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为何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其实和舅舅没半点关系


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风俗文化,比如说话的时候盯着别人的眼睛看这种行为,在中国是代表对说话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但是在有的国家却代表着对别人的不尊重,一直盯着别人眼睛看在这些国家是一种无礼的行为。

相同的手势在不同的国家也会有着不同的含义,OK这个手势在美国代表认可没问题的意思,在日本则用于表示钱,在巴西以及德国这个手势都代表的是很粗鲁的意思。就连点头这个动作在有的国家意思也不一样,点头我们都默认是可以的意思,但是在有的国家却表示否定的意思,比如保加利亚。

老祖宗为何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其实和舅舅没半点关系

不同国家也会有不同的忌讳,比如在中国因为谐音的关系,觉得4是不吉利的数字,在西方很多国家则很忌讳13这个数字。在中国如果见到猫头鹰的话,老人家都会觉得不吉利,因为猫头鹰的叫声像是小孩的哭声、但是猫头鹰在英国等地方却是吉祥物,代表着很多正面的感情,在《哈利波特》电影中还以信使的身份出现,地位和鸽子差不多。

因为这种文化差异的存在,所以不同国家的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无法相互理解,像是在中国,过完年之后的当月不准去剪头发。老人们常说“正月剃头死舅舅”,所以不管正月里长长的头发让大家看上去多么的不修边幅,理发这件事也是绝对被禁止的,相应的在过年之前理发店的生意就会非常火爆。

老祖宗为何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其实和舅舅没半点关系

“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实际上是一句歇后语,其中的“死舅”为谐音,正解应该是“思旧”,这两个字指的是思念明朝。清军入关之后,为了彻底更改关内百姓的生活方式,在中原地实行“剃发易服”的法令。所谓剃发令、易服令就是要剃掉男子前半部分的头发,后面的头发编成辫子。

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政策,这无可厚非,但是清朝的手段过于简单直接,而且同时期一起出台的圈地、占房、投充、逃人法都有着不小的弊病,很受老百姓们抵触,其中尤其以剃发令受到的抵制最为激烈。

老祖宗为何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其实和舅舅没半点关系

其实每个时代的老百姓都一样,谁当皇帝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小日子能不能过好才是大家最关心的。一开始清军入关的时候还得到了很多百姓的支持,因为这代表着国家总算能安定下来了。

但是清朝统治者随后很快开始推行的“剃发易服令”,这一法令遭到了许多百姓的强烈抵制,甚至很多人开始了自发的反清起义。当时国内许多传教士都觉得很不可思议,一向安于现状的中国百姓居然在国家刚刚安定下来的时候,为了保卫头发拿起了武器,夸张一点说,也许很多士兵在保卫国家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勇敢。

老祖宗为何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其实和舅舅没半点关系

这些传教士无法理解封建时期的中国人对于头发的重视,封建时期儒家文化在百姓心中地位很高,其中有“以孝治国”的原则,孝顺是人们最重视的品质。而《孝经》中又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所以说,普通人遵守孝道的体现就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与头发,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父母给予你的,要是受到损伤的话就是不孝的证明,因此在很多人心中,保护好自己的头发,当然比保卫皇帝和朝廷还要重要。

老祖宗为何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其实和舅舅没半点关系

但是清军刚刚入关,正是需要从政治到思想文化彻底驱除明朝遗留痕迹的时候,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这一法令的推行,他们认为一样的发型和一样的服饰有助于民族融合与国家安定。

见到了百姓们的激烈反抗之后,清朝统治者更加坚定了推行这一法令的决心,当时很多不愿意剃发的人被处死。不过这样的口号也没有吓到那些坚决要保护自己头发的百姓,他们以“头可断发不可剃”来回应,表达自己绝不剃发的决心。

老祖宗为何说:“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其实和舅舅没半点关系

但是这些没有组织性的百姓怎么可能斗得过朝廷,最终因剃发令而起的动乱还是被镇压了,敢怒不敢言的百姓们便想出了其他的办法来宣泄心中的愤怒,那就是在正月里不剃头,意思其实就是“思旧”、“思明”。为了掩人耳目,这两个字又演化出谐音,最终变成“正月里剃头——死舅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