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實驗中學2020屆高三級線上考試語 文

廣東實驗中學2020屆高三級線上考試

語 文

(2020-3-7)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為北京時間 9:00~11:30,提前五分鐘拿到問卷,請同學們一定要準時開始動筆,準時結束作答。答案在答卷全部上傳結束後公佈。

2.選擇題答案在智學網上選填,所有非選擇題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墨水筆書寫在答題卡指定的相應位置內,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3.請在 12:30 分前拍照上傳答卷,請注意書寫工整清晰,拍照完整、端正、清晰。否則答案無效。

一、現代文閱讀(36 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題。

青春心態:"五四"文學審美心理素描

這個概括來源於徐志摩,《默境》中他寫道:但見玫瑰叢中,青春的舞蹈與歡容,只聞歌頌青春的諧樂與歡蹤。輕捷的步履,你永向前領;歡樂的光明,你永向前引,我是個崇拜青春、歡樂與光明的靈魂。

這裡青春、歡樂、光明是三位一體的,"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與歡樂、光明三位一體的"青春教"。"五四"作家不是將歡樂當成是一種消費和閒暇來對待的,"五四"作家不是簡單地將光明當作外在於個人的目標來認識的,他們是將歡樂、光明融合在個體的人的生命形態——"青春"之中,"五四"作家的青春教又是光明教和歡樂教。正因如此,"五四"文學開闢出一條以歡樂、光明、青春心態為宗旨的審美戰線以反對封建文學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態。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是以青年為突破口來建設"五四"青春型文化的。1915 年陳獨秀創辦《新青年》雜誌(第一卷名《青年雜誌》,第二捲起改名《新青年》),在其發刊詞《敬告青年》中竭力讚美青年。《新青年》雜誌將"改造青年之思想,輔導青年之修養"作為自己的天職;1916年李大釗在《新青年》2卷1號上發表《青春》一文,認為中國以前之歷史為白首之歷史,而中國以後之歷史應成為"青春之歷史,活青年之歷史"。"五四"新文化運動從本質上講就是一場青年文化運動,它標誌著中國傳統的長老型文化的終結和中國現代青春型文化的誕生。由此"五四"文學運動在這一背景中是與整個"五四"文化運動的青春型轉向相應和的。

"五四"新文學作家主體是青年,從新文學的創作主體這一角度來說,將"五四"文學說成是青 年的文學是完全不過分的。以 1918 年時"五四"作家的年齡為例,陳獨秀、魯迅兩人算是比較大一些,其餘李大釗29 歲,周作人 33 歲,錢玄同 31 歲,劉半農 28 歲,沈伊默 35 歲,胡適27歲,都是很年輕的,至於郭沫若、郁達夫、張資平、陶晶孫、馮沅君、廬隱、石評梅、冰心、丁玲等衝上"五四"文壇時許多人只20出頭。他們的出現給現代文壇帶來一股青春風,一掃中國文壇的暮年氣。以哪些作家為主體往往會決定一種文學的性質,中國古代文學以士大夫為主體,他們寫作 常常是從載道或消閒的角度出發。"五四"文學則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騷動和焦慮,青春的憂鬱和苦悶,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五四"文學是青春性的文學,"五四"文學的 審美是一種青春心態的審美。

"五四"文學的青春型審美心理特徵不是空穴來風。梁啟超的"新文體"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梁氏文章"雷鳴怒吼、恣肆淋漓、叱吒風雲、震駭心魄",一掃四平八穩,老態龍鍾之氣。1900 年他的《少年中國說》表達了希望變老大中國為少年中國的憧憬,前文提到的李大釗《青春》一文 與之有著氣脈上的承續關係。郭沫若也說,"五四"以後的中國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蔥俊的有進 取氣象的姑娘,是"年輕的祖國","五四"作家的青春氣息是如此地富有感染力量,主體的氣息投擲於對象的身上,使得對象也變成青春勃發的了。祖國在更生,是年輕的祖國;時代在變化,是年輕的時代。這種整體的青春氣息在"五四"時代的文學雜誌的名稱上也可以明確地看出,《新青 年》《新潮流》《少年中國》《猛進》《創造》《狂飆》等等都是一種青春風格的命名。"五四"文學審美心理上的青春氣息幾乎是不證自明的。

(摘編自葛紅兵《正午的詩學》)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將歡樂與光明融合在個體生命形態之中,這是"五四"文學作家"青春教"的宗教信仰。

B."五四"文學運動實現了封建文學向以歡樂、光明、青春心態為宗旨的青春型文學的轉向。

C."五四"新文學作家除了陳獨秀、魯迅、梁啟超年齡稍大,其餘都是 35 歲以下的青年人。

D."五四"文學的審美心理特徵具有深厚的歷史基礎和濃重的時代氣息,並不是憑空產生的。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文章從創作宗旨、作家群體等不同的角度闡述了"五四"文學的青春型特徵。

B.文章開頭引用徐志摩的詩句,開門見山,直接點明瞭文章要論述的中心論點。

C.文章舉李大釗《青春》一文為例,證明了青年人是建設"五四"文化的關鍵。

D.文章主體段落內部的論證思路清晰嚴整,先提出論點,再列舉事實加以佐證。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五四"文學以"青春、歡樂、光明"的心態為宗旨,其本質就是在與"老年、自虐、黑暗"的封建落後文學做鬥爭。

B.中國封建時代的作家群以年長的士大夫為主體,體現出一種老年心態,因此李大釗認為中國以前之歷史為白首之歷史。

C.《新青年》雜誌讚美青年人,主張"改造青年之思想,輔導青年之修養",這體現了"五四"新文化是一種青春型文化。

D."五四"新文學運動與"五四"新文化運動相應和,給有幾千年悠久歷史的中國帶來了青春的氣息,影響是深遠的。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12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題。

材料一:

近期生豬供應出現緊張,豬肉價格明顯上漲。新措施密集出臺,2019 年 9 月 2 日交通運輸部 有關負責人說,對整車合法運輸仔豬及冷鮮豬肉的車輛,恢復執行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 策;財政部宣佈,中央財政決定進一步採取措施,進一步完善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助經費發放方 式,完善種豬場、規模豬場臨時貸款貼息政策;自然資源部明確取消生豬養殖附屬設施用地 15 畝上限規定,在不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前提下生豬養殖可用一般耕地……

壓實百姓"菜籃子",地方政府責無旁貸。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秀彬說,關鍵要突出發展 生豬生產保證市場供應、突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保供、突出"用地、資金、人才"三大要 素保障、突出推動生豬產業轉型升級,突出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維護正常秩序。

全國生豬生產和調出大省江西已全面啟動生豬復產増養行動計劃,通過加強政策引導,龍頭 企業帶動,加大引種擴繁力度,新建、改擴建一批標準化生豬規模養殖場,增加生豬存欄規模。

當前尤其要防止不法分子擾亂市場秩序。有關業內人士說,國家已作由專門部署,加強市場 監管,嚴厲打擊囤積居奇、串通漲價等不法行為。

(摘編自《生豬生產恢復向好肉類供應有保障》)

材料二:

材料三:

2019 年盛夏,豬肉市場頗受關注。自 2 月底生豬價格開始回升,此後逐月上行,6月下旬以 來快速上漲,至今維持高位。那麼,目前豬肉產銷情況如何?能否保障供給?

目前供給偏緊,但整體鏈條保持平穩。生豬供給很難馬上增加,因為養殖本身需要半年週期。生豬養殖正在上量,但還要維持一段緊平衡。

有關人士分析,這輪生豬行情的老問題,就是豬週期①,兩年漲、兩年跌,或者三年一小周 期、五年一大週期,這一輪自 2017 年,歷經 15 個月,現在回暖了。但為何這輪生豬價格似乎比 往年漲得更猛?是因為幾大因素碰頭,豬週期、非洲豬瘟和政策性調控等聚在一起,老問題疊加新問題。這一輪豬週期好多散戶退養了,豬源減少;去年發生非洲豬瘟,豬源又減少;活下來的 因為還沒有疫苗,擔心非洲豬瘟,也限制規模,豬源更少;政策性調控影響也恰好顯現,這兩年, 許多個體養殖戶包括有一定規模的養殖戶,因為環保整治"一刀切"地退出。

記者瞭解到,目前不敢再養豬的,大多是小規模養殖戶。許多養殖戶擔心非洲豬瘟,不敢大規模投養,瘟疫來的時候他們紛紛拋售,疫情過去之後,產能降低、豬價上漲,但不太敢補欄了。 可以看出,小戶、散戶普遍信心不足,大多"不敢養"。相關部門需要大力發展規模化養殖,加強 技術指導服務,建立健全生豬養殖、疫病防控和流通三大體系,為養殖戶創造良好發展環境,這 也是破解養殖戶"不敢養"的關鍵。

(摘編自《豬肉價格大幅上漲"豬"到底養還是不養?》,2019 年 9 月 6 日,新浪網)

【注】①豬週期:一種週期性豬肉價格變化的經濟現象。"豬週期"的循環軌跡一般是:肉價高——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

4.下列不屬於導致近期豬肉價格"緊平衡"現象原因的一項是(3 分)

A.一些不法分子擾亂市場秩序,囤積居奇、串通漲價。

B.受當地群眾消費習慣影響,區域豬肉消費量比較高。

C.豬肉價格下降時期結束,"豬週期"來到上升通道。

D.非洲豬瘟疫情導致養豬農戶不敢養,生豬供應緊張。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作為國家密集出臺的新舉措之一,交通運輸部關於"綠色通道"政策的恢復執行對加快豬肉市場流通將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B.在四川省系列舉措中,"用地、資金、人才"是重要的保障措施,這體現了地方政府面對市場困境,能夠迎難而上、積極作為。

C.根據材料二表中所列時段地區相關內容,大部分地區的豬肉價格較上週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這與各省的生豬養殖、流通情況密切相關。

D.目前生豬供應處於緊平衡狀態,等過了半年的養殖週期之後,市場行情就會恢復正常,因此只遵循正常的養殖週期和市場規律即可。

6.假如你是某集生豬養殖、豬肉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牧業集團的負責人,在當前生豬養殖不景氣、豬肉價格上漲的背景之下,你應該怎麼做?請結合材料概括分析。(6 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題。

遷徙的樹

賈志紅

⑴下午炫目的陽光把一個熱帶海濱城市鮮亮亮地推送到我眼前。我眯著眼往廣場外望,看見了一排樹。我認識它們。這情形像在遙遠的陌生之地的人流中意外看到一個熟人的身影晃過,詫 異之後,眼神和心思便跟著那個身影去了別處。

⑵細長的葉子在午後明豔的太陽光下乾淨深綠,有蠟質的光芒。樹葉有小波紋狀的邊兒,均勻細密。特別之處在於它沒有樹冠,樹幹直接披著滿身的樹葉,就那麼錐子似的直挺挺指向天,而樹葉稠密,層層疊疊把樹幹圍得嚴嚴實實……

⑶沒錯,我的確認識它們。我首次見到這種樹,是在印度洋的彼岸,距離此地五千多公里的印度。我一直記得印度小夥阿布說的話,他說,這是偉大的阿育王樹,只有印度才有,只有印度的菩提迦耶才有。阿布當然是站在一排阿育王樹下說這番話的,我也站在樹下,正仰臉順著樹幹往上看,發現阿育王樹之所以沒有樹冠,並不是它沒有樹枝,而是它的枝丫向下生長,倒置的方向使得阿育王樹像一座塔。兩千多年前印度歷史上最著名的君主阿育王,以護佛著稱,他廣建寺廟,推崇佛法。這外形如錐的樹恰似佛教中的尖塔,便被廣植於寺廟周圍,並被命名為阿育王樹, 成為神聖的宗教植物。

⑷阿布,他在樹名前冠之以偉大,語氣崇敬自豪,表情莊重。他令我相信只有印度,只有印度的菩提迦耶才有阿育王樹,這概念直到我離開印度都深信不疑。

⑸現在,在達累斯薩拉姆,大街小巷,處處我都能看到阿育王樹,它幾乎是這座非洲城市道路兩側的景觀樹。時而成排,時而單株,葉子油光水亮,熱帶的陽光和溼潤的海洋,令這喜光喜溼的植物生機勃勃。

⑹在這座城市遊走,我見到了另一種樹,菩提樹。無獨有偶,它也和印度有關。一個週日的下午,我坐在樹下,樹冠形成的幾百平方米的濃陰阻隔了炎炎烈日。一陣風吹來,樹葉沙沙,整個下午,沙沙聲不絕於耳,宛如輕柔的述說。我又憶起了印度,菩提樹在印度也是佛教聖樹。在菩提迦耶的摩訶菩提寺,傳說釋迦摩尼修佛得道的那株菩提樹下,我也是坐了很久,席地而坐,等待一片菩提葉或是一枚菩提果降落在我身上。自然降落在身上的葉或果,傳說能帶來福緣。我抬頭望著菩提樹,它的葉和果,都有纖細但強韌的莖,不輕易折斷,不隨便飄落。

⑺阿育王樹和菩提樹來自同一國度,又有著同樣的寓意,雖然在這廣袤的非洲,它們從佛壇上走了下來,進入凡俗,不再具有佛教意義,它們回到了樹本身,還原了一棵植物本來的屬性。但我還是習慣仰望它們。它們樹形過於高大偉岸,令渺小的人生出距離之感,縈繞枝葉間的 古老神秘氣息又如自帶的光芒,拒人千里。

⑻因工作的緣故在達累斯薩拉姆的大街小巷穿行,我遇到很多樹,除了阿育王樹和菩提樹,還有牙買加櫻桃樹、亞歷山大椰子樹以及在中國北方廣泛種植的石榴樹……

⑼看樹的時候往往容易陷入遐思而忘了自己身處何地,比如在達累斯薩拉姆的印度人聚居區,我就忘記了自己身在非洲,那滿街滿巷的印度人令我疑似身處遙遠的新德里或是瓦拉納西。像遠道遷徙而來的樹一樣,印度人是這個城市最多的外來族群。我在他們聚居的街區徜徉,印度神廟赫然聳立,戴著黃色花環的人在門口脫了鞋子神色肅穆地進去,店鋪裡出售印度風情的服飾,餐廳飄來咖喱的氣味,印度女人們精緻的紗麗在街巷閃現。在這個街區,有更多的阿育王樹和菩提樹,親人一樣,人和樹互相依存。我在想,源於印度的阿育王樹和菩提樹,在達累斯薩拉姆如此之多,如此之繁茂,絕非僅僅是風、水,或者鳥兒的助力吧,終究,人,才是那更為重要的力量。

⑽植物的自我遷徙或許不像我此前以為的那樣簡單輕鬆。當氣候變化、生存環境惡劣或相互競爭殘酷,一些首先感知的植物就如率先覺醒的人一樣。有一種叫作還魂草的植物,遇到大旱之 年,瀕臨渴死的時候,它們能硬生生地把自己的根從土壤裡掙脫出來,卷身成一個圓球,藉助風力遊走,直到遇到水源才恢復身形,紮下根,繼續生長。疼痛、悲壯不亞於人類族群的遷徙。

⑾在達累斯薩拉姆的印度人居住區遊逛的那段時期,我正在讀印度作家阿蘭達蒂•洛伊的《微物之神》。我沉湎在洛伊構築的令人不忍卒讀的情節中,那印度式的、細緻綿長的筆調將一個位於印度南部的家族故事寫得淚斑斑血淋淋。印度社會中頑固的種姓等級制度毀滅人的愛情和生命。處於賤民階層的維魯沙無罪而被警察凌辱、毒打致死,目睹暴行的小兄妹因驚懼而出現幻覺,他們喃喃自語著,維魯沙沒有死,沒有死,他逃到非洲去了,逃到非洲去了。

⑿逃到非洲來,渡過印度洋,這是一塊新的大陸,沒有種姓的標記。一百多年前印度的世襲階級制度迫使成千上萬的印度人離開祖國漂洋過海來到非洲謀求機遇,像一粒種子尋求發芽的機會, 像一棵幼苗尋求平等的陽光、空氣和水。一個多世紀過去了,當年背井離鄉的磨難換來如今商業階層地位的穩固,現今印度人在達累斯薩拉姆的富裕程度遠超當地原居民,他們的財富在很多領域是這個國家的經濟支柱。一棵樹終於生了根,枝丫擴展,花葉繁茂。植物學上說植物長距離的向新環境遷移,本身也在不斷演化,在新地區產生新的後代種群。非洲大地上的印度人,一百多年,三代人,他們的根已經深入這片大地,成為了非洲的一個民族。

(原文刊發於《散文》2019 年第3期,有刪改)

7.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第(3)段說"我也站在樹下,正仰臉順著樹幹往上看",第(7)段說"但我還是習慣仰望它們",其中的"仰臉"與"仰望"的含義是一樣的。

B.第(6)段中"一陣風吹來,樹葉沙沙,整個下午,沙沙聲不絕於耳,宛如輕柔的述說" 渲染了靜謐的氛圍,也為這種佛教聖樹增加了些許神秘色彩。

C.作者在文中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各種樹的外在形態,如葉子的"蠟質的光芒"和"有小波紋狀的邊兒"以及"纖細但強韌的莖"等,形象生動。

D.文章由植物的遷徙寫到人的遷徙,作者聯想到自己曾經讀過的印度作家阿蘭達蒂•洛伊的作品《微物之神》,書中曲折的情節讓都他捨不得讀完。

8.文章第(7)段說阿育王樹和菩提樹"令渺小的人生出距離之感"的原因是什麼?(6 分)

9.第(10)段介紹還魂草習性,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6 分)

二、古詩文閱讀(34 分)

(一)文言文閱讀(19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題。

李含,字世容,隴西狄道人也。僑居始平。少有才幹,兩郡並舉孝廉。安定皇甫商州里年少,恃豪族,欲與結交,含距而不納,商恨焉。遂諷州以短檄召含為門亭長。會州刺史郭奕素聞其賢,下車擢含為別駕,遂處群僚之右。司徒選含領始平中正。秦王柬薨,含依臺儀,葬訖除喪。尚書趙浚有內寵,疾含不事己,遂奏含不應除喪。本州大中正傅祗以名義貶含。中丞傅鹹上表理含曰:"秦王之薨,悲慟感人,百僚會喪,皆所目見。而今以含俯就王制,謂之背戚居榮,奪其中正。天王之朝,既葬不除,藩國之喪,既葬而除。藩國欲同不除,乃當責引尊準卑,非所宜言耳。今天朝告於上欲令藩國服於下此為藩國之義隆而天朝之禮薄也又云諸王公皆終喪禮寧盡乃敘明以喪制 宜隆務在敦重也。"帝不從,含遂被貶,退割為五品。後為始平令。及趙王倫篡位,或謂孫秀曰: "李含有文武大才,無以資人。"秀以為東武陽令。河間王顒表請含為徵西司馬,甚見信任。頃之,轉為長史。顒誅夏侯奭,送齊王冏使與趙王倫,遣張方率眾赴倫,皆含謀也。後顒聞二王兵盛,乃加含龍驤將軍。初,梁州刺史皇甫商為趙王倫所任,倫敗,去職詣顒,顒慰撫之甚厚。含諫顒曰:"商,倫之信臣,懼罪至此,不宜數與相見。"商知而恨之。初,含之本謀欲並去乂、冏,使 權歸於顒,含因得肆其宿志。既長沙勝齊,顒、穎猶各守藩,志望未允。顒表含為河南尹。時商 覆被乂任遇,商兄重時為秦州刺史,含疾商滋甚,復與重構隙。商說乂曰:"河間之奏,皆李含所交構也。若不早圖,禍將至矣。且河間前舉,由含之謀。"乂乃殺含。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今天朝告於上/欲令藩國服於下/此為藩國之義隆/而天朝之禮薄也/又云諸王公皆終/ 喪禮寧盡乃敘/明以喪制/宜隆務在敦重也/

B.今天朝告於上/欲令藩國服於下/此為藩國之義隆/而天朝之禮薄也/又云諸王公皆終喪 /禮寧盡乃敘/明以喪制宜隆/務在敦重也/

C.今天朝告於上/欲令藩國服於下/此為藩國之義隆/而天朝之禮薄也/又云諸王公皆終喪 /禮寧盡乃敘/明以喪制/宜隆務在敦重也/

D.今天朝告於上/欲令藩國服於下/此為藩國之義隆/而天朝之禮薄也/又云諸王公皆終/ 喪禮寧盡乃敘/明以喪制宜隆/務在敦重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孝廉,是漢武帝時設立的察舉考試的一種科目,《陳情表》中"察臣孝廉"即是此意。

B.檄,是中國古代官府往來文書中一種上行文書的名稱,常用於曉諭、徵召、聲討等。

C.薨,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為薨,也可用於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皇子公主。

D.刺,有檢核問事的意思。刺史,官職名,刺史制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地方監察制度。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李含少有才幹,得到舉薦任用。李含在少年時代就表現出了出眾的才華,先受到隴西、始平兩郡的推薦,後又得到郭奕的提拔重用。

B.李含依禮服喪,遭到詆譭被貶。秦王司馬柬去世,李含按制度服喪除喪,卻遭到存有私心的趙浚、傅祗等人的中傷詆譭,後被貶官。

C.李含富有謀略,深受上司信任。司馬顒殺夏侯奭,派張方投赴司馬倫等計策,都出自李含;被司馬顒視為心腹,先後被封徵西司馬、龍驤將軍。

D.李含志願未遂,最終慘遭殺害。李含輔佐司馬顒想使其掌管執政大權,但最終願望還沒實現,後在皇甫商的挑唆下,被司馬乂所殺。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 分)

(1)會州刺史郭奕素聞其賢,下車擢含為別駕,遂處群僚之右。

(2)時商覆被乂任遇,商兄重時為秦州刺史,含疾商滋甚,復與重構隙。

(二)古代詩歌閱讀(9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5 題。

春晚

范成大①

荒園蕭瑟懶追隨,舞燕啼鶯各自私。

窗下日長多得睡,樽前花老不供詩。

吾衰久矣雙蓬鬢,歸去來兮一釣絲。

想見籬東春漲動②,小舟無伴柳絲垂。

【注】①此詩作於淳熙六年(1179 年)春。淳熙五年六月,范成大參知政事僅兩個月,便因與孝宗政見不合而落職,於是詩人懷著難遇明主想要隱退的心情寫下了這首詩。②春漲動:春水開始增漲。春季漲水叫春漲。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 分)

A.這首詩描寫景物,不作精雕細刻,意會即止;描寫心境,也只略現跡象,巧妙用典,使得情意表達委婉含蓄。

B.首聯寫"舞燕""啼鶯"兩個意象,描繪了晚春時鶯歌燕舞,充滿生機的美麗景象,透露出詩人遊賞的興致。

C.頷聯"日長""花老"點出暮春時令,也暗示了詩人心緒。日長難遣,窗前小睡,樽前花老,詩人詩情難覓。

D.頸聯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詩人由眼前"花老"而聯想到人老,慨嘆當時南宋朝廷不能振作,只能無奈"歸去"。

15.本詩尾聯歷來為人稱道,請賞析此聯的妙處。(6 分)

(三)名句名篇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在信息時代,能力與年齡不再有直接的關係,各行各業湧現了一大批年輕的專家。這可 以用《師說》中" , "解釋。

(2)《琵琶行》裡琵琶女演奏時,用" "的指法彈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么》;最後," ",使四弦齊響,餘味無窮。

(3)王安石《登飛來峰》中通過虛寫在高塔上見到輝煌景象來言志的一句是 " ",表現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不懼奸邪的勇氣和決心的一句是"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題。(每小題3分,共9分)

人民創造歷史,歷史造就英雄。新中國成立 70 年來,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在改革、 革命、建設的歷程中,經過艱苦卓絕的持續奮鬥,一曲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讚歌唱響在歷史的天空,各條戰線各個領域湧現出一批批英雄模範人物。行程萬里,禮讚英雄從來都是最動人的樂章。或是赤膽忠心獻身國防事業,或是全心全意服務民生福祉,或是 推動科技創新……

獲得"共和國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功勳模範人物,是新中國英模群體的典型代表,是人民的光榮,國家的財富。銘記他們的歷史功績,尊崇他們的英雄風範,彰顯了關心英雄、珍愛英雄、尊崇英雄的國家態度。( )功勳模範人物不僅是國家棟梁、民族先鋒、社會楷模、行業 ,也是我們身邊可愛可敬、可親可感的榜樣。以身許國的崇高風範、奉獻犧牲的高尚情懷、 的奮鬥品質、矢志創新的敬業態度、敢於鬥爭的革命精神……功勳模範人物身上,生動地體現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活動,揚起信念風帆,樹立模範標杆,有利於在全社會推動形成 、崇德向善、爭做先鋒的良好氛圍,不斷培厚中華民 族的精神家園。

1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 分)

A.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在改革、革命、建設的歷程中,經過艱苦卓絕的持續奮鬥,在歷史的天空唱響了一曲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讚歌。

B.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在改革、革命、建設的歷程中,經過艱苦卓絕的持續奮鬥,一曲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讚歌在歷史的天空唱響。

C.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程中,經過艱苦卓絕的持續奮鬥,一曲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讚歌在歷史的天空唱響。

D.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程中,經過艱苦卓絕的持續奮鬥,在歷史的天空唱響了一曲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讚歌。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 分)

A.鞠躬盡瘁 翹楚 默默無聞 擇善而從

B.嘔心瀝血 魁首 當仁不讓 擇善而從

C.鞠躬盡瘁 翹楚 默默無聞 見賢思齊

D.嘔心瀝血 魁首 當仁不讓 見賢思齊

19.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 分)

A.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是國家最高榮譽,是無上的榮光,也是激發億萬人民奮勇前行的巨大力量。

B.作為激發億萬人民奮勇前行的巨大力量,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是無上的榮光,是國家最高榮譽。

C.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是激發億萬人民奮勇前行的巨大力量,也是國家最高榮譽,是無上的榮光。

D.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是無上的榮光,是國家最高榮譽,也是激發億萬人民奮勇前行的巨大力量。

20.下面是某高校圖書館關於禁止佔座的通告片段,其中有五處不合書面語體的要求,請找出並 修改。(5 分)

讀者離開閱覽座位超過 30 分鐘,不帶走隨身物品的就是佔座;真是找不到座位的同學,可以自行挪開佔座物品或要求佔座的同學空出被佔用的座位;圖書館工作人員會時不時清理佔座物品; 被清理的佔座物品要是丟了或損壞後果自負。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 每處不超過 15 個字。(6 分)

如今在都市生活中,熬夜現象極其普遍,雖然各種關於熬夜傷身的科普小文章隨處可見, ① ,他們認為熬夜後白天補一覺就萬事大吉了。殊不知,人體免疫系統的正常,是與體內晝夜節律的自然運行密切相關的。無論熬夜還是熬夜後再補覺,都打亂了人體正常的晝夜節律, ② ,從而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所以說, ③ ,大量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比如多輪班工作群體(如護士、安保人員等)雖然在夜班後可以得到補休,但他們依然是心腦血管和代謝疾病的高發群體。

四、寫作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 分)

材料一

這一年,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繼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 在此,我要向每一位科學家、每一位工程師、每一位"大國工匠"致敬!

——2019 年新年賀詞摘錄

材料二

2019 年 3 月 30 曰,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發生森林火災。4 月 1 目,30 名失聯撲火隊員的遺體已全部找到,其中 27 名森林消防隊員平均年齡僅 23 歲,另外 3 名為地方幹部群眾。

——《央視網》

材料三

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 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

——朱德《回憶我的母親》

一生許國的科學家、一身許民的英雄、億萬普通的勞動者,他們努力著、奉獻著。如魯迅 先生所言:"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上述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悟與聯想?請結合材料內容,為參與建國中學學生會舉辦的"當代青年應該如何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主題座談會,寫一篇發言稿,體現你的思考。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高三級線上考試參考答案

1.B(A 項"宗教信仰"有誤,"青春教"只是表達一種文學創作上追求。C 項梁啟超不屬於"五四"新文學作家。D 項"五四"文學的審美心理特徵不具有深厚的歷史基礎。)

2.B(引用徐志摩的詩句並沒有點明本文的中心論點,而只是引出了一個話題。)

3.B(B 項"中國封建時代的作家群以年長的士大夫為主體"無從推斷,同時這也不是"李大釗認為中國以前之歷史為白首之歷史"的原因,強加因果。)

4.A("一些不法分子擾亂市場秩序,囤積居奇、串通漲價"屬於政府要防範和杜絕的現象,可能導致豬肉價格上漲,但並不是導致"緊平衡"的因素。)

5.D("因此只遵循正常的養殖週期和市場規律即可"不符合材料意思)

6.作為現代化牧業集團,應該要做到(1)決避免囤積居奇、串通漲價等不法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守法經商)(2)利用國家優惠政策,適當擴大生豬存欄規模。(利用社會資源) (3)配合相關部門幫扶小規模養殖戶,發展規模化養殖。(合作共贏)(4)抓好疫情防控, 減少病害對生產的影響。(醫藥保障)

(6 分。每點 2 分,寫對其中任意三點即可得滿分。)

7.B(A 項中二者的含義是不同的。C 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各種樹的外在形態"錯。D 項,文中只是說《微物之神》那印度式的、細緻綿長的筆調將一個位於印度南部的家族故事 寫得淚 斑斑血淋淋,並未說"情節曲折",而且"不忍卒讀"常用於形容內容悲慘動人, 不忍心讀完, 而不是"捨不得讀完"。)

8.(1)因為它們樹形過於高大偉岸,容易讓人感到自己的渺小。(2)因為這些樹與宗教 有關,具有佛教意義,充滿了神秘感,讓人敬畏。(3)因為它們遠離故土,遷徙到非洲,都能在異鄉的土地上生機勃勃地生長,令人心生敬意。(6 分。每點 2 分。)

9.內容上,通過描寫還魂草為了生存,在惡劣環境中不懈抗爭,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的過程來寫印度人為了尋求生路而逃到非洲的血淚斑斑的歷史。(2 分)表達了作者對其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對其頑強抗爭的敬佩。(2 分)

結構上,承上啟下,由植物的自我遷徙過渡到人類族群的遷徙。(2 分) 藝術上,豐富了文章內容,讓讀者對遷徙的理解更深入了,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1分) (6 分。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給分。)

10.B

11.C(檄,是中國古代官府往來文書中一種下行文書的名稱)

12.B(傅祗沒有中傷詆譭)

13.(1)恰巧州刺史郭奕平素聽說李含賢能,到任後便提拔李含為他的別駕,李含地位處在其他僚屬之上。("下車""右"各 1 分。大意 3 分。參考評分點:"會""素"、補主語"李含地 位"。)

(2)當時皇甫商又被司馬乂相知並任用(任用賞識),皇甫商的哥哥皇甫重此時任秦州刺史,李含更加嫉恨皇甫商(疾恨皇甫商更加厲害),又和皇甫重產生了矛盾。("任遇""構隙"各1分。大意分3分,參考評分點:"時"、"疾"、"滋甚"。)

【參考譯文】

李含字世容是隴西郡狄道縣人。寄居在始平郡。年少時有才幹,兩郡同時舉薦他為孝廉。安定人皇甫商是本地的少年,仗恃自己是豪族子弟,皇甫商想要和他結交,李含拒絕而不接受,皇甫商對李含懷恨在心。於是勸說州里用一封短書召李含去做門亭長。恰巧州刺史郭奕 平素聽說李含賢能,到任後便提拔李含為他的別駕,李含地位處在其他僚屬之上。司徒選拔 李含兼任始平郡中正。秦王司馬柬去世,李含依照臺省制定的儀規,等葬事完畢就脫去了喪 服。尚書趙浚受到朝廷的寵愛,嫉恨李含不侍奉自己,就上奏說李含不應過早脫下喪服。本州大中正傅祗以名譽和道義貶了李含的官職。中丞傅鹹上表為李含申辯說:秦王去世,悲慟感人,百官共同弔喪,實為有目共睹。而現在因李含遷就王制,說他居於尊榮之位而輕忘悲哀,奪去他中正的職位。皇朝如有喪事,葬畢而不脫去喪服;可藩國有了喪事,葬畢便脫去 喪服。藩國如果也想同樣不脫喪服,就應當指責他們引用尊者的制度作為卑者的準則,是不 應宣揚的。現今朝廷告於上,想讓藩國施行於下,這是抬高了藩國的規格,而降低了皇朝的 禮儀。又有一種說法說對各位王公都要服滿喪期,按理服喪要顯示出他們的地位,我們強調喪制應該隆重,是力求敦厚凝重。惠帝沒有聽從,李含於是被貶,削退到五品。後來李含擔任始平令。到了趙王司馬倫篡位時,有人對孫秀說:"李含文武雙全,不要讓他幫助了別人。"孫秀任命他為東武陽令。河間王司馬顒上表請求任李含為徵西司馬,李含很受信任。不久,轉任長史。司馬顒殺夏侯奭,把齊王司馬冏的使者送到趙王司馬倫處,派張方率眾士兵投赴 司馬倫,都是李含的謀略。後來司馬顒聽說齊王、成都王兵力強盛,便加封李含為龍驤將軍。 當初,梁州刺史皇甫商被趙王司馬倫任用,司馬倫失敗後,皇甫商離職到了司馬顒身邊,司馬顒厚重地安慰撫慰他。李含勸諫司馬顒說:"皇甫商是司馬倫的寵幸之臣,因害怕治罪才投奔這裡,不應頻繁地與他相見。"皇甫商聽說後便憎恨李含。當初,李含本來打算同時除 掉司馬乂、司馬冏,使權力歸於司馬顒,李含也可以藉此實現自己長久以來的願望。長沙王 打敗齊王后,司馬顒、司馬穎仍然各自守護著藩國,李含的願望並未實現。司馬顒上表請求 任李含為河南尹。當時皇甫商又被司馬乂相知並任用,皇甫商的哥哥皇甫重此時任秦州刺史, 李含更加嫉恨皇甫商,又和皇甫重產生了矛盾。皇甫商勸司馬乂說:"先前河間王的奏本,都是李含編造虛構的。如果不早些想辦法,禍患即將臨頭了。況且河間王日前的舉動,都出 自李含的計謀。"司馬乂便殺了李含。

14.B("充滿生機"不對,"荒園蕭瑟"說明景物並無生機;詩人也沒有遊賞的興致,反倒是"懶追隨"。) 15.(1)虛寫(想象)。詩人通過想象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暮春圖,表達了思歸之情。(2)用典。借用陶淵明"採菊東籬下"的典故,寫歸隱之情,含蓄蘊藉,言近旨遠。(3)以景結情(借景抒情)。借暮春田園美景抒發了詩人的思歸之情,委婉含蓄,耐人尋味。(4) 對比,結尾想象的美景與前文荒園的現實蕭瑟之景形成對比,表達了詩人無奈選擇歸隱的心境。

(6 分。每點 2 分。答對任意三點即可得滿分。)

16.(1)聞道有先後 術業有專攻 (2)輕攏慢捻抹復挑 曲終收撥當心畫 (3)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17.D(A 項"改革、革命、建設"語序不當,不合歷史邏輯。B 項"改革、革命、建設" 語序不當,不合歷史邏輯;暗換主語,"全國各族人民"後無謂語。C 項"全國各族人民" 後無謂語。)

18.C("鞠躬盡瘁"指小心謹慎,貢獻出全部精力。"嘔心瀝血"形容費盡心思和精力。 這裡宜用"鞠躬盡瘁"。"翹楚"喻指秀美的林木,後比喻傑出人才或事物。"魁首"指首領,多用在同輩中才華居第一的人,這裡宜用"翹楚"。"默默無聞"指做了好事不聲張,不圖名利。"當仁不讓"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這裡宜用"默默無聞"。"見賢思齊"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要向他看齊。"擇善而從"指選擇好的學,按照好的做,這裡宜用"見賢思齊"。)

19.A(其一,內容上,先解說其榮譽級別,然後評價讚美,最後說作用。其二,結構上,"是……是……是……"是直接判斷評價。)

20.①"就是"改為"視為";②"真是"改為"確實"; ③"時不時"改為"不定時";④"要是"改為"如果"; ⑤"丟了"改為"丟失"。

(5 分。每處找出並正確修改得 1 分。)

21.①但許多人對熬夜的危害不以為意 ②造成人體免疫系統的紊亂 ③補覺絕不可能救治熬夜後的損傷 (6 分。每空 2 分。大意對即可。)

22.參考 2019 年全國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本次仍然考查複合型材料的任務驅動作文,同學們要理解三則材料,並從中找出有機關聯,結合引導提示語,從任務出發,按相應的文體格式要求完成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