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異鄉人”:是繼續堅守北上廣,還是撤退回老家?

二月已經來臨,疫情仍然在持續,確診人數和疑似人數一直在明顯上升。但目前全國各地抗擊及控制疫情的措施已經走上正軌,人們的恐慌情緒也逐漸被平息。

新年假期的結束近在眼前,很多遊子也做好準備再度踏上返程之路。上車前揮別日益年邁的父母,下車後變身996待命的社畜,一年一度的自我拷問又開始了。

2020年開局就這麼難,北上廣深,是離開還是留下?這不是一個人面臨的選擇。從剛到上海,大家談論的話題大都是工作機會,未來憧憬,到這兩年,大家見面都會不約而同的提到同一個問題,你今後怎麼打算的?要留下來嗎?

大城市的“異鄉人”:是繼續堅守北上廣,還是撤退回老家?

曾經合租的姐妹因為結婚生子搬離了夢想城市,旁邊工位的同事收到年終獎後就遞交了辭呈,樓下賣早點的大叔過完正月還沒有出現。迎來一波波新鮮稚嫩的面孔,卻有磋磨數年後無奈離去的人。

之所以會有這個選擇,無非是因為天平兩端各有利弊,而我們在權衡比較中,混雜著夢想的不甘心,安穩的希冀,還有各種複雜情緒的拉扯。

大城市的“異鄉人”:是繼續堅守北上廣,還是撤退回老家?

天平另一端是退路,還是“想象中的退路”?

家鄉有歲月靜好的安穩,北上廣有觥籌交錯的精彩。每個人都在彼此羨慕著,但生活的每一個禮物,命運都暗自標好了價碼。

在一線城市,高收入也伴隨著高風險,滿世界都是機會卻似乎難於大成。如果渴望磨礪探索未知,一線城市歡迎挑戰自我的冒險家。而在老家,則是另一種畫面。在這裡能過上競爭不激烈,享受相對安全,易於小成的人生。

大城市的“異鄉人”:是繼續堅守北上廣,還是撤退回老家?

有人打一針躍躍欲試的雞血,但那些旗幟鮮明堅守北上廣陣地的年輕人,又怎能懂得子女教育、父母年邁盡孝的無奈?有人喝一碗歲月靜好的雞湯,可當真的回到了家鄉後,在工作環境處處碰壁,在傳統人情社會各種不適應。到頭來路要怎麼走?聽者還是一臉迷茫。

大城市的“異鄉人”:是繼續堅守北上廣,還是撤退回老家?

其實同樣的抉擇對不同人來說,有人如魚得水,有人處境艱難,沒有標準答案。就像臺劇《茶靡》兩個結局一樣,選擇事業的女孩離開了愛情,而選擇愛情的女孩終日陷入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事中。在每一次選擇面前,我們都會有plan A和planB,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們只能選擇其中一條路。踏上後便不能回頭,我們的人生自此也開始轉了彎,誰都無法預知路的盡頭是什麼。

大城市的“異鄉人”:是繼續堅守北上廣,還是撤退回老家?

如何從經濟學角度理性權衡?

為了決策風險最小化,每個人投資時都會選擇成功概率更高的選項。今天不妨從經濟學角度,理性分析如何選擇才是一樁穩賺的投資。根據這幾年我在一線城市和老家的生活經歷,總結了3點思考,希望對你有益。

1.在你所在的環境中,你的勞動是否是重複性的?

如果你一直做著沒有成長性的勞動,個人技能一直沒有增長,這時越早走越好。如果不做出改變,成長的機會就不會砸中你。

不要貪圖浮華享樂,直到大城市把青春吃幹抹淨。也不要沉溺小城市的安逸,逃離溫水煮青蛙的境地。

大城市的“異鄉人”:是繼續堅守北上廣,還是撤退回老家?

2.對你要做的選擇而言,“機會成本”有多大?

如果目前生活壓力大,回到老家又沒有好的工作,那麼離開北上廣的“機會成本”更高。繼續維持現狀,是基於當下的最佳選擇。

如果當下好處對你而言價值並不高,比如目前沒有好的機會、比如考慮房價等高昂的成本……那麼對你來說最好選另一條路。那麼離開前請務必做好規劃,以及需要付出幾倍努力的思想準備。

大城市的“異鄉人”:是繼續堅守北上廣,還是撤退回老家?

3.如何規避風險,找到最優解?

第一種方案是,繼續呆在原有環境。只要不做出任何改變,就構不成風險。

第二種方案是,離開現有環境,尋找更好的出路。前提是能夠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以及賺到更多的錢。

其實除了以上兩種方案還有第三種:去往距離老家較近的新興的一線城市或強二線城市。既可以享受時代發展紅利,一定程度內又能控制生活成本,何樂而不為?

大城市的“異鄉人”:是繼續堅守北上廣,還是撤退回老家?

最靠譜的立身之本,就是擁有選擇的自由

有人選擇北上廣的激情與掙扎,心中的理想或明或滅;有人迴歸家庭的安穩與困頓,在歲月靜好裡享受或懈怠。

其實,每一個選擇都有冥冥中的必然,生命的一切自有安排。每個人的選擇和生活,都是TA獨一無二的故事。無論是留在北上廣深,還是選擇離開,都沒有對錯。只要真心實意地生活,無論在哪裡都不會辜負自己。

美劇《廣告狂人》有一句臺詞:“There is no fresh start!Lives carry on.”

大城市的“異鄉人”:是繼續堅守北上廣,還是撤退回老家?

沒有換一個城市就能夠“煥然重生”的說法,生活的磨難與考驗也一樣會到來。不論在哪裡,都要努力去找到自己內心的熱愛,去發力和苦行,人生之路自然就會鋪展開來。它引導你通往哪裡,答案就是哪裡。

當下時代機會很多,不管是玩轉個人品牌,還是做到頭部創業大V,他們無一不是通過日復一日的堅持,從量變到質變。到了一定程度,如何選擇就不是一件糾結的事情了。選A還是B?或許可以A+B,成為C。在選擇這件事上,擁有選擇主動權,比什麼都重要。

掌握一門技能,深耕一個領域,什麼時候都不晚。給自己的能力不斷加碼,掌握面對人生變動的王炸。如果你擁有了在哪個城市都能獨立生存的能力,你會發現選擇哪個城市,其實也無所謂了。

宅居在家的日子裡,就是重新思考這些問題的最好時機。


大城市的“異鄉人”:是繼續堅守北上廣,還是撤退回老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