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因為這次疫情,認識了多少以前見都沒見過的名醫?

兔八哥扛大刀


認識了李蘭娟和張文宏醫生,感覺好高興!我們國家後繼有人了,後輩有許多棟樑之材。鍾南山爺爺已經84歲了,雖然身體硬朗,但看到他如此勞累,感覺很心疼,現在知道不是隻有他一個人扛著,特別高興。


三省師傅


因為這次疫情,我記住了鍾南山、李蘭娟、張定宇等名醫的名字,也瞭解到我身邊就有“最美逆行者”,他們也是我心目中的名醫。

出現在央視春晚大屏幕上的“最美口罩勒痕”護士汪俊,是我同學的侄女。1992年出身於湖北黃梅縣柳林鄉塔畈村,2007年畢業於黃岡護校,2013年開始在武昌醫院骨科工作。 臨近春節的時候,疫情形勢嚴峻,汪俊義無反顧地報名參與到抗疫的最前線---金銀潭醫院,至今堅守了26天,最長的一次連續工作了20個小時,經常夜間一個人照顧十幾個病人,曾瀕臨崩潰。2020年央視春晚,家人看到她接受央視記者的採訪時,臉上滿是口罩的勒痕,才知道她在抗疫一線。

黃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錢足庶,黃梅縣孔壟鎮人,2018年在黃石市獲“最美公衛醫師”稱號。“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錢足庶帶領13名防疫人員抵達映秀鎮開展防病防疫工作,歷時20天圓滿完成了任務,受到衛生部表彰。去年,母親去世不久,錢足庶同志一直沉浸在喪母的悲痛之中,他準備臘月回黃梅老家給母親上墳。疫情爆發後,他取消了行程,立即投身到抗疫最前線,至今在苦苦堅守。

是醫護人員的天職、使命和擔當,讓他們站在離危險更近的地方,這樣就能讓別人離危險遠一點。正是因為有他們負重前行,我們才可以歲月靜好。



美課拼分分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以福禍利避之”,誰說巾幗不如須眉,在這次疫情中,汶川女護士佘沙,24歲的把頭髮剃光的單霞,以及請纓去武漢的醫學精英,他們用行動詮釋了女人是“戰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女護士單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84歲的鐘南山,73歲的李蘭娟院士更是國人的驕傲,他們在關鍵時刻,果斷決策,從鍾南山院士人傳人的判斷中,減少了疫情的發展,李蘭娟院士向國務院報告,建議武漢封城,阻礙了全國疫情的蔓延,還有李文亮醫生,為了救治病人犧牲在抗疫一線,這些名醫,譜寫了一曲新時代醫學救治病人史上的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是我們中華民族巨大的精神財富和不竭動力,世人敬仰,名垂青史。

鍾南山院士

李蘭娟院士


zjx趙景旭


這次疫情在黨和政府正確領導下已經得到有效控制!

本次武漢新冠疫情發生後,除本地醫院積極開展救治外,各省市醫護力量也在中央的調動下,紛紛奔赴武漢,當然這次印象最深的恐怕只能是中醫!從張伯禮院士,黃璐琦院士,仝小林院士,到江蘇省中醫院史鎖芳主任,廣東省中醫院顏芳主任等。還有很多民間中醫高手參與救治!中醫是有生態的,猶如植物,自下而上依次是青苔、草、灌木、大小喬木,構成了植物的完整生態,而中醫事業的生態,自下而上依次是民間中醫、鄉縣中醫院、省市中醫院、國家中醫局科研機構等,離開了民間中醫的肥沃土壤以及沒有了民間中醫對中醫知識的普及傳承,那麼幾千年博大精深的中醫將會走向衰敗!

所以希望這次疫情結束後,希望中醫藥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謝謝!




淘哥說中醫


我的回答如下: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後果。中國人民在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眾志成城科學防疫。在新聞媒體裡看到許多從來不知道名字的醫務工作者和醫療科研專家,敬愛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科學家日夜奮戰在抗擊疫情的前線,令人們非常的感動和讚頌!李文亮醫生犧牲在戰疫前線,還有不顧個人安危戰鬥在疫情最前線的許許多多的醫務工作者,人民會感謝那麼多的真誠付出。

每當想起那位好醫生“李文亮”,會瞬間淚目的。“李文亮”醫生請一路走好!


凡客紅塵


這次疫情,讓我認識到了許多向鍾南山院士這樣有名的醫生和護士們。更加讓我重新認識了中國人。舉國上下,沒有抱怨,沒有推諉,四海同心,九州一力,同仇敵愾。

中國有句古話,叫“患難見真情”。

2020開年並不太平,疫情肆虐,武漢告急,真正到了關乎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

這個時候,最考驗人性。

而在這場疫情中,我重新讀懂了中國人。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舉國上下,沒有抱怨,沒有推諉,四海同心,九州一力,同仇敵愾。

01

四大天團會師武漢

王炸來了

2月7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醫療援助隊在武漢天河機場相遇,他們將共同接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

雙方自報家門、彼此互相喊話、加油致敬的視頻,刷爆網絡,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派131名醫護人員增援武漢。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也派出131人的醫療隊。這也是華西醫院歷史上,應對國家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次性派出的最大規模醫療隊。

兩支隊伍在武漢天河機場相遇, 偌大的機場,空空蕩蕩,只有他們,逆流而上。

鏡頭所過之處,皆是國之棟樑,悲壯又英勇。

而這次的“相遇”距上一次會面,時隔了83年。

上一次兩家醫院相聚,還是在1937年抗日戰爭時期,因為抗戰,齊魯醫院搬到了華西壩,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合併成立協和大學,一起辦學辦醫。

如今再次會師,因為同一個使命同一個任務,兩家醫院再續前緣,攜手並進、共克時艱,援助武漢抗擊疫情。

眾所周知,醫學界有四大天團,分別是“南湘雅、北協和、東齊魯、西華西”。

“華西“和“齊魯”已經相遇,“協和”、“湘雅“兩家王牌醫院也已出征!

2月7日下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第三批援鄂國家醫療隊130人(30名醫生、100名護士)北上援鄂,將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重症病房。

這是湘雅醫院執行醫療援助使命,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一支醫療隊。

2月7日16時,北京協和醫院第二批142名隊員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飛抵武漢。

當晚21時,第一組醫療隊員迅速完成崗前培訓,隨即加入重症病房夜班輪值中,開展醫療工作。

正所謂“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協和人,誠不欺我。

北京協和醫院(1921年),今年99歲。

湖南湘雅醫院(1914年),今年106歲。

四川華西醫院(1892年),今年128歲。

山東齊魯醫院(1890年),今年130歲。

北京協和醫院(1921年),今年99歲。

湖南湘雅醫院(1914年),今年106歲。

四川華西醫院(1892年),今年128歲。

山東齊魯醫院(1890年),今年130歲。

新華社曾把它們,稱為中國醫學教育四家“百年老店”,其在醫學界的地位堪比武俠小說中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

而四張王牌齊聚首,這在中國醫療史百年以來第一次。

四路醫護馳援武漢,真正的掏家底,打王牌!

有網友評論:

“全村的龍已把最硬的鱗給你,哪怕自己也傷痕累累,所以,武漢,加油!”

“王炸天團現,疫情立馬完。”

“王炸來了,中國必勝!”

02

東北三省鼎力相助

家底掏光,也要幫你

2月8日,元宵節,一個本該團圓的日子。

當晚遼寧省再派1000人的醫療隊伍馳援武漢,這已經是遼寧派出的第四支醫療隊了。

至此,遼寧馳援湖北醫療隊、疾控隊人數達1382人;加上吉林派出的686人;黑龍江派出的353人,東北向湖北派出的醫療隊總人數達到了2340人,而全國調配到湖北的醫護人員是11921人。

總人口不到全國10%、常住人口流失、人口老齡化嚴重的東北,派出的醫療隊總人數,佔到了全國的19%。

對於遼寧這個人口總共才4100萬的省份,馳援湖北醫護人員,佔全國的10分之1。

他們把當地最好的醫院裡,最好的醫生,都送去武漢。

有個故事,同樣是幫助別人,有的人有十塊錢,他可能會捐出一塊。而有的人,可能他東拼西湊也只能湊出一塊錢,但他願意全部給你,分文不留。

在這次馳援中,東北就是後者。

默默無聞,埋頭做事。

2月7號,黑龍江N95口罩急缺,沒求外援,而是咬著牙和自己省內的群眾說:

我們可以用5個一次性的醫用口罩,和你們換一隻N95。

還有那些捐款的東北集團,都是以“億”為單位的。

遼寧方大集團,捐款2個億;飛鶴集團,捐款1個億;就連大家一直覺得可笑、滑稽的東北老鐵辛巴,也捐了整整1.5個億。

更別提哈藥集團、長春修正集團,捐了1000萬藥品後,還在陸陸續續的一邊生產一邊捐。

雖然總被人說窮,經濟落後,但關鍵時刻,東北三省,李文亮醫生的家鄉,寧可掏光家底,也要馳援湖北!

03

一省包一市

16省齊聚湖北

2月9日,41架次包機陸續抵達武漢,人數高達6000人。

這是疫情以來,武漢機場迎接運輸保障醫療隊,人數最多的一天。

他們來自遼寧、上海、天津、河北、山西、江蘇、浙江、廣東、四川、山東、河南、福建、內蒙古等省市。

將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支持湖北省16個市的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誰力量大誰就多挑點擔子,平時吵吵鬧鬧的家人,此刻全都擰成一股繩,一對一幫扶,同心同願,眾志成城,朝著一個目標奮鬥!

即使平時吵得再兇,危難面前,才知道什麼叫血濃於水的家人,什麼叫打斷骨頭連著筋!

疫情從武漢到全國,支援從全國到武漢,愛和希望比病毒蔓延得還快。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網友製作了各種暖心的表情包,聲援湖北。

“我來了,你別怕!”

上一次聽到“一省包一市”這個詞,還是在12年前的汶川地震期間。

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汶川、北川、綿竹、青川等縣、市幾為廢墟,是所有中國人心頭的一道疤!

當時關於災區的重建,就採用了一省包一市的方式,短短兩年便恢復良好,那些恩情即使時隔多年,人們都記在心裡從未忘記!







傳媒影視電影剪輯師


李蘭娟院士!!!

本來我們學校的醫學院是新開的,當時也沒怎麼了解,這次疫情,微博熱搜出現李蘭娟這個名字時,點進去看了眼,樹蘭醫學院的?這不是我們學校的嗎,當時真的很激動,為她為學校感到自豪驕傲

李蘭娟必須擁有姓名,現在提起她是我們學校的也還是很激動。而且就在昨日上午,李蘭娟院士和來自浙江河南、新疆和湖北等支援武漢醫療隊的醫護人員,開始走進病區CCU病區查房。

看新聞記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說,進入重症病房查房、面對面地與患者交流,是增加患者信心的一種方式。這也有利於她直接瞭解病人的情況,更好地與同事們討論制定治療方案。

醫者仁心,讓我看到的不僅是老一輩學者專家的貢獻,更是他們引領年輕人、作為中國領軍人物的自豪!!!


人類研究所所長


因為這次疫情我記住了83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和李蘭娟,李文亮和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義無反顧地選擇逆流而上的英雄們,想著你們每天穿非常厚的防護服,只能休息3、4個小時,只能吃快餐、方便麵,這一幕,讓我既心酸又感動,看到這些場景我不禁感動地流淚,希望你們平安健康,疫情早點結束






雨季的日常


談點看法。

1 大疫當前,醫者仁心,我相信是有高人現身的。

2 上醫治未病,就像治感冒,出不了名。

3 活馬當死馬醫,從閻王爺手裡搶回來的故事能有多少數據,這年月不夠一萬粉連申請資格都沒有,要出名,除非臭。

4 防疫戰疫不是個人的事情,名醫的經驗和效方可以反映在國家診療方案。

5 身病易治,心病難醫,Covid-2019是個現代綜合徵,不要迷信名醫,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是免疫之神。

如果要論力挽狂瀾、扭轉乾坤的英雄或名醫,我想他們應該是鍾南山、張伯禮等一大批黨和人民的院士和專家。


抖府


1:鍾南山。國民偶像,當仁不讓,絕對是第一個感動人的,84歲了,還在如此的拼,2003年非典,他是抗擊非典的領軍人物,戰勝非典,他功不可沒,如今,他二度戰疫情,那麼大年紀了,還如此奮戰一線,絕對2020感動中國No1,毫無爭議!

2:李蘭娟。她也是70多歲了,跟鍾老一樣,非典時,浙江奮戰,如今,全國奮戰,帶領團隊研發疫苗,她和鍾南山都是國家的棟樑,民族脊樑,在重大疫情面前,他們的擔當和價值,凸現出來,國家有了他們的存在,才能戰勝疫情,減少災難。

3:李文亮。最早發佈疫情警示的醫生,一個有良知的醫生,可以,被感染去世。

4:張定宇。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在他的領導下,醫院救治了很多患者,自身患有漸凍症,妻子也被感染,仍然堅守崗位。

5:張繼先。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最早上報疫情的醫生。

6:廣大醫護人員(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