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崗4大必去景點:除了五十五窗宮,還有一個地方中國人很愛去

巴德崗位於加德滿都東面約14公里,是尼泊爾保存最完好的古城。走過一段長長的磚石路,便到了這座城市的杜巴廣場。巴德崗杜巴廣場是加德滿都谷地三大杜巴廣場中面積最大的一個,享有中世紀尼泊爾藝術的精華和寶庫的美譽,在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巴德崗4大必去景點:除了五十五窗宮,還有一個地方中國人很愛去

巴德崗杜巴廣場有著“露天博物館”之稱,氣勢磅礴的廣場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造型各異的神殿和廟宇點綴其間,散發著濃郁的宗教起源。這裡不僅有頗負盛名的黃金門。五十五窗宮,還囊括了藏有精緻細膩的唐卡繪畫的皇宮國家畫廊,以及重現當時皇室成員用於沐浴的皇宮浴池。

皇宮國家畫廊

杜巴廣場的入口處與皇宮國家畫廊盡在咫尺,從入口處小走幾步,便可到達。畫廊大門口有兩尊高約3米、威風凜凜的石獅守護。石獅工藝精湛,層次分明,無論是毛髮、腳爪,還是強壯的肌肉線條,均刻畫得栩栩如生。

巴德崗4大必去景點:除了五十五窗宮,還有一個地方中國人很愛去

進入畫廊,尼泊爾歷朝歷代的國王肖像畫讓人眼前一亮。而古樸的石雕,則以豐富的動作和多變的造型,吸引了人們的眼球。數量最多,最具有國家畫廊特色的藏品,則以唐卡為代表。唐卡系藏文音譯,指用綵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在藏族文化中,唐卡是一種特殊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廣泛,涉及歷史、宗教、文化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唐卡對繪畫顏料的選取十分嚴格,傳統上,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以藏紅花、靛藍等植物為顏料,這些材質能保證繪製出來的唐卡色彩鮮豔明快,充滿動人的藝術效果。

巴德崗4大必去景點:除了五十五窗宮,還有一個地方中國人很愛去

國家畫廊中的唐卡作品,以其精妙的細節處理和上乘的製作工藝,令人驚歎不已。

黃金門

黃金門是舊皇宮的正門,也是巴德崗的城市標誌之一。在黃金門前幾米之處,一根石柱巍然聳立,石柱上方有一個盤腿而坐,雙手合十的人物雕像,這就是馬拉王朝時期布帕亭德拉國王的銅像。

巴德崗4大必去景點:除了五十五窗宮,還有一個地方中國人很愛去

黃金門建於1754年,與周圍的建築比起來,黃金門顯得有些嬌小,但是因為有了金色的外觀,精美的雕刻,於是給人一種小巧靈瓏之感。黃金門的門框和頂部裝飾以銅製鍍金製作而成,堪稱尼泊爾銅雕藝術的精髓。整座黃金門氣質高貴,美輪美奐,不僅遊客趨之若鶩,一些教徒也會常常親近,以示他們對宗教發自內心的虔誠。

巴德崗4大必去景點:除了五十五窗宮,還有一個地方中國人很愛去

皇宮浴池

穿過黃金門,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庭院,庭院裡站著幾位全副武裝的警衛,空氣中凝結著一絲嚴肅,顯然,這是一個重要的地方。杜巴廣場的一個特別景點,皇宮浴池便藏身其中。

由於尼泊爾毗鄰中國,宗教色彩濃郁,越來越多的國人將它列為旅遊首選,有些甚至將婚紗照的取景地也選擇了這個國度,在神靈的庇佑下,留下人生中的難忘回憶。

巴德崗4大必去景點:除了五十五窗宮,還有一個地方中國人很愛去

沿著周圍的通道往內小走片刻,眼前豁然開朗,一座長方形的水池安靜地躺在那裡,面對著往來的遊客,訴說著自己久遠的故事。

浴池內豎著一座高約丈許的眼鏡蛇雕像,氣勢逼人,栩栩如生。浴池內的這座眼鏡蛇雕像與浴池對岸的眼鏡蛇雕像隔岸相望,不知經歷了多少起伏的歲月。在印度教中,眼鏡蛇通常是和神聯繫在一起的,印度教主神之一溼婆的頭頂上就經常纏著一條守護的眼鏡蛇。

巴德崗4大必去景點:除了五十五窗宮,還有一個地方中國人很愛去

在對岸的眼鏡蛇雕像下方,有一尊從池壁向外突出的龍頭造型雕像,在龍的口中,還別出心裁地雕刻了一隻銅兔。據說,水流就是從兔嘴中噴出,從而住滿水池。整個龍頭部分,佈滿了各種人物和動物浮雕,為雕像增添了不少色彩,在陽光的照耀下,雕像格外引人注目。

巴德崗4大必去景點:除了五十五窗宮,還有一個地方中國人很愛去

五十五窗宮

五十五穿宮殿建於1427年,那時皇宮內的婦女不能獨自上街,國王在此修建五十五窗宮殿是讓妻妾們通過窗戶來觀賞室外情形,這些窗戶每扇大小不一,造型也不盡相同。五十五扇黑漆檀香木雕花木窗,用料考究,工藝精湛,展示出尼泊爾馬拉王朝時期精湛的木雕造詣,成為了加德滿都山谷最精美的木雕藝術品。

巴德崗4大必去景點:除了五十五窗宮,還有一個地方中國人很愛去

五十五扇窗彷彿五十五個個音符,組合在一起能演奏出優美的旋律。


古老的建築將歷史近距離的帶到人們的身邊,只有細細品咂,才能真正領略巴德崗杜巴廣場的動人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