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加馬超強強聯手也打輸了,這鍋算誰的,劉備:怎麼又怪我

張飛,人稱萬人敵之猛將。在宕渠之戰擊敗張頜,為漢中之戰開得一手好團。

張飛加馬超強強聯手也打輸了,這鍋算誰的,劉備:怎麼又怪我

馬超威名遠揚,武藝超群,曾打出勝似呂布的風采。猶如孤獨的風中一匹狼。

張飛加馬超強強聯手也打輸了,這鍋算誰的,劉備:怎麼又怪我

張飛、馬超不僅戰鬥力爆表,而且也都是懂兵之人,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將帥之才。

然而,兩員虎將的強強聯手卻輸給了曹洪、曹休。

要知道,曹洪在這之前是從未擔任過主帥一職的。那時的曹休也還只是一個年輕後生,是第一次脫離曹操作戰。

就這樣一個雙曹組合竟能擊敗劉備兩員虎將!馬超加張飛如此強力組合到底是怎麼敗的?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這是漢中爭奪戰的下辨之戰。

張飛加馬超強強聯手也打輸了,這鍋算誰的,劉備:怎麼又怪我

關於下辨之戰,馬超和張飛的人物傳紀中皆沒有提及此事。即使是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記載得也十分簡單,並且也沒有提到張飛和馬超,只提到了吳蘭、雷銅等。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二十三年,先主率諸將進兵漢中。分遣將軍吳蘭、雷銅等入武都,皆為曹公軍所沒。

如果只看《三國志.蜀書》的話,估計大家都會以為張飛和馬超沒有參與此戰吧!反而是曹操和曹休的傳紀中記載的還相對較為詳實。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劉備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遣曹洪拒之...吳蘭,斬其將任䕫等。三月,張飛、馬超走漢中,陰平氐強端斬吳蘭,傳其首。

《三國志.魏書.曹休傳》劉備遣將吳蘭屯下辯。太祖遣曹洪徵之,以休為騎都尉,參洪軍事。太祖謂休曰:“汝雖參軍,其實帥也。”洪聞此令,亦委事於休。備遣張飛屯固山,欲斷軍後。眾議狐疑,休曰:“賊實斷道者,當伏兵潛行。今乃先張聲勢,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擊蘭,蘭破則飛自走矣。”洪從之,進兵擊蘭,大破之,飛果走。

我們根據已知記載先來捋一下事件過程:首先是劉備派遣張飛、馬超和吳蘭等進攻武都,企圖切斷曹軍的漢中糧道的。曹操則派出曹洪和曹休迎戰。張飛派細作謊稱即將出兵切斷曹軍的歸路。曹休看破了張飛的用計,擊敗並斬殺吳蘭等將,張飛和馬超隨即撤走。

張飛加馬超強強聯手也打輸了,這鍋算誰的,劉備:怎麼又怪我

馬超、張飛、吳蘭對陣曹洪、曹休,三打二居然打輸了!按常理,不管是馬超還是張飛,就算是一對二也是從來不虛的。這次是怎麼了?居然拔腿就跑?

我們注意看吳蘭這一路,吳蘭在初戰失利後並沒有選擇向馬超或是張飛靠攏,而是往西退到了陰平。而張飛和馬超也並沒有救援,而是向東退走。最終,吳蘭一軍被曹軍活活咬死。

會不會是張飛以為馬超會去救、馬超也以為張飛會去救!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是配合上出了問題。出現這種情況,表面看好像是張飛、馬超、吳蘭三支軍隊配合不到位,實際上更多的還是劉備的問題!

三支部隊參加同一場戰役都沒有設立一個主將嗎?要知道在曹軍那邊,曹操是明確強調了曹休擔任主帥。而蜀軍這邊並沒有明確記載張飛、馬超、吳蘭誰是主將。

吳蘭做為益州本土將領肯定不可能擔任主將,再說他又何德何能能夠指揮張飛和馬超。

而張飛和馬超從官職上來說,做為平西將軍的馬超應該為主將,節制徵虜將軍的張飛,從編制上來說是沒問題的。但是從在劉備集團的地位來說,除了關羽,張飛和任何人搭檔都應該是主將。

我們又看,馬超是降將,張飛斷不甘願受馬超的節制,估計劉備也不會這麼安排,因為劉備看中的是馬超的政治背景而不是軍事能力,劉備斷不會給馬超太大的權力。但是馬超畢竟也當過一方諸侯,加上劉備如今在馬超身上還沒撈到任何政治利益,所以劉備對馬超的待遇很高,有什麼人事安排也非常照顧馬超的顏面。

張飛加馬超強強聯手也打輸了,這鍋算誰的,劉備:怎麼又怪我

一頓分析下來似乎他倆誰都可能是主將!也誰都不可能屈居於對方擔任副將!還是沒搞清楚到底是主將,誰是副將?《三國志》中沒有記載,又或者說是劉備根本就沒有明確安排,只是下令讓馬超、張飛、吳蘭三支部隊一起配合攻打武都,而已。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能解釋吳蘭戰敗後並沒有向馬超、張飛靠攏,而是西逃。張飛和馬超也都沒有選擇去救吳蘭,而是往漢中逃走。因為這三支部隊根本就沒有配合,互相之間也不受節制、沒有主次,自然也就無法取勝。

出現這種情況,劉備肯定有責任。劉備做為集團首腦既沒有協調好將領間的關係,也沒有明確指出各將領所要擔任的職責。

所以下辨之戰的鍋,劉備得背。

張飛加馬超強強聯手也打輸了,這鍋算誰的,劉備:怎麼又怪我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三國志.魏書.曹休傳》《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茶餘飯後歷史小話題,如有更多見解,歡迎大家一起探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