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門外漢”CEO 拿什麼拯救英特爾?

這家經歷了半個多世紀浮沉的芯片巨頭正面臨著不變革就要被拍在沙灘上的窘境。

把問題擺在桌面上

自去年春天 Robert Swan(羅伯特·斯旺)正式繼任 CEO 以來,英特爾內部會議室所有筆記本和顯示器上整齊劃一地出現一句新標語:“One Intel(一個英特爾)”。對於一家已經發展了 50 多年的公司來說,此時再來強調“團結”,這背後的故事令人深思。

在繼任英特爾 CEO 之前,Swan 自 2006 年 2 月起一直在 eBay 擔任首席財務官,在 eBay 的九年間,他負責監督將 PayPal 拆分為獨立的公司,2015 年完成拆分後,Swan 離開了 eBay,但仍然是 eBay 的董事。

芯片“門外漢”CEO 拿什麼拯救英特爾?

2016 年 9 月,Swan 被任命為英特爾首席財務官。2018 年 6 月他接替 Brian Krzanich(布萊恩·科再奇)成為臨時 CEO,據報道,Swan 曾在英特爾全體員工大會上表示他不希望自己長期擔任該職位。而此後沒多久,2019 年 1 月 31 日,Swan 被正式任命為英特爾第七任首席執行官。這位從沒在芯片領域嶄露過頭角的“門外漢”在剛接下這個擔子後就立即啟動了一場企業文化變革。

之所以要進行這樣的文化變革,Swan 表示:

英特爾目前存在一個隱患:企業文化需要“大修”,公司 11 萬名員工需要正視這個問題,把問題擺在桌面上。

驕則自誤

Swan 在就職公開信中提到了接下來英特爾將集中應對的四大關鍵任務:

一、勇敢無畏。目前英特爾所佔有的市場份額與公司最鼎盛時期相比還存在差距,這個世界正逐漸以數據為中心,我們要奮起直追,銳意創新。

二、核心戰略並未改變。英特爾正在從以計算機為核心的公司轉型到以數據為核心的公司,我們將改變的是為客戶服務的方式,以及我們如何合作打造最好的技術服務客戶。

三、改進執行力。我們的客戶也對此滿懷期待。

四、發揚企業文化,讓每位員工超越自我,堅持客戶至上,尊重真相,公開透明,團結一致,共築輝煌。

在 Swan 任職 CEO 之前,英特爾一直信奉前 CEO Andrew S. Grove( 安德魯·格魯夫)推崇的“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的企業信條,Swan 發起的這輪文化變革成為了數十年來動靜最大的一次。從他就職公開信中可以提煉出這樣的信息:英特爾目前的處境可謂內憂外患,需要改變運營方式和企業文化,以適應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

對內,Swan 表示,多年來,英特爾上下對公司聯合創始人 Gordon Moore(戈登·摩爾)提出的“摩爾定律”(摩爾定律是指芯片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量每兩年左右可以翻一番,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推崇備至,甚至有些過於迷信這一規律。按照摩爾定律推算,英特爾早在 2015 年就應該生產出 10 納米芯片,然而,事實是直到 2019 年中,英特爾才努力將芯片的電路尺寸減小到 10 納米。

芯片“門外漢”CEO 拿什麼拯救英特爾?

這一技術進展延遲的背後暴露了英特爾的過度自信以及對客觀事實理解不準確的問題。英特爾首席技術官 Mike Mayberry(邁克·梅伯裡)表示,工程師們已經承諾要設計出容納晶體管數量是原來 2.7 倍的芯片,這是一次冒險的嘗試,需要先進的技術支持。但 Swan 說,芯片製造部門領導們很少對高管人員彙報技術相關數據,這種溝通的斷層影響了技術進展。

除了缺乏必要的溝通,Swan 還表示,公司的經理人們也因久處於英特爾統治地位的溫床而缺少憂患意識。他們在競爭中輕敵自滿,不關心外部環境,反而對內部預算問題斤斤計較。

對外,由於當前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最近,這家市值 2370 億美元的公司一直在應對疫情帶來的各種問題。在英特爾去年 720 億美元的收益中,從中國市場獲得的收益約佔總收益的 28%。上週,疫情導致了全球股市暴跌,英特爾也難逃厄運,這讓原本收益增長就放緩的芯片巨頭雪上加霜。

此外,競爭對手迅速崛起也是英特爾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Swan 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當一個公司擁有超過 90% 的市場份額時,他們的客戶別無選擇,但是,如果一家公司只擁有 25%的市場,則必須與客戶進行更深入的互動,這就是英特爾正在嘗試做的事情。

近年來,競爭對手 AMD 等公司的崛起讓 Swan 意識到了危機。在更強調性能的服務器市場,英特爾巔峰時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達 99%,AMD 則不足 1%。但據市場情報公司 Mercury Research 於 2019 年底發佈的有關 x86 處理器市場的調查結果顯示,AMD 在臺式機 x86 處理器市場上佔有 18.3%的份額。曾經因沒有迭代處理器架構而被英特爾“踩在腳下”的 AMD 也因其於 2017 年推出的“Zen”架構處理器漸漸扭轉乾坤。

臺積電和三星也開始為英特爾的競爭對手製造芯片。由於沒有采用新的生產工藝以及對某些產品需求的異常增長判斷失誤,英特爾沒有足夠的生產能力為計算機制造足夠的芯片,這也成為阻礙其發展的原因之一。

以上種種,讓 Swan 充分意識到,在官僚主義成風,內部不夠團結,外部競爭激烈,競爭對手對其統治地位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只有先內求團結,才能外求發展。

整裝待發

多年來,英特爾幾乎壟斷了芯片市場,它決定了計算機制造商改進產品的方式和時間。但是 Swan 現在的目標不僅侷限在芯片市場上,他希望在其他領域也能獲得像芯片一樣的市場地位,這就意味著英特爾在對待客戶的方式上需要做出一些改變。

高管們說,在 Swan 成為首席執行官之前,英特爾已經發現了企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開始著手修正,而 Swan 掌舵後對公司文化的重視加速了修正進程。這次文化變革增進了部門之間的溝通,溝通方式的轉變對於芯片設計部門也意義重大。

英特爾目前正在結合多個部門的意見來開發產品,這在以前從未真正嘗試過。為了加快產品設計速度,Swan 將部門細分為更小的組別,將芯片分解為模塊電路塊進行研發,這種方式改善了製造工程師和設計工程師之間的協作。負責芯片設計工作的高級副總裁 Jim Keller(吉姆·凱勒)表示:“製造工程師將我們需要知道的內容講解給我們,我們也將他們需要了解的內容告訴給他們。” “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

2018 年 7 月,英特爾聘請了蘋果前工程師 Keller,讓他帶頭進行其他設計上的改進。Keller 組建了一些小團隊,讓這些新組建的小團隊開發可在不同產品中重複使用的標準電路模塊,因此工程師可以獨立工作,而不必等其他人完成芯片各部分工作後再開始工作。Keller 表示,這樣做可以使測試芯片設計的所需的時間縮短至數天,而現在創建一個完整芯片的速度比過去快三倍。

在去年被任命為 CEO 後,Swan 在公開信中除了喊出“一個英特爾”的口號外,他還呼籲員工要敢於創新,更專注於客戶並尊重“真相和透明度”,這體現出了 Swan 希望誠實面對問題並團結一致重振英特爾的決心。

結語

儘管 Swan 已經意識到了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且也做出了相應調整,儘管這些文化變革進行至今已經展現出了一定的成效,儘管人們認為英特爾已經重新找回了正確的發展方向,但遺憾的是,這種轉變所帶來的紅利仍需數年才能在財務收益上顯示出來。


關注我並轉發此篇文章,私信我“領取資料”,即可免費獲得InfoQ價值4999元迷你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