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抗疫一線,宣傳戰線的逆行者

聚焦抗疫一線,宣傳戰線的逆行者


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廣大醫護工作者、防疫工作人員以及各行各業黨員群眾迅速行動,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肉搏,點亮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希望,留下“最美逆行者”的動人身影:


醫護人員通宵達旦救死扶傷;


凌晨三點,人民警察成為街道上唯一的“超人”;


防疫工作者們不厭其煩地守卡、測溫、摸排……


無數個爭分奪秒的瞬間被定格,而記錄下這一個個感人畫面的就是我們的宣傳工作者,他們在收穫著感動的同時,亦傳遞著共同戰勝疫情的信心與力量。


在他們中間,有這麼一個人,他雖不在抗疫一線,卻以另一種姿態逆行而上,用自己獨有的武器在戰鬥。他用筆尖和鏡頭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鼓勵大家消除恐慌、科學預防、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在字裡行間寫滿未被隔離的愛。


他,就是大冶市檢察院的楊運紅。


聚焦抗疫一線,宣傳戰線的逆行者

聚焦抗疫一線,宣傳戰線的逆行者

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2月8日下午,在看到大冶市檢察院工作群裡的一個通知後,第二天,楊運紅就選擇帶著親人的滿心牽掛,奔赴防控疫情宣傳第一線。


楊運紅負責大冶市檢察院新媒體運作,他用鏡頭、文字,通過兩微一端、官方網站等平臺,及時傳遞大冶市委、市政府和該院黨組的各項決策部署,及時準確、公開透明報道疫情信息,把防控疫情的具體措施傳播到千家萬戶,把共克時艱、戰勝疫情的信心傳遞給群眾,告訴大家:寒冬已盡,春光可期!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總體戰!


從2月初至今,大冶市檢察院全體幹警分成9個社區督導組和一個扶貧工作組,在該院領導的帶領下,進駐東嶽路街辦15個社區和金湖街辦谷文村開展疫情防控督導工作,他第一時間把筆尖、鏡頭對準抗疫一線和辦案一線,記錄下一個個感人的場景:黃石市首例疫情期間妨害公務罪案件的起訴、開庭;黃石市首起跨區域遠程提訊;“你在病房救死扶傷,我在社區守護一方!”;“與子同行,並肩戰鬥”抗疫夫妻檔;“讓數據說話——戰‘疫’後方的堅守者”;“最美戰‘疫’夜查人”;“築牢抗擊疫情‘防火牆’的駐村工作隊”......一個個躍然紙上的鮮活事蹟,暗藏著他無數次的挑燈夜戰……


聚焦抗疫一線,宣傳戰線的逆行者

聚焦抗疫一線,宣傳戰線的逆行者

喜歡“多管閒事”的是他。3月5日夜晚,聽到樓上有動靜,他抓起外套上樓頂探個究竟,只見一個十來歲光著腳丫、穿著單褲的小孩孤零零站在夜色中。他連忙上前詢問,那個小孩卻什麼也不肯說。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耐心詢問,小孩終於對這個陌生的“胖叔叔”產生了信任。在瞭解到小孩是與父母爭執而離家出走後,他通過樓棟微信群,把這個小傢伙送回到焦急的父母身邊。


積極支持社區工作的是他。針對樓棟微信群新建、人員不熟悉的問題,他第一個建議用單元號+房間號+姓名的方式修改網名,方便社區幹部、網格員工作;他帶頭向慈善總會捐款,奉獻愛心;在樓棟微信群及時轉發防疫知識、通告,傳播正能量;他每天按時上報體溫和打卡情況,在點滴之中去奉獻自己,在毫釐之間彰顯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顧大局、識大體、講規矩的亦是他。91歲高齡的父親元月中旬住院後,他每天晚上到醫院陪護到天亮。後因工作原因,他一直未能回鐵山看望父親,誰知老人家卻在2月22日溘然辭世,沒跟父親見最後一面成為他永遠的遺憾。父親去世後,他遵照社區要求,喪事從簡,當天就在哀痛之中辦完了父親的後事。當他第三天一早出現在檢察院辦公室時,黨組書記王晶驚訝的說:“老楊,父親的後事辦好了嗎,怎麼這麼快就上班了?”他說,家裡的事情都安頓好了,現在其他幹警都在社區督導,我又怎麼能休息呢?


聚焦抗疫一線,宣傳戰線的逆行者


從2月9日至今,他在大冶檢察微信公眾號發稿26篇,其中有十幾篇稿件分別被《檢察日報》、《楚天都市報》和正義網、中國新聞網、中國青年網、楚天法治網等各級媒體採用。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英雄譜中,他不是衝鋒一線的勇士,他只是千千萬萬為抗擊疫情努力拼搏的平凡“小人物”,為打贏這場戰“疫”添磚加瓦,奉獻自己的光與熱,他堅定承諾著:始終在崗,絕不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