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龍洋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和董卿主持的有什麼不同?你更喜歡誰主持的,為什麼?

股市大家聊


龍洋年輕,但是也蠻有氣質和氣場的,覺得蠻不錯的。我覺得她也很有膽識,董卿把詩詞大會做得這麼好,去接手的話是有很大壓力,,她主持的還是很不錯的。

董卿是一個很有修養,很有魅力的主持人,看她主持真的是一種享受。看到她,你就會真正體會到什麼叫腹有詩書氣自華。經典詩詞脫口而出卻不會讓人覺得突兀或者故意賣弄。在她身上,我更懂得學無止境,更懂得你讀過的書真的會變成你的氣質!

我覺得董卿活成了很多文藝女青年理想的樣子:與詩書為伍,做自己喜愛的事業,並且還做得很好!


貓姐說故事


今年30歲的龍洋,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湖南辣妹子,身高1米68,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大學畢業後,進入南京電視臺擔任主持人,同年主持南京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的新聞資訊類節目《直播南京》,2012年6月—2015年1月,擔任南京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王牌欄目《直播南京》主持人、子欄目《8090後 龍洋脫口秀》創作人、主持人。

龍洋外向、活潑、長相洋氣。龍洋的主持風格幽默親和、大氣陽光。次次的大賽鍛造了她過硬的心理素質,一次次的直播也練就了她靈活的應變能力,這些都是她能在本季取代董卿的原因,在昨晚的首場節目中,龍洋表現真心不錯,雖然感覺跟前輩董卿還是差那麼一點點,但已經相當不錯了。

本季的詩詞大會給大家帶來了幾個意外:一是董卿離開。新主持人龍洋方方面面都沒有不好,但與春晚主持人一樣,與董卿比,都少了一份發自內心的感情。二是題目加難。蘭亭集序屬於詩還是詞?這可是詩詞大會。三是第二現場增設主持人,挺好。

昨晚開場的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給我四點感受:1、龍洋,中規中矩,主持得遊刃有餘,沒失望,但也沒法超越(很難超越,那是因為,在董卿的比照下,誰來主持都會如此)。2、謀篇佈局,豐滿合理;比賽規則,充滿競爭力和想象力。其中,我更喜歡後半段,“百人團”藏龍臥虎!錨在堤外也。3、一老一少,很精彩,儘管落選,但題內有詩風,題外有故事。4、如果說,董卿是一個標籤,那麼,康震則是一面旗幟,會賦予《中國詩詞大會》很強生命力!有旗幟在,人氣勢必聚集於此。

最後,我跟大家有一個共同的疑問,那就是董卿為啥不主持了?








自貢海哥


回答之前我談一下自己的見解,龍洋和董卿沒有可比性,第一點是閱歷的差距,第二點是年齡的差距,第三點是觀眾的認知度都可以說明一切。

回到問題中有關龍洋和董卿主持的不同於特點我認為一是開場詞的不同,各有千秋,二是龍洋是第一次主持詩詞大會是在朗誦和感知,而董卿主持過五場詩詞大會,經驗滿滿,她的主持以融入她的生活,也是對她個人才華和修養的最美提現。

關於喜歡誰,直言不諱我喜歡董卿主持,不是因為她漂亮,而是喜歡她畢生的才華與脫離世俗的美感。

最後真心的祝願兩位主持人越來越好,不負韶華,發揚國粹,充分用詩詞展示出一個具有五千年曆史文化大國風韻。






兵心映月


今年的《中國詩詞大會》如約而至的播放了,依舊是水墨一樣美輪美奐的舞臺,依舊是一百多位百人團,依舊是一位美女主持人。

只是這個人不是董卿,而是龍洋。舞臺上沒有了董卿,似乎總差點感覺。

2、董卿與《中國詩詞大會》互相之成就

《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的初衷本就是為了讓大家重新熱愛起中國古代的詩詞。

而古往今來,經典的詩詞是層出不窮。簡單的幾句詩,幾首詞,蘊含著人生智慧,飽含著深情愛意,以及祖國的青山綠水。

富有詩書氣自華的董卿的加入,讓《中國詩詞大會》引起了大眾的關注。

多少人是因為董卿才觀看該節目,多少人是因為董卿才重新熱愛詩詞,我們不得而知。

同樣,《中國詩詞大會》也讓董卿的才情發揮到了極致。每一首詩,每一句詞用的恰到好處,既不嬌柔,也不做作。

《中國詩詞大會》與董卿互相成就,共同向觀眾完美演繹。

正如董卿讀過的那句詩,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3、董卿緣散於《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

有人說央視是為了培養新人,所以特意提拔了龍洋。這幾年離開央視的主持人比較多,也真的是急需擴充隊伍了。

但是,這可真不是董卿離開的原因。

因為獨挑大樑的董卿,在2020年,可是有著更加艱鉅的任務。除卻《故事裡的中國》之外,董卿還要負責主持《2020新年音樂會——揚帆遠航大灣區》以及《啟航2020——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跨年盛典》兩大晚會。

分身乏術的董卿,自然無法顧及到《中國詩詞大會》。

這便讓同樣富有主持經驗的龍洋有了這麼一個寶貴的機會。

4、替換董卿的龍洋,主持的到底怎樣?

對於這個問題,還是觀眾最有發言權。

有人說龍洋並不差,

“董卿的主持肯定是優秀的。但龍陽第一次主持中國詩詞大會,能夠如此出色,也十分不易,如果假以時日,龍洋一定能夠成為董卿的合格接班人。支持!加油!”

也有人說董卿無可替代,

“董卿詩詞底蘊和才華,目前無人超越!不管是春晚還是詩詞大會,董卿真的無可挑剔!大家喜歡她,是因為她值得喜歡。”

雖說褒貶不一,但有碰撞才會有進步!

面對眾多冷言與惡語,龍洋沒有氣餒,她選擇逆風行進,並留言道,

“良言一句暖三冬,這些鼓勵足夠我冒風雪也要奮發。只有更努力,變得更好,才不會辜負每一個曾經肯定過我的你,才有可能成為一道光,也去照亮更多的人。我會加油的!謝謝你們!”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雖說董卿與《中國詩詞大會》是互相成就,但是,並不是說非董卿不可。

董卿的才與氣,是誰都無法模仿與復刻的。但是,僵小娛始終覺得董卿的光芒似乎太過耀眼,以至於舞臺上別的人都失去了色彩。

才情與氣質並存的董卿只要站在舞臺上,似乎所有人都成為了陪襯。

而龍洋,雖說氣場與才氣與董卿相差甚遠,但是,她也有自己的特色。

年輕與活力,是董卿所不具備的。龍洋主持的舞臺上,她扮演著配角的角色,每一個上臺挑戰的選手都瞬間化為主角,綻放出自己對於詩詞的熱愛與光彩。

對於《中國詩詞大會》來說,詩詞才是重點,主持人只是萬花叢中一點綠,萬不可本末倒置。

所以,認真看節目就好,多給年輕人一些機會與寬容。你怎知多年後,龍洋不是另一個發光發亮的董卿呢?






一葉知秋369


央視《詩詞大會》自從開播以來,高開高走,受到廣大觀眾的追捧和喜愛。主持人董卿更是“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天”,憑藉深厚的古詩詞功底,優雅知性的主持,得到眾多專家和觀眾的認可。

觀看央視《詩詞大會》,使我們明白:真正的熱愛與年齡大小、生活處境、貧窮富有等外在條件統統無關,只有源自內心純粹地對美好事物和幸福生活的渴望。

點評嘉賓酈波教授

那麼,央視《詩詞大會》為什麼大受歡迎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節目定位--老少皆宜

老古詩詞可以說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古往今來眾多文人墨客的智慧結晶,是華夏兒女共同的情感寄託,是連接第一個中國人橋樑和紐帶,深深根植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脈傳承之中。

每一箇中國人自打會說話起,長輩或者老師都會教他們背誦古詩詞,從小在腦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而央視《詩詞大會》再次喚醒了沉睡在心中的美好記憶,自然而然受到大家的喜愛。

點評嘉賓王立群

點評嘉賓--大腕雲集

製片人、主持人董卿,是央視一流的主持人,聲音甜美、氣質優雅,再加上深厚的古文功底,與《詩詞大會》相得益彰。更難得的是,請的幾位點評嘉賓都是名家大腕,知識淵博、出口成章,可以說是“談笑有宏儒、往來無白丁”,康震、蒙曼、酈波、王立群、楊雨,都上過央視《百家講壇》,都是國內知名的文史專家、大學教授,在各自的大學深受學生的愛戴和好評,在大學講課經常是學生爆滿,可見學識水平和授課技巧非同一般。

這些專家對古詩詞知之甚詳、瞭如指掌,他們的妙語連珠、一語中的,詩人經歷、歷史典故、風土人情、地理方位等知識信手拈來,並詩詞內涵進行全面解析,令人耳目一新、茅塞頓開,極大地增強了節目的觀賞性和藝術性,使觀眾看的津津有味、如醉如痴。

點評嘉賓蒙曼

製作團隊--大膽創新

大凡一個節目的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決不會是某個人的功勞,《詩詞大會》也不例會。製作、編導、出題組都是幕後功臣。《詩詞大會》舞臺美輪美奐,運用了許多新技術,使得節目更具有觀賞性。而且還用心準備了天宮科研團隊、南極科考察隊等科技人員出題視頻,使人耳目一新。

《詩詞大會》最令人稀奇的是--康震現場作畫出題,他能在短時間中,畫出與詩句相關聯畫,且畫得生動形象、栩栩如生,讓觀眾拍手稱讚。他詼諧幽默,很好地調動了整個節目的氛圍,緩解參賽選手的緊張情緒。

點評嘉賓康震教授現場作畫出題

總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國詩詞愛好者的積極參與下,再加上央視這個大平臺,《詩詞大會》取得成功也是必然的,對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正如康震說:“詩詞大會的走紅並不意外,當人們在物質上的享受已經比較豐富時,會希望用高雅的文化藝術來提升精神生活,詩詞就是很好的選擇。這是一個新的詩歌時代的到來,年輕人喜歡詩詞,願意用詩詞描繪生活,這和唐代人熱衷創作詩詞,有異曲同工之妙。”

點評嘉賓楊雨教授

畢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遺憾的是,從2020年起《詩詞大會》主持人雖然換成了龍洋,但是,從目前效果看,龍洋與董卿還有一些差距,董卿主持《詩詞大會》,我們能夠很好地品到詩詞如酒的熱烈、如茶的香醇、如水的甘甜。希望龍洋繼續努力,爭取推陳出新,讓《詩詞大會》越辦越好!


華山論劍2020


由董卿開創的《詩詞大會》,在很多人心目中已經是一種情懷。《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更換了主持人,不再是腹有書香氣自華的董卿,換成了一位我們不是很熟悉的新人龍洋。這讓很多人疑惑。

但龍洋敢從董卿手上接下這面大旗,首登《詩詞大會》還表現的可圈可點,這樣的勇氣和成績也是值得肯定的。並且隨著節目的持續播出,我們也能明顯看見她的進步。

其實許多觀眾看到新面孔感到難以接受,擔心這位新主持人的文化素養不夠,難以撐起這樣一檔文化氣息極其濃厚的節目。只是龍洋在開場詞中就委婉地作了自我介紹同時也致敬了董卿。

龍洋在開場詞中引用了楊巨源在《元日呈李逢吉舍人》之中的一句經典詩句“一片彩霞迎曙日,萬條紅燭動春天。”結合這首詩 龍洋委婉地表達了對董卿的致敬。這首詩“共說正初當聖澤,試過西掖問群賢。”所謂的群賢借指詩詞大會之中的參賽者,更有當年主持詩詞大會的董卿。其實就是傳遞新人和新節目,如今《中國詩詞大會》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當然本季董卿不在是不少人的遺憾,但是龍洋的努力和實力還值得肯定。







御甯天下


首先兩位都是很出色的央視主持人,各有各的特色和優勢

董卿作為多年的央視主持人,有很深的文化底蘊和控場能力,主持的詩詞大會也更自然和隨和,與選手以及觀眾的互動都是水到渠成,隨機應變,所以整個節目的現場氛圍和效果都是很好的,這可能與她多年的主持經驗和知識積累息息相關

而龍洋作為新時代的浪潮兒,勇於挑戰自己,就已經很優秀了,相信她在未來的主持生涯中會更加出色

就更喜歡誰而言,個人認為畢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作為兩個時代的人,所以不存在太大的可比性,都很欣賞和喜歡他們





sunnyf888


我們都知道董卿老師有著口出金句的“特異功能”,特別是她每次的開場白,總是富有深刻哲理而又詩意無窮,滋養著無數觀眾的心靈,也成為詩詞大會一大亮點。而在第五季中,龍洋作為一名活潑可愛的主持人,雖沒有太多的“金句”脫口而出,但與選手的互動方式卻是多種多樣,讓整個現場氣氛十足。 在嘉賓講解詩詞知識時,董卿經常會插入一些自己對所講知識的見解,這樣有利於大家多角度去了解詩詞,從中學到更多知識,讓詩詞大會洋溢著更多的詩意,人們不禁感嘆這位主持人的才學淵博。而龍洋雖在詩詞方面與董卿相比稍顯遜色,但我們從她身上更能看出謙虛以及那種不卑不亢的品質,她總會把大部分講解時間交給點評嘉賓,細心聽嘉賓做講解,自己在一旁認真記筆記。在碰上自己熟悉的詩詞和知識點時,她也會十分到位地說出自己知道的東西。


清心可66


個人認為,董卿和龍洋的主持風格是各有幹秋不分秋色。做為央視一姐的董卿,既不妖豔又不失端莊大氣,才華出眾,應變能力強。有很深的文化氣息。而且有多年的主持經驗。!而龍洋則是年輕有爆發力,有著陽光燦爛的一面。有著濃濃的青春氣息。熱情奔放也是後起之秀。進步很快,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主持風格相對董卿而言,龍洋還缺發經驗和成熟。還需要複製董卿的一些風格。所以我還是偏向央視一姐的董卿。


友哥傳媒


我覺得龍洋雖然是一位年輕的主持人,但如果董卿老師是玫瑰的知性端莊,那龍洋就是笑靨如桃花般的燦爛和陽光。有時候不要輕看後輩的年輕,晚開的花也有她獨特的美。董卿老師對詩詞的深刻理解及儲備量的豐富,讓她主持詩詞大會體現大氣優雅一直是無差評,很難得。但新任主持人龍洋也是颱風很穩,又有青春朝氣,一席紅裙熱情奔放,聲音帶著瓔珞敲冰般的清脆甜美,陽光的笑容帶著小酒窩。她曾在舞動南京的晉級賽中表現出了令人驚豔的舞蹈功底,如今的詩詞大會她依然時舉手投足間展現著獨有的清麗氣韻。在當今的流量時代,其實人們心中總是會比較,不僅比較明星之間的高下,也總拿自己和別人比。人也像花一樣,如何比出高下呢?人生來就是獨特的無價的珍寶,無法比較。每種花都是美的,無法說菊花和芍藥哪個更美一點。在自然界,每棵樹每朵花都在做她自己。其實沒有一顆小草覺得自慚形穢,覺得自己沒有大樹好,每株植物都在做她自己,沒時間去羨慕別的植物,也沒時間比較。是花就盡情嬌豔招蜂引蝶,是樹就屹立山巔予人陰涼。如果在人生中,敞開自己有個開放心態,祝福自己也祝福別人,以欣賞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你就會發現沒有評判的世界裡到處都有美,有鳥語花香,有詩意的遠方,就能少很多糾結和破碎,活在當下,安放好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