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天才催化劑?那些牛逼到死的大師,竟是梅毒患者...

說起梅毒,我們往往會覺得,這是一個挺遙遠的疾病,好像只有在貼滿小廣告的電線杆,或者是八卦新聞裡才能看到。

梅毒經性傳播,它體態輕盈,步伐風騷,當時的文青騷年們又沒有現在究極0.01的保護,自然紛紛中招。

其實,自從梅毒在人類中大規模爆發以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一種無法被完全治癒的疾病,給人類帶來了長久的痛苦。

梅毒是天才催化劑?那些牛逼到死的大師,竟是梅毒患者...

已知最早的關於梅毒的藝術作品1496年:丟勒的版畫《身患法國病的人》

起源

15世紀,那個被譽為大航海時代的偉大時期,意大利人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開啟了航海殖民之路。當他從美洲返航時,順路帶回來了幾個印第安人。這些印第安人抵達歐洲後,受到了西班牙婦女的“熱情接待”。一種神秘的疾病也由此席捲了整個西方五百多年。它就是梅毒。

梅毒是天才催化劑?那些牛逼到死的大師,竟是梅毒患者...

哥倫布覲見西班牙國王斐迪南、王后伊莎貝拉

傳播

1494年法國人帶著西班牙人,發起了意大利戰爭。就這樣一夜之間隊友西班牙將梅毒通過法國jn順利傳染給了法國人。

當然戰爭失敗並沒有影響意大利人縱情聲色,接著開始出現梅毒的就是荷蘭、波蘭、俄國。僅僅20多年間,梅毒開始橫掃整個歐洲!

當然大航海時代還有葡萄牙人,葡萄牙水手把梅毒帶到了印度,隨之遠洋的水手又把梅毒撒播到了中國,由中國再到日本。總之,梅毒比愛情跑的快,僅次於流言。


命名

關於梅毒的命名是1530年意大利一名醫生首次在醫學書籍中使用syphilis來指代梅毒,梅毒的名字才正式被確認下來。結束了各國間長期的甩鍋命名法。

雖然開始時各國對梅毒的叫法不同,但甩鍋命名法卻出奇一致。比如德國人和波蘭人叫它“法國病”,印度人叫它“葡萄牙病”...


文人騷客

因為開始人們對病毒無所知,中招後又尚不自知,進一步無序傳播,因此很快的梅毒從一個性病上升到了社會病、文化病。而得病的人自下而上越來越大牌,越來越有範兒,下面我們就要介紹他們落寞的身影與面龐。

梅毒的可怕,不僅僅是潰爛,更嚴重的是梅毒還會逐漸侵蝕人的神經系統,造成幻覺或者神經錯亂。

梵高和高更,就都染上過梅毒,尤其高更還是因為梅毒而死。而梵高同樣是因為染上梅毒,晚年才會精神錯亂,最後一發子彈把自己送上了路。

喪失聽力的貝多芬,寫下《小星星》的莫扎特也都是梅毒患者。今天我們在欣賞貝多芬的大作《歡樂頌》的時候,能否想象這是一個梅毒晚期患者的作品。

梅毒是天才催化劑?那些牛逼到死的大師,竟是梅毒患者...

除此之外還有例如尼采、叔本華、莫泊桑、福樓拜、舒曼等甚至還有同治皇帝....

直到17世紀,被譽為人類殺手的避孕套出現,以及後來青黴素被發現。梅毒,才終於得到了解決~

縱觀這些歷史上的天才,本來或許可以達到更高的成就,卻紛紛因為梅毒而死。讀到這裡有沒有覺著,曾經覺得這些大師有多牛逼,現在的三觀就碎得多徹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