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中歸屬多變的馬山半島


太湖中歸屬多變的馬山半島


上圖處於無錫市區、常州市區、蘇州市區、宜興市中央部位,太湖中的半島就是馬山半島。

馬山半島面積現約34平方公里,以前是太湖中的一個島,叫馬跡山,更早前叫夫椒山,夫椒山名稱來源於島上有夫山,島南太湖中有椒山(今名焦山)。至於什麼時候改叫馬跡山,現已不可考了。

隋朝時,三分太湖周邊為蘇、湖、常三州,馬跡山歸屬常州。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年),許必勝(1113~1194,字克之,馬跡山人。南宋高宗紹興十五年乙丑科劉章榜進士第三人)科場揚名,考取探花,馬跡山遂賜名迎春鄉,屬常州府武進縣管轄。

清雍正四年(1726年),武進縣析出陽湖縣,迎春鄉歸屬陽湖縣管轄。民國後,陽湖縣又重新併入武進縣,迎春鄉仍歸武進縣管轄。

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馬跡山地區處於太湖中的水上交通樞紐位置,是我新四軍蘇南二分區的根據地,又是聯結宜、武、錫、蘇、湖各游擊區的湖中跳板。我黨於1942年10月成立馬跡山山政委員會,隸屬太滆地委宜興縣委管轄。

1943年夏,成立馬跡山區,仍屬宜興縣委管轄不變。

建國後,馬跡山一帶承舊建制,仍歸屬武進縣。

1950年5月,馬山(已簡稱馬山)劃歸蘇州專區太湖行政辦事處管轄。

1951年2月14日,馬山又還屬常州專區武進縣管轄。

1953年6月2日,馬山劃歸新成立的蘇州專區震澤縣管轄。

1954年5月,馬山劃歸蘇州專區無錫縣管轄,但原屬馬山地區的椒山則劃歸常州市區管轄。無錫得到馬山後,不久便開始圍湖造田,馬山沒多久便與陸地相連,成了半島。1958年設立無錫縣馬山公社。

1960年7月10日,無錫縣馬山公社劃歸無錫市郊區管轄。

1980年馬山圩(圍湖造田區)和馬山公社劃出設立無錫市馬山辦事處。

1984年改馬山公社為馬山鎮,仍屬無錫市馬山辦事處。

1988年設立馬山區(縣級),轄馬山鎮和梅梁街道(圩區)

2001年撤銷馬山區,歸濱湖區管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