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不高興 王興有的瞧


2018年1月我們大出行寫過一篇《王興不高興》,事情很嚴重。2020年3月,馬雲不高興,事情更嚴重了。

其實對於馬雲而言,忍了王興不是一天兩天了,這是這個福建小子攔路,整整讓他的大電商佈局晚了整整三年。

馬雲不高興 王興有的瞧


3月11號,支付寶開了第一屆的夥伴大會,正式提出了把這個電子錢包,轉化為一個生活平臺,正確的說法是,從金融支付平臺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其實本質上,就是不再是個支付工具了,向前一步走。把支付寶變成了進店團購、外賣的平臺。阿里任務初步實現了。

有人比喻,支付寶越來越像美團了。但其實這一天的實現晚了三年,本來應該在馬老師退休前一年完成,卻拖到了現在。

馬雲不高興。有人脫了後腿。

李治國

上一輪鼠年,12年前,2008年馬雲就宣佈過,阿里要成為下個十年目標要打造全世界最大最全面的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所謂最全面,就是要補足非標準化電商的空白。

我們人類的消費需求,分兩塊,一塊是購買標準有形商品,如:衣服、大米、電視機;另外一塊是需要結合服務連同購買才能完成的消費,如:看電影、吃飯、唱歌、SPA按摩。

阿里網購起家,但一直是強於非到店網購電商業務,阿里擅長販賣標準化產品,他充分利用了價格優勢,搶奪了傳統商場的客流。但對於本地生活服務,如:餐飲、娛樂等商業市場,屬於典型的非標準服務,並非被阿里擁有。而且在當時還出於空白。

美團是2010年才成立的,大眾點評雖然2003年就有了,但當時只是個吃貨論壇,大家聊聊牙祭更好吃的那點事罷了。

而馬雲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看清了自己要做的戰略。

2006年編收編了口碑網,2007年成立了阿里媽媽。一個爸爸一個媽媽,馬雲要成全自己的電商版圖。這和當年QQ的版圖意識一樣。2005年一位中國經營報記者竇毅採訪馬化騰寫了一篇對話《QQ的版圖意識》,對於阿里也在同期建立著自己的版圖意識。

按照阿里投資的慣例,先戰略投資,而後戰略控股,最後消化為自身的一部分。口碑趕上了一個好機會。

阿里投資部副總田健說過:口碑網的任務就是串聯和補充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電子商務與搜索業務,並最終成為廣大網民網上工作、消費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更緊密圍繞本地化的發展方向,以餐飲娛樂、房產交易為重點,立足全國數十家大中城市,以有口皆碑的用戶體驗為宗旨,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本地化生活社區平臺,並最終為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各類服務帶來更好的用戶黏性和口碑。

上面都是田健的原話,可以很清楚看到阿里的戰略,在2006年就已經設計完成了。希望完成的目標,應該是2016-2018年左右,整整10多年。

只是口碑網不爭氣,當期沒做好,被廢掉了。還浪費了預留的阿里媽媽品牌。

馬雲不高興 王興有的瞧

第一個拖了馬雲後腿的算是李治國建的口碑網,治國是阿里的第46號員工,待在阿里幹了5年離職,用僅存的8萬元資金創辦了口碑網,單幹了2年,又隨著口碑網回了阿里。再後來李治國離開又去創業做了挖財。2011年口碑網被關閉。


吳波

2010年百團大戰開始,朱嘯虎(金沙江創投)兄妹兩個很活分,哥哥和拉手網的吳波打成一片,妹妹看中了大眾點評。

其實從朱嘯虎投拉手的第一天開始,朱就想好了,要把吳波賣給馬雲,他知道,馬雲的本地生活服務早就設計好了,只是缺團隊做好戰略執行。後來大家在ofo項目中也看到,與其說朱嘯虎投的是人和項目,不如說他是在幫阿里收業務,掙點中介差價,有點鏈家的意思。

馬雲不高興 王興有的瞧


只是吳波不好收拾,和戴威一樣,不願意做好阿里的螺絲釘。拉手就是不肯上聚會算,融入到阿里。5000萬投資才被王興撿了便宜。

拉手的教訓告訴我們,你自己不是個兒,就別充大,早點被收編了,不就妥了。可以小孩戴威也沒看到吳波的下場。朱嘯虎真倒黴,老是碰上這種人。

話扯遠了,回來。

王興

吳波失意,王興撿走了5000萬投資,後來活了下來。後來王興還不依不饒地說,馬雲不講誠信,想吃掉兼併美團,如果美團不接受,就通過投資餓了麼來“毀掉美團”。得不到就毀掉。

這話站在王興角度講是有道理的,但你從馬雲的高度看,別太高看自己了,人家阿里一直在按照2008年宣佈的大戰略在做自己的版圖。從你接受5000萬支票的時候,就應該明白,阿里不僅僅要跟你一次,而且是要得到你。

這可能也就是為什麼,聰明的吳波犯了愚蠢的錯誤。而且這種錯誤,還被戴威又犯了一邊。吳波和戴威,一個清華的,一個北大的,都不傻。

美團得到的第一張5000萬支票,其實是阿里放給拉手吳波的一個顏色,吳波沒服,阿里的追加投資就又被美團收到囊中。馬雲認為王興賣出過校內網,做砸過飯否網,不是個有毅力的創業者,美團也就是做大點,賣掉的打算。

天曉得。美團被投資,不是真過了VC的眼,而是投資人認為他可以服軟。

馬雲不高興 王興有的瞧


不過馬雲犯了小錯誤。被百團大戰鍛鍊下來的王興和他的創業團隊,早已硬核化,不肯按照阿里的設計,入局,成為阿里的一部分。


2015年國慶,黃曉明和baby婚禮上,幾位大佬思想碰撞,敲定了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婚事。

王興沒參加,但是王興很高興。

表面上看,讓大眾點評的張濤高估值套現離場得了便宜,本質則是給了王興叛逃的機會。因為王興明白,隨著和大眾點評之間戰鬥,越來越消耗資本,使得美團對阿里的依賴越來越強。王興怕被阿里吞掉。

美團點評的成立後,王興迅速倒向騰訊,對外將矛頭拋給阿里的貪心。王興對外說,當他走進逍遙子的辦公室,希望阿里依舊支持美團點評,就想阿里支持滴滴和快的合併一樣。得到的回答卻是,阿里認為滴滴合併是個錯誤。如果不能得到美團,並將美團毀掉。

一切彷彿輿論道義的焦點在於阿里的貪婪和霸道。王興很成功。

但馬雲對此從未回覆。

因為馬雲並不看重美團一城一池的得失,阿里2008年戰略很要緊。再說市面上並不是美團一家幹這個的。

馬雲不可能支持美團。吃過小虧後。

美團點評一合併,局面不利的情況下,2015當年阿里就重啟口碑網項目。第二年2016年,阿里和餓了麼簽下了城下之盟。年底,阿里還把內部孵化近兩年的阿里旅行項目,正式升級為“飛豬”,英文名“Fliggy”。

對,不叫推出,不叫改名,叫升級。一切都充滿了火藥味和針對性。原本這個項目是為了和美團酒店、機票業務對接的,而後一併在內部地位全面戰略升級。

張旭豪

2016 年 4 月,阿里和螞蟻金服共同向餓了麼投資 12.5 億美元,前者出資 9 億美元,後者為 3.5 億。

2017 年 6 月,兩家又向餓了麼追加 10 億投資美元。至此,阿里系持有餓了麼股份超過了 30%(阿里 23%、螞蟻金服約 8.94%),成為餓了麼頭號股東。

2017 年 8 月,餓了麼以 8 億美元收購了百度外賣。


馬雲不高興 王興有的瞧


再後來,餓了麼張旭豪走人,阿里全面接手,餓了麼和口碑合併,再成為支付寶的一部分,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3月11日,支付寶升級得更像美團了,在馬雲退休後的第二年。

頭條號裡,有人在問,支付寶能幹過美團嗎?

我認為,必須的。這是阿里大戰略重要的組成,和馬雲掰手腕,王興還不在一個量級上。決定戰局的,只有馬化騰了,但是桀驁不馴的王興,未必想失去戰鬥的機會。

美團走到今天,盈利能力還沒有根本解決。

本地生活這條路上,已經躺下了李治國、吳波、張濤、張旭豪、戴威,滾滾長江東到海,不差王興一個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