫,在宮中二次入窯燒成。琺琅彩原屬清宮秘藏,由於是專為宮中燒製的御用品。

琺琅彩起始於康熙後期,頂盛時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琺琅彩不論胎體、造型、繪畫、色彩、書法、印章都達到了歷史的巔峰。而依照專家的講述,雍正琺琅彩之所以呈現如此完形貌,與當時的帝王雍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教你怎麼辨別琺琅彩,這些細節你都得知道

雍正琺琅彩

和清代各帝一樣,嚴肅苛刻雍正對瓷器有著非同一般的喜愛,不但時常把玩欣賞,還直接參與到瓷器的製作中去,於是在一道道旨意的督導下,宮廷造辦處的工匠們,在繼承前朝經驗的前提下,開始了對琺琅彩瓷新的探索。

雍正是一位審美情趣偏重清新雅緻的帝王,為了將自己的追求融入的宮廷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對常用的宮廷器皿紋飾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而前朝所制的康熙琺琅彩瓷主要採用的是色彩單一,品種不多的進口琺琅料,無法滿足皇帝要求。為此造辦處的工匠們不得不開始了國產原料的試製,所幸憑藉國人的智慧,在雍正六年宮中自制彩料獲得成功,多種的淡雅色彩為雍正琺琅彩瓷上,多姿的紋飾提供豐富的色彩。

教你怎麼辨別琺琅彩,這些細節你都得知道

在圖案紋飾上,康熙時期的琺琅彩繪都有仿照銅胎琺琅的要求,內容多為纏枝牡丹、纏枝西蕃蓮、纏枝秋葵等,寫生花卉不多。雍正帝喜歡水墨畫及設色山水,要求把“院畫”複製到琺琅瓷器上,有如國畫,“勾、畫、皴、染”各種作畫技法都要運用,使得紋案活潑,主體感強。且在畫面上增加了詩文、書法和印章,形成了詩、書、畫、印融為一體的中國畫形式。紋飾內容也增加了山水與花鳥題材的圖案。

教你怎麼辨別琺琅彩,這些細節你都得知道

在款識上,雍正琺琅彩一般採用琺琅料書寫“雍正年制”四字仿宋體圖章式,也就是說在四字外框以邊框用,鑑定時一觸摸就會感覺有凸起感。而康熙時期的款大多不用琺琅料寫款識。

琺琅彩在雍正時期得到進一步發展,無論在彩料、裝飾圖案,還是藝術效果上,都有不俗的表現。由於雍正琺琅瓷製作的精良,因此深得藏家珍貴。

教你怎麼辨別琺琅彩,這些細節你都得知道

瓷胎:雍正琺琅彩瓷除了少部分使用色地瓷胎之外,主要使用精緻的白瓷器。所用的白瓷器有從景德鎮成批燒造好後送到清宮的,也有直接利用宮中舊存的脫胎填白(甜白)瓷器。

彩料:品種較之康熙瓷豐富多樣,除使用進口琺琅彩料之外,還使用宮廷造辦處自己提煉的琺琅彩料。紋飾著彩有晶瑩透徹的玻璃質感。概括而言,雍正琺琅彩色彩豐富,彩色豔麗,層次清晰,有類似西方油畫的藝術效果。

教你怎麼辨別琺琅彩,這些細節你都得知道

紋飾圖案:以白地彩繪為主,在潔白如雪的瓷器上用琺琅彩描繪花鳥、竹石、山水等畫面,並配以書法極精的相應題詩。詩句有四句、二句及單句之別,一般為行書,少見隸書;並有胭脂紅或礬紅製作引首、句末的相關聯的印章。印章上的印面文字往往與圖案和題詩內容相配合。例如,凡畫竹,都用“彬然”、“君子”章;畫山水則用“山高”、“水長”章;畫鳳鳥則用“鳳採”章;畫梅花,則用“先春”章;畫黃色紅色秋花的圖案,則要用“金成”、“旭映”章。

雍正琺琅彩與康熙琺琅彩

琺琅彩瓷的特點是瓷質細潤,彩料凝重,色澤鮮豔明麗,畫工精緻。製作這種帝王和賞賜宮廷貴人賞玩的琺琅彩瓷極度費工,不可能有很大發展,乾隆以後就銷聲匿跡了。康熙的琺琅彩瓷大多作規矩寫生的西番蓮和纏枝牡丹,有花無鳥,顯得單調。而雍正以花卉和 毛圖案居多,山水、人物也有。當時尤為突出的是畫面上配以相呼應的題詩。雍正時這些題詩的書法極佳,並於題詩的引首、句後配有朱文白文的胭脂水或抹紅印章,其印面文字又往往與畫面及題詩內容相配合,如畫竹的用“彬然”、“君子”章;畫山水的用“山高”、“水長”章;畫梅花的用“先春”章等。

教你怎麼辨別琺琅彩,這些細節你都得知道

康熙琺琅彩瓷專仿銅胎畫琺琅器皿,在外壁澀胎上施彩;以紅、黃、藍、綠、紫、胭脂等色作地,在色彩上繪花卉,宛如銅胎畫琺琅;圖案單調,只繪花枝,有花無鳥。

雍正琺琅彩瓷擺脫了仿銅胎畫琺琅的風格,大多數器皿將彩料施於白釉上,紋飾豐富多樣,畫面、題詩、印章相配,成為集制瓷工藝與詩、書、畫藝為一體的藝術珍品。

教你怎麼辨別琺琅彩,這些細節你都得知道

琺琅彩瓷器是一種極名貴的宮廷御用瓷,產量極少,僅見於康、雍、乾三朝。清代所有的瓷器都在景德鎮燒製,唯有琺琅彩瓷器是在故宮內(一度遷至圓明園)造辦處燒製,是皇室御賞器,當時都由景德鎮官窯精挑出最潔白細膩之瓷胎,再送往宮中造辦處,由如意館宮廷畫師(而非工匠)再加繪琺琅彩飾,在爐中以低溫燒成。所以,在歷代瓷器中,琺琅彩瓷造價最貴,藝術水平最高,被喻為“官窯中的官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