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了解下佛教的起源


一起了解下佛教的起源


教主釋迦牟尼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於公元前 560 年左右生於北印度的迦毗羅城(今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西南約二百公 裡處) ,其父是該城的城主,相當於中國古代的一個小諸侯。釋迦(Sakya)為族名,意為“能仁”;牟尼(Mani) 意為“賢人”或“寂默”。釋迦牟尼即意為“釋迦族賢人”。

釋迦自幼接受婆羅門教(改革前的印度教)教育, 15歲被立為繼承人,17歲結婚,一妻二妾。據說釋迦出生時,有人預言,他將成為一個傑出的統治者:但若 他見到疾病、老年、死亡和出家人這四件人、事,他就會放棄對塵世的統治而去追求拯救人類之途。

一起了解下佛教的起源


釋迦的 父親希望他繼承王位,讓釋迦在一座與外界隔絕的宮殿中長大。 但有一天,當釋迦騎馬經過王宮邊緣的園地時,他看到了一個被疾病折磨的人、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和 一位行乞的出家人。那天晚上,那位出家人平安快樂的面容一直浮現在他腦海裡。


一起了解下佛教的起源


他開始思索人生中是否還 有比宮中的奢華生活更有意義的事情。那天深夜,他對沉睡的嬌妻和孩子投下最後一瞥,便永遠高開了他的 王宮,時年 29歲。 他剃光頭、披黃袍,雲遊四方,成為一個行乞的修行者。此後六年中,他用遁世、刻苦的方法尋求拯救。 他極其刻苦,幾乎餓死,但並沒有獲得屬靈的光照和內心的平安。追隨他的五個子弟也相繼離開了他。

最後 他在一棵菩提樹下打坐,發誓要坐在那裡不動,直到找到他所尋求的東西。在40晝夜中,他終於獲得了一種 稱之為“開悟”的經驗。這種臨到他的內覺使他認定人類苦難的真正根源是“慾念”。人如果能擺脫一切慾念, 即可獲取屬靈的平安,去涅盤之路於此開通。此後,釋迦即被稱為“佛陀” (Buddha) ,即“悟者”、 “覺者” 那次經驗之後,釋迦吸取婆羅門教一些教義,創立了佛教,設立了僧侶制度。此後45年中他主要在印度 恆河流域一帶傳道,在最後四、五年中,便有信徒一、兩千人。佛陀80歲高齡去世時,已有成千上萬人接受 了他的宗教理論。釋迦病逝於公元前 486 年。遺體火化後被分成八份,由八個地區、國家分別建塔紀念。火 化後骨頭的剩餘物,梵文叫saria(意即“死人的骨頭”),中譯為“舍利於” 佛教的教義十分複雜,但大體可分為

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三大類


一起了解下佛教的起源


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係指釋迦牟尼本人所講的根本教訓,一直持續到他去世後的一百年為止。按龔天民牧師所著《佛 教綱要》,原始佛教主要包含下列幾方面。 第一,四聖締。聖締即“真理”之意。四聖締為苦締、集締、道締和滅締。苦締說人有生苦、老苦、病 苦、死苦、憂然煩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和所欲不得苦等八苦。人從生到死,一直在苦海中沉浮。 集締是因緣論,認為一切事物並無實體,只不過是因緣的組合而已。釋迦的“十二因緣”是說明人為什 麼會有痛苦。他認為一切皆起源於“無明” (Avija), “無明”是一切惡事的根源。如果通過修行,把“無明” 除掉,就除掉一切痛苦,不會再生、再死,得以從生死輪迴中超脫、釋放。但“無明”從何而生?並不清楚 答案。在佛教論著《大乘起信論》中較含糊地論道, “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 道締主要講人如何才能脫離因緣的束縛而超脫輪迴之苦。

釋迦講了修行的三十七道品,其中主要是八正 道:正見(對佛教有正確的認識)、正思惟(化正見為求道的理想)、正話(不妄言)、正業(不殺、不偷、不 姦淫) 、正命(過有規律的佛教生活) 、正精進(斷惡念) 、正念(立志修道)和正定(虔修禪定) 。通過修行, 可產生“六神通”:天眼通(能見生、死輪迴)、天耳通(聽遠近一切聲音)、他心通(知他人的心思意念) 、 宿命通(知過去、未來事)、神足通(自由分身往來於梵天界和世俗之間)和漏盡通(漏盡一切,使心靈解脫)


一起了解下佛教的起源


四聖締的最後一締是滅締。滅締說人道修成功後,死了便可進入“涅盤”境界。涅盤(梵文為Nirvana, 意為“被吹去” )是佛教徒最後的理想去處,是一個沒有再生而死的地方。佛祖的死被尊稱為“大般涅盤” , 一般佛教僧尼、信徒去世則稱為“圓寂”、“涅盤”等。 第二,六道輪迴說

釋迦把婆羅門教的三道輪迴擴充,成為六道輪迴,人要按其前世的作為,分別在人 間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等道中輪迴。 第三,業力說。業力(Karma,意為“行為” )分身業、口業和意業三種。人及牲畜都要根據其生前的業 力的善惡好壞,死後輪迴,重新投胎。業力說也源於婆羅門教。 第四,五蘊說。


“蘊” (Shandhas)是“集合”之意,認為人由物質(色蘊)和精神部分(受蘊、想蘊、 行蘊和識蘊)組成。 第五,須彌山說。釋迦繼承婆羅門教的信仰,認為宇宙間有一座須彌山(Semura),由七山和七海圍繞, 由風輪、火輪和金輪托住。

須彌山住有四大天主,越過須彌山到空中,經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最後到達 無色界四天(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這二十八夭,又稱“三界”,即“欲 界”、 “色界”和“無色界"。一千個須彌山世界成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構成一個‘中千世界”, 一千個中千世界則成為一個“大千世界” 第六,三法印。這是釋迦牟尼制定的鑑定佛教教理的法則。一為“諸行無常” ,一切現象都在變遷轉化, 無常不定。


一起了解下佛教的起源


其二是“諸法無我” , “我”指“常一主宰”,萬事皆由因緣所生,本無實體,是空的。第三是“涅 盤靜寂” ,不再生、不再死的涅盤境界極其靜寂。佛教主張若與其三法印相違,即為假冒之說;相反,不論是 誰講的教義與此三法印相符,即為真佛說。所以,佛教有“依法不依人”之說。 總的說來,釋迦的根本教訓的本質是無神的心理學上的自律。正象魏司道(Johannes G.Vos)在《基督 教與世界宗教》一書中指出的那樣, “佛陀並不象許多印度的思想家,對於思辨哲學的問題發生興趣。他所注 重的是今日所謂心理學,他所追求的是以心理學來解救人的困難。

他相信人的根本困難不在思想,乃在感情, 特別當他的慾念未受嚴格控制的時候。他並不相信任何真神,並主張祈禱是完全無用的。他聲稱印度的吠陀 經(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經典,為讚美書,含詩歌一千多首,寫於主前 800 年)以及祭司制度是毫無 價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